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虎年,我便联想到 “龙争虎斗”这句成语。接着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用体形、力量、灵性度等相差十分悬殊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来纪年呢?十二种动物的排序又是依据什么呢?难道是抓阄要的吗?按人们的心理意念,“龙”在“十二生肖”中是力量最强大的,它怎么却排在第五位呢?我又想,十二生肖中,唯“龙”是人们未能一睹真容的虚物,然而人们心中却都以“龙”为最尊贵、最神圣、最伟大、最可敬畏和崇拜的。
龙的形象大家都知道,说的是马头蛇身、鹿角凤爪、鱼尾鬼目,就这么个四不像的物种,肯定是古人臆造出来的。因为古代中州人氏祈福心切,把平时崇拜的、敬畏的、认为最具有神力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作为图腾的形像。除了龙之外,还有凤、麒麟,更有龙的九个孩子,这些都是想像虚构出来的。想像造物,这是中国古人的一大发明。
那么,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完全没有根据的东西吗?亦非尽然。龙应该是远古动物恐龙形像的演化。恐龙的存在,有化石佐证。现在的晰蜴、蛤蚧、壁虎、变色龙、马鬃蛇等,应是恐龙逐步退化的后代。
中国的龙文化,其起源之久远,其延绵之悠长,可谓源远流长;其积累之高崇,其沉淀之深厚,可谓高深莫测。中华文明与龙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华大地,贵到帝王将相,贱至贫民百姓,自古及今,谁不在说龙?古代的皇帝,自号“真龙天子”;当今的百姓,自喻“龙的传人”。风雨雷电、江河湖海都说是由龙管辖的;崇山峻岭、大川深谷,都说是龙的化身。
中国的龙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皇帝的宝座叫“龙床”, 皇帝的衣服叫“龙袍”, 皇帝的脸色叫“龙颜”;过年过节要“舞龙”,端午“赛龙舟”;两坝相接叫“合龙”,二月初二“龙抬头”;火灶叫“伏龙”,门坎石条叫“地龙”;每年正月初几逢“辰日”就叫当年“几龙治水”。中原一带很多地方都有“龙王庙”。等等。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的崇拜,龙是中华民族的神灵。皇帝的宫殿里刻绘着数不清的龙,园林亭阁的艺术造型到处可见龙的身影,就是老百姓在修坟造墓、建宅起屋时,也都观山卜龙、指岭说龙。总之,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估计再过几千年,也是不会消失的。
说到“龙王庙”,我想到一个问题,人们祭祀龙王的目的是什么呢?原来人们祭祀龙王并非像祭祀其它神祗一般地祈求福寿平安、兴旺发达,而是向“龙王”祈雨的。
说到祈雨的方式,我就想到中原一带的人一般都是到“龙王庙”举行祭祀仪式,向“龙王”求情,以获得降雨的“恩赐”。然而广西壮乡的“龙王庙”却很少,他们的求雨方式却很有特色。
小时候我听奶奶讲过我们那地方过去求雨的故事,那里骠悍的壮族人的求雨方式,很有些挑战性。他们的做法以其说是“求雨”,不如说是“逼雨”或“讨雨”。
广西绝大部分地处喀斯特地貌,那里有数不清的地下溶洞和地下河。地下河的“天窗”,壮语叫做“塄”。这些“塄”有长年不竭的泉水,壮家人在河流干涸时期是靠这些“塄”提供人畜饮水和抗旱的。
广西都安县有个地方,那里有个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子,但是村里只有一个大“塄”,名叫“黑塄”。此“塄”跟别的不一样,从“塄”口直入地下几丈后,还要横着走四五十丈,才到达有水的地方。“黑塄”里面很黑暗,下去要点着火把。从里面挑水走出来,要走一炷香的工夫才能到得地面来。所以人们一般不轻易下去的,何况里面还有种种神秘的令人胆寒的传说。
每逢大旱的年头,村中的汉子们就集会,商量“打黑塄”(“讨雨”的一种法事)的事。他们首先要目测一位胆大心细的贞德好的寡妇,让这位寡妇来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他们找来鲤鱼和鲢鱼各一条(象征两条龙),又杀猫和狗取血,两种血混合后,盛在一个大竹筒里(壮家风俗以为猫狗之血是世界上最污秽的东西),然后将那鲤鱼和鲢鱼放进竹筒里去,让它们饱受血污之苦。竹筒上用棉线系着做背带,背带上扎着三支香。
一切准备就绪,经过一番仪式后,由那位寡妇一个人背着竹筒下‘黑塄’。 寡妇要走到‘黑塄’的有水处,将那竹筒挂在水边的石壁上,将香点燃,口中连念三遍咒语:“鲤鲢鲤鲢,大洗三年!”然后赶紧往回跑。
当香火燃到棉线处将棉线烧断了,那竹筒就会落到塄水里。据说就在竹筒落水的当儿,立刻爆雨连天,地面的洪水就往‘塄’口冲下去,‘黑塄’里立刻便有洪水冲出来,呈两水夹攻之势。这时如果寡妇出来不及,就有被淹死的危险。寡妇完成了这个使命,自然受到村人的尊敬,并获得一份丰厚的酬劳。
据说这种做法很灵验,只要做一次“打黑塄”,三年之内就不会天旱了,因为那两条“龙”要洗三年才干净的哩。
诚然,奶奶讲的这个故事不可全信,肯定没有那么神,但它确实反映了壮乡人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神龙王、敢于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虽然“龙”是可敬畏的,但是如果“龙”违背了人的意愿,还是有勇敢的人不肯乞求而出头抗争的。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