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捧起了这本《借我一生》,这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作品,以献给他的父辈和他的同代。好久以前,读过几页,但由于繁忙,无法潜心,也就搁下了。于那么厚重的记忆,是我不谦恭吧。但如果草草读完,对于那段历史,那段人生,才是更大的不敬。如今,终于可以用心品读了。
单是这硬笃的封皮,就使我在心中陡立起无限的肃穆与庄严。第一章,“父辈的山”,虽是再读,眼中依然盈满泪水,“我用手托着父亲的下巴,他停止呼吸,神色平静,却张大了嘴巴。爸爸,闭合吧。......当他的生命停止,我才真正与他有肌肤上的接触。”深沉的父爱,在这里一切都已经包容。尤其是这句:“爸爸,闭住你一口的洁白和干净。”只这么一句,已然诠释了父亲的一生及儿子的全部崇敬与哀悼。
对父亲的追溯从祖父辈的讲述开始,那些我可以称作太祖的历史刚开个头,就听老公在阳台喊:“快起来,看看外面发生什么事了!”能有什么事呀,大惊小怪的。我捧着书,无动于衷。老公走进房间,边奔向窗台,边说:“真的,你快来看,救护车都来了,还有消防车、警察,好多人围观呢?”透过窗玻璃,向外观看。可不是,楼下很多人,发生了什么事呢?而且大家都在仰头向我家的楼上看。心不禁咯噔地往下一沉,是楼上谁家着火了吗?还是谁发生了危险?
我终于坐不住了,穿好外套下楼。当时是4点左右,我家在二楼,所以很快就到了楼下。但整个院内很安静,丝毫没有被惊扰的痕迹,怎么会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人呢?不会的。出了楼洞,来到楼南面临街的位置,只这么一会儿,人已经越聚越多。几名穿制服的警察皱着眉头不知在说些什么,几个穿着橙色消防服的士兵正在正对着我们单元的下面,给一个红色的气垫充气。对面的人行道上也布满了人,不时的有骑自行车的和开车的人停下来,一同朝楼上张望。我也顺着人们的目光望去,可7楼门窗紧闭,一点动静没有,而且丝毫没看到有危险存在。
只听一个登神牛车的师傅说:是对面的人家,看到这栋楼顶有一个30左右的妇女,穿着黑衣服,戴着口罩,在不停地转悠,时而还坐在楼边,想跳下去的样子,才报的警。这时,我才明白。是谁这么想不开呢?是我楼上的某个邻居吗?大家平时都很乐观的,怎么会呢?心里不禁七上八下,什么也不要发生呀,但愿是虚惊一场。再抬头望,楼顶连个人影也看不到,报警的人看错了吧。有人过来了,说:“在这看不到,站远点,就看到了,那女的在西南角呢,可能见人多了,躲起来了吧。”
消防员还在那充气,我更加担心了,如果那人真不想活了,不从这边跳下,可怎么办呀!我不敢再往下想,从人群中穿出,向院内走去。这个人是怎么进到楼顶的呢?院子里已经有几个邻居和3名警察在了,正向我们单元的楼上望。“这栋楼,就我们这单元有个口可以上楼顶,会是谁呢?”邻居们猜着这个人,那个人,但都没可能。警察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在一个我们都称杨叔的带领下,上楼了。
院里的人多起来,白发的叹息着,年轻地探头探脑询问着,并不停地有人加入。“三十多岁?不能吧?要想死,什么办法没有呀?为什么跑楼顶上去?”“这大过年的,要是死在这儿了,多不吉利!”“唉,一定是碰到什么难心事了,你看,现在新闻里,这样的事还少吗?”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等待。我默不做声地站在其中,警察进去已经10多分钟了,看来不会有惨不忍睹的事件发生了。我默默的祈祷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有半个时辰,一位警察出来了,向人群摆摆手,“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没事了。”见他若无其事地催促,有的人就离开了。“都快走吧!已经完事了,该回家的回家。”围观的又少了些,可一部分人还在张望,怎么不见今天的“主角”出来呢?都想看看到底是何许人也。杨叔笑呵呵地走出来,“唉,没事了,没危险了!人从另一个窗户下去了。”大家这才散去,但本楼的几个人还原地不动,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别的出口。
一定是那个女子不愿大家撞见,我向楼上走去。刚上一楼,一名警察拥着一个20左右的女孩子走下来。啊!原来,是个孩子呀!只听她哭涕涕地央求:“可不要告诉我妈呀!”那孩子把脸埋在警察的怀中,生怕别人看到,几乎是由警察抱出去的。我站在窗前,望着她匍匐在警察怀里,捂着脸,进了警车。泪水无法抑制地涌出来,也许我太爱流泪了。
可怜又可恨的孩子,你终于安全了。我不知道你究竟遭遇了什么事情,但今后再不可以走这条路,你这样做,不是在摘父母的心,要他们的命吗?怎么可以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呢?你知道那是何等的痛苦吗?你既然懂得“不要告诉妈妈”,就不应该做这样的蠢事。你那么年轻,那稚嫩的脸让我羡慕,为什么不珍惜呢?你辜负了生命,辜负了父辈,辜负了那么多爱你疼你的人。你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滋味要品尝,为什么非要极端呢?
人群都散净,院里恢复了宁静,像什么也未发生过一样。我想,经过了这次教训,她一定会勇敢面对今后的坎坷与挫折,做出正确的选择。 凝望着警车开去的方向,抹一下腮边的泪水,唉,幸亏是虚惊。孩子,我也曾经走过你的年龄,而现在,你应该称呼我“阿姨”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没像你这么“小心眼”过。记住,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风雨躲不过,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你的妈妈一定和我年纪差不多,擦擦眼泪,快点回家,别让她惦记。扑在妈妈的怀里,亲亲吧,那里最温暖!千万不要让她的青丝染白发,我的傻孩子,要记得呀!
心中有了祝福、有了美好的结局,自然也就轻松一些。但望着老公做好的饭菜,还是有些吃不下。现在的独生子女,孤僻、任性,大多从小被几代人宠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或障碍。经不起打击,经不起挫折,遇到事情,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看来,家庭教育何等重要,学校教育更任重道远。如果,今天,就在我的楼下,一片血泊,一个稚嫩的生命......我不敢再想,打了个寒噤。
对着无数庄严而无邪的生命,做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好心灵的启蒙?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开朗自信、阳光向上呢?夜,在蹒跚,我品味着它深藏的泥泞与艰难,又捧起了那本《借我一生》。
-全文完-
▷ 进入青荷不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