摸摸良心再骂《孔子》
电影《孔子》一上演,就引发唇枪舌剑,批评家占据绝大多数。我想不再是影片发行商的炒作了。
像《三枪》这部烂片,炒作了很久,最终得不偿失。如果拿《孔子》来开刀,先摸摸你们的良心。虽然《孔子》把“赌神”周润发和“画皮”周迅搬进荧屏是个致命错误,但是不能怪导演。因为导演除了考虑作品本身价值,还得考虑商业价值。没有明星大腕的戏谁去看呢?亏本买卖谁做呢?
解放至今,《孔子》是首次大映,说明了什么?
孔子何许人也?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20世纪中后期,受儒家文化圈影响的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成功引发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可在新中国几十年的文化领域里面,不仅得不到广传,还受到某群体的抛弃?
中国电影从50年代经崭露头角至今,已经是百花齐放,为何偏偏遗忘了孔子呢?
现在很多中国人都不了解孔子,少年儿童更是一无所知。今天《孔子》横空出世,很受争议,《孔子》导演和剧组应该酝酿了很大的勇气,对于接受“泛滥成灾的批评”,确实很无辜。
影片痛苦的展示了孔子被迫周游列国,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居然有人“破口大骂”?其实这是真实的,圣人不是神仙,他大起大落,更有落魄------【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展现了这位圣人的朴实生活,虽然无法深刻表达孔子的精神境界,但是《孔子》破天荒的在中国电影史上(甚至文学史上),弥补了不可缺少的一笔!这就是中国文艺复兴到来的号角!
迈出了这一步,我们充满信心的期待长篇连续剧《孔子》出现,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拍《神雕侠侣》和《仙剑奇侠》。
中国的繁荣富强,需要文艺复兴!让孔子播种的精神文明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开枝发芽!
-全文完-
▷ 进入西山隐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