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实现了gdp保8的目标,房地产业作出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然而,这样的发展,既不符合一个大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应该是决策者的初衷。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房地产业疯狂,首先是因为地价的疯狂,这不能不说是过去的2009年一大特色。而地价的商业化哄抬,直接受益者是地方政府。上海去年土地出让金为821亿。如果办实体经济,需要多少个企业才能实现800亿的财政目标?
地王,在去年被一再推高。到目前,全国地价约占房价的23%(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这只是均价,一线大城市肯定远远超出这个比例。以北京广渠门某地块为例,地价拍卖10亿元,就是说,其楼面地价每平方米高达15000元。
首先,高地价延伸出来的高房价动摇了土地共有的宪法理念。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由于其商业化运作,其实质是造成对本来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全体公民的公共权力的损害。因为土地出让的结果,是让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少数有钱买房的房屋所有者以价格的方式,合法地剥夺了公共资源,是城乡居民公共权力的丧失。因此,高房价滋长了社会更多的不公平,潜伏着极大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著名评论家牛刀甚至质问“这十年,中国老百姓的居住权是如何被剥夺的?”
可见,高房价背后的显失公允,首先是对土地的高价占有开始的。
其次,房地产绑架的国家经济,在我国,目前还不能一下子甩开,还必须得让它继续绑架。然而,谁都知道,这个泡沫,稍不小心,就会破裂。草民不懂经济,只是看到城市里那么多花园洋房,大多数都是闲置的,便知道这里头问题多多。买房的不是为了住房,而是为了炒房。
迪拜的前车之鉴,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靠房地产发展起来的国家经济,正如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那是空中楼阁。怪不得有外国学者说中国的楼市泡沫,是迪拜的多少多少倍。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得力措施,一任楼市涨价,不但酿成社会的极大不公,激化社会矛盾,而且,一旦泡沫破裂,后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
我看到,上个月,国家先后5次出台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但愿草民只是杞人忧天。如此,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还地权于百姓(而不是有钱阶层和商家),让人人都买得起房,都有房子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全文完-
▷ 进入致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