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有一种不屈叫坚持致龄

发表于-2010年01月14日 下午5:06评论-5条

——(《北川,不屈的北川》系列纪实散文之四)

“5.12”地震时期,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在北川采访中,看到一个冒着危险仍然往灾区走的老人,小萌在镜头前泣不成声。今天,我在山崖下面的公路上,遇到另一个老人,虽然没有掉泪,却在看到老人家那刻,自然地想起了两年前小萌那悲怆的镜头。

——同行的朋友看到前面的山势太陡峭逼人,不敢继续前行,正准备返身,我看见巉崖底下,一个老人艰难移动的身影。“等等,我想看看那位老人。”我对同伴说。

等我们快抽完一支烟的功夫,老人终于从弯道上拐了出来,我迎上前去,搀扶着他坐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朋友旋即递上一支香烟。

面前的老人已经85岁高龄,右眼完全失明,已经萎缩凹陷。我好奇地看着他的穿着,里面一件是皮大衣,带毛领的。一看就知道是正宗的牛皮大衣。只是那缺陷的纽扣,才让我感觉主人生活的缺陷。皮大衣外面还套了一件更长的呢子大衣,只剩两颗纽扣的纯呢子大衣。“都是政府送的。”见我狐疑,老人解释,“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政府送的。共[chan*]党好啊!”

老人姓邓,原来的家在北川县城里面的大山上,地震带走了他家两个亲人的生命,一个是小女儿,另一个是儿媳妇,都是在北川县城遇难的。地震当时,他和老伴在山上,所以安全。

儿女都早已经分家,作爷爷奶奶的了。邓大爷与老伴已经单独过了快20年了。地震以后,他们先住绵阳九州体育馆,不久又转到擂鼓板房区,不久再转移到任家坪住,最近因为任家坪重建,只好自己到凉风垭租房子住了。就是说,20个月里,八十五岁的老人,换了四次“家”。

“那你感觉,现在,你的家在哪儿?”我关切地问。

“没有家。山上的房子虽然没有倒,但什么东西都被偷光了。而且,上面的土地也不能耕种了。”

我们护送着大爷回到凉风垭的家。这个新建的农家小屋,共五个房间,租给了四户灾民。临别,邓大爷以为我们是记者什么的,反复说“要在解放前,老两口早见阎王了。感谢政府,感谢共[chan*]党!”

——而我,在接受老人感谢的同时,心里头五味杂陈,说不出地怪异。这些失去土地失去家的老人,是应该由我们感谢他们,还是应该他们感谢我们,我说不上来。

第二天,由于没有特别通行证,我们绕行20公里,然后徒步到达邓家坪。不费功夫,就找到了灾民板房区。这里的灾民,大多是高山上下来的。看到一家人正吃午饭,我招呼着跨进了门槛。

大娘热情地问我吃过没有,要给我下面条,说自己吃的东西不好意思叫我吃。这才看见,老人吃的是玉米糊糊。“中午,为什么吃这么简单?”“没有干活,不饿。”

再看看他们的板房,是自己搭的,四处通风,屋子里放一张床一个桌子,剩下的空间,基本上就只能容纳一个人走过了。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板房,纯然是两个概念。

木板床的蚊帐上,“中国红十字会”几个字,让人心动。这破陋的小屋里,几乎所有的家什包括穿的衣服,一眼就知道,全是捐赠物品。我的心倏然沉重,像一下子掉进冰窟窿,收得紧紧。

母大娘六十多岁,是邓家乡治新村的,与邓大爷一样,家在高山上。地震当时,她与老伴在山上放羊,然而她87岁的公公,却在那山摇地动的时刻,与自家的土房子一起被巨大的滑坡推移并深埋。大娘也身负重伤,腰被砸断。到了19号,丈夫看看老伴都快不行了,硬是从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把老伴背下山的。

“我到九州体育馆后,当天就送往重庆了。重庆人好啊!有个退休大姐,每天给我熬汤,送到病房。我们遇到好世道了,感谢共[chan*]党呵!”

