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我们的统计,第一职能是粉饰太平。而不是科学地反映社会现实。这并非主观臆断。笔者的一个朋友的姐夫曾是某市统计局长,当年在人口普查时,他上省城报了五次结果,都被以不合格给打了回来。理由是,不能反映本届领导班子的责任指标。看来中国的统计数据是根据政治需要而变化的。难怪司法部长要求律师在代理案件时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显然在这位部长眼里,政治、大局、纪律都与法律是两回事。不知道这与法律对立的政治是什么政治,这与法律对立的大局是什么大局,那与法律对立的纪律是什么纪律。
刚刚央视播发了政府发言人公布的2009年统计数据,解释了舆论强烈关注的cpi统计把购房消费排除在外的理由,说是中国的民众购房不是为了消费,是为了投资,所以没有统计在内。不否认在中国的房产消费上存在倒房现象,甚至可能还不是个案。可是这能说整个中国房产市场的消费都成了投资?这得什么脑袋能够得出如此结论!中国的房价已经涨到国人心惊胆战了。有点头脑的人谁还会认为房子会有更大的张价空间!但是,有些人因为房地产泡沫过大,担心经济形势恶化,为了防止积蓄贬值,以购买房子的方式保值的也是存在的。可是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倒买倒卖什么的没有,如果按着“购房消费为投资”的逻辑,那么中国还有消费吗?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目前我国的cpi是由8类商品构成,分别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各大类价格指数的权重分别约为:食品34%,日用品5%,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4%,医疗保健11%,交通通信9%,娱乐教育文化15%,居住14%。
按经济理论,cpi是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cpi与gdp的组合可以判断经济形势的重要表征:1、双高,且cpi更高——通货膨胀;2、cpi高,gdp速度低——滞胀;3、双低,——通货紧缩;4、gdp 速度高,cpi低——健康;通胀情况下 政府一般会采取紧缩性的调控措施,通货紧缩则会采取扩张性的政策。 我们的统计部门,也是要讲“政治”的,所以正在极力“营造”健康的经济环境。
应该说,虽然中国的统计在反映真实经济规律上存在着问题。可是大的方向基本还是说得过去的。但问题是如果统计数据不准确,势必掩盖潜在的经济风险。我国的cpi统计把国民购房排除在外,而且其中教育投入也只能统计国家允许性收费,大量的违规收费均不被纳入,国民的消费情况如何能够准确地反映。而教育消费与购房消费是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国民消费的相当大的比例。不含有购房消费与教育隐性消费的cpi指数,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危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人承受经济动荡的能力显著加强。让国人知晓潜在的经济危机,有利于国人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迎接危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可是我们的民众始终不被信任。越是不被信任,国民就越是难以承受社会发展的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就更难增强。一但动荡超越了民众的心理承受极限就会发生失控的局面。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