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行路难琴啸

发表于-2010年01月12日 早上8:29评论-2条

周末,好想到西南书城或天府书城去一趟,看看时下出了什么新书,有什么好书值得阅读,可是一想到该如何去时,不免皱起了眉头。

坐公交车吗?得先走500米到54路车起点,然后换乘48路到盐市口,再走400米左右。公交车人会少吗?当然不会。那一路站着,一路被人挤着是不好受的。

那么,打车?成都人都知道,在成都打车的那个难啊,真是不亚于李白他老人家说的“难于上青天”。你得四处奔波,你得大着胆子跟别人抢,否则等死你!

最好的方式一定是自己开车去了。然而,要过三环路,二环路,一环路,就是平时经常都会遇上塞车,一塞就是半小时乃至更长,在周末会堵成什么样呢?开一会儿,停一会儿,前进不得,后退不得,那滋味真难受。再说了,把车停哪儿?想想那一次去东郊的望江公园,为找个停车的地方,转了几大圈,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车停好,把逛公园的兴致全都弄没了。而且书城处于闹市区,找停车处可能是幻想了。

以前我很穷的时候,只能坐公交车,我就想要是我有了钱,一定要打的,不再被人家挤。后来有打的的钱了,又发现打的也不那么自由,于是希望有朝一日有自己的车就好了。再后来,终于用千辛万苦积攒来的钱买了一辆车,以为好日子总算来了的时候,又才发现开车竟然也有那么多的不便。我一天比一天生气:这车真不是个好东西!每个月要花油钱,要洗,要保养,要缴停车费,跟养一个儿子差不多。最气人的是,它前进的速度是越来越慢了。因为它的兄弟多了,在道上混的多了,还快得起来吗?既然不能开快,去这里去那里都不见方便,还拿它来干什么?

看看这些数据:到2015年,中国将新增汽车2737500辆,汽车每小时仅行15公里,而交通堵塞造成的损失每年将达46亿元。这样的数据是否让我们感到恐惧?中国是人口大国,倘若做到了人平一辆汽车的话,我们还能让我们的车在道路上行驶吗?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我们会修建很多高速公路,很多的立交桥,还可以创造立体停车位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然而,修建的速度赶得上汽车新增的速度吗?如果两两争先发展,我们的地球,我们这块大地将成什么模样呢?除了钢筋混凝土的路面,还能看得见泥土吗?

古人曰: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四大要素。如今我们这些老百姓,吃穿似乎是不用愁的了,但房子确实是一座大山。没买的眼望着,望得长吁短叹;咬牙买了的,住进去了,想着那些长达几十年的贷款,也是胆战心惊。再说行,诚然,轿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然而利弊皆有,甚至是弊大于利。一个车位,比轿车本身还贵,值得吗?自驾车旅游,在路上被堵上几天,值得吗?而且这样的状况绝非能够改善的,最大的可能反而是越来越糟。五年前我在上海就目睹了轿车不如行走的快的场面,而今它已经在成都出现了。遗憾的是,成都居然还以轿车日渐增多为骄傲!且不要说汽车尾气的污染,单说这交通堵塞就绝不会是一件好事。成都的休闲在哪里?成都的田园生活,诗情画意在哪里?若干年后,是否将武侯祠,杜甫草堂也改建为停车场算了?若干年后,我们的轿车是不是应该像飞机一样在空中跑?

行路难,行路难,车太多。何处去?去何处?现代社会,走一步,都难。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燎原百击推荐:半斤
☆ 编辑点评 ☆
半斤点评: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朋友的境遇,何尝不是每个城市人都有过的经历。时代发展太快,车子的速度却越来越慢,心愈加疲累……

燎原百击点评:

切身的体会,由衷的感慨,作者关于行路难的现状和趋势做了较为深入的评述,让人清晰看到了其中表露的忧患意识。能够引起人们反思的文字。

文章评论共[2]个
燎原百击-评论

若干年后,是否将武侯祠,杜甫草堂也改建为停车场算了?有力的质问!at:2010年01月12日 上午10:06

aizai2009-评论

在中国,一切皆可能发生。at:2010年01月12日 下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