——出来两天,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到灾民,发自内心的感谢了。对于这些失去家园的人们来说,能活下来,已是万幸。而看看他们今天的生活,一个声音再次回响在我的耳边:中国农民太坚强,他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和牺牲太多太多。此刻我要说,北川灾民更是如此。他们是灾难的承受者,他们还没有走出灾难。

就拿眼前的大娘来说,去年政府给了90斤大米,500元生活费,同样,在20个月内他们搬了四次家,绵阳——擂鼓——邓家1——邓家2,甚至六月份的时候,整个板房区的人就呆在水里,“像水牢一样”。可他们理解政府的难处,他们隐忍,他们感恩,他们知足。因为他们还活着。“感谢共[chan*]党!”这样的话,他们说起来发自内心,而对于听者来说,我惭愧!我羞愧!

我一边回走,一边想。像大爷大娘们这样的日子,我要是过一个月,都受不了。然而他们,却那么乐观的以感恩的心坚强地生活着。与轰轰烈烈的重建和光彩夺目的主流媒体相比,这些最低层的灾民不被人们关注。然而,正是他们默默的坚持与隐忍,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可战胜。

此刻,我站在邓家坪新街后的半山上,我对面的大山,由于地址结构的原因,到处是大面积滑坡,那滑坡的山的创口,褐黄,大片大片的褐黄。整个大山,除了山顶还有少许树木,更大范围的躯体,已经看不到生命的迹象。就如大娘告诉我的“不仅房子没有了,连土地也没有了,山林也没有了!”我不知道,对于世代农耕的人们来说,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什么。

脚下,从邓家坪流过的那条河,细长细长的,不起眼,只在留意时才能感受。我想,人类在进入现代文明之前,也一定遭遇过多次如汶川地震一样的大灾难,那时没有现代交通,没有大型机械设备,也没有红十字会。然而,人类依然走过来了。是靠什么走过了这数千年的漫漫长路呢?不就靠的如大爷大娘一样的坚持与坚强吗?

我突然明白,在灾难面前,顽强的抗争,才是我们文化与文明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这种默默无闻,甚至被人忽略,甚至被人“掩藏”的坚忍不拔精神,才是我们的根,是民族的根。她孕育着顽强的生命,一旦接受雨露阳光,就会发芽就会生长。

从他们这极具韧性的坚持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不屈的北川,不只是因为有多少亿重建资金,也不只是因为有多少骄人的项目,而更应该是因为在北川,在汶川,在青川,在所有地震灾区,有千千万万的如邓大爷母大娘一样的生命的坚强者与坚持者,因为他们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我中华民族最意志化的精神,才真正不屈!

大爷,大娘,我向你们致敬!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致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澌涵毓精华:蓝调音画
☆ 编辑点评 ☆
澌涵毓点评:

巧妙截取灾后汶川人民的生活场景,透过简短的对话以及对居住条件的简单描绘,一颗颗感恩的心让人陷入沉思,文章夹叙夹议,将主旨升华,在灾难面前,顽强的抗争,才是我们文化与文明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最意志化的精神感染者每一个人,力量所向披靡。

文章评论共[5]个
夜雨不朦胧-评论

问好朋友开心快乐!at:2010年01月14日 晚上8:32

致龄-回复夜雨好,同开心同快乐! at:2010年01月15日 早上9:47

遗老-评论

“这种默默无闻,甚至被忽略,甚至被“掩埋”的坚忍不拔精神,才是我们的根,是民族的根。她孕育着顽强的生命,一旦接受雨露光,就会发芽就会生长。”中国的农民就是在这种默默无闻和被忽略、被压榨中顽强的挣扎、生长、繁衍、延续,我们的中国农民啊,是那么坚强。致龄的大作写出来了,是一幅农民精神的画廊、雕塑。谢谢致龄,写出这么好的文章,让人感动、让人振奋。问好致龄,遥握。at:2010年01月14日 晚上9:39

致龄-回复感谢朋友[**]点评。是的,我们都为中国农民呼吁,我们的良知,我们永不泯灭的良知让我们为中国农民呼号!远握遗老,深深致谢! at:2010年01月15日 早上9:46

致龄-评论

感谢斯涵毓真情推荐与点评鼓励鼓励,远握!at:2010年01月15日 早上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