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去乡里办事,恰巧碰到前来告状的两姐妹。姐姐说,妹妹一直在外打工,妹夫和妹妹是他人介绍的,没怎么谈恋爱,打工回来就结婚了。婚后才发现男人性方面有问题,两年都没有孩子,让他去看病还不去看。这且不说,重要的是他很暴力。他叫自己的媳妇一声,如果第一声没有应,他再叫一声才得到回应,就完蛋了!抓着就打,还拿着刀子要卸掉她的手脚,肩膀上还被咬掉了一块儿肉,铁的证据。还有一次,妹妹不小心把他养的斑鸠给弄丢了。大冬天啊,他把她衣服脱了,用冷水浇,然后用钢筋棍子打……
我们离开时,他们商量着回家怎么把身份证从家里偷出来,办离婚。法治社会,她忍受两年之久,到底是谁的错?外出打工人员的婚姻问题该如何对待?
此事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农民工的婚姻问题。很多打工的男女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乡。然而他们在家呆的时间又比较短,在家乡寻找恋人并结婚,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进一步了解彼此,显得草率。乡镇的一家婚姻介绍所里的人说:“平时来我这儿的多是一些离婚或是丧偶的人,外出打工的青年都集中在年关那几天,每到年关,为他们的事儿我天天忙到深夜。南方那些工厂里的规矩挺严,打工的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年过完后他们又到外地打工了,错过这几天,就得再等上一年。为了给他们找到合适的伴侣,我常常领着他们在路灯下见面。”
当然,问题不仅仅如此。打工青年未婚先孕的现象增多也是一个问题。当这种情况不是一个个案的时候,大家对此的看法也就会有所改变。一位老人曾说:“年轻人爱冲动,在外打工期间又没老人管束,还不无法无天乱来。以前的人认为抱着孩子拜堂是种耻辱,现在这种现象却很正常。”
问题三:因为在外打工,一些已婚青年和配偶也长期分居,这给婚外情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这样的例子:虞城县张集镇青年刘建立,2002年和邻村女青年小赵结婚,之后单身外出打工。两年后,刘建立要和小赵离婚,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小赵坚决不同意,刘建立从此音信全无,小赵在苦守数年之后只好另嫁他人。
记者在虞城县麦仁法庭采访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离婚案件急剧增多,由于打工者长期在外,生活环境会产生极大反差,或是在走出家乡后,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价值观、人生观、婚姻观有了巨大的变化,对婚姻有了新的追求;或是受到种种诱惑,难以把持产生婚外情;或是原来感情基础就不牢固,看到外面的世界后,见识增多,逐步产生了对自由婚姻的渴望。以前女青年择偶,往往以男方的家庭经济状况为重,如今寻找意中人,他们考虑较多的是男孩的相貌和文化程度。
客观上来说,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身心成熟的打工男女对爱情更加的渴望。长期的接触,彼此产生好感,远离家乡,避开了父母对自己的束缚等,也催发爱情的滋长。一些新的婚姻观念,也成了爱情的催化剂。
虽然农民工的爱情婚姻等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好处也是很大的。农民工全国各地的奔走,这本身就是一次民族的大融合,各种思想文化习俗的融合。同时,与外地人通婚,不单避免了近亲通婚——“亲上加亲”等恶习,同时也为下一代传承了更丰富的基因。
-全文完-
▷ 进入一缕清风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