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潮州市开元路的开元镇国禅寺(简称开元寺),香火千年不断,灵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座古刹保一群贤”的意念,尤其对了解潮汕、广府和客家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据说此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今己有1260多年的历史。
(一)开元寺
驻足寺院,见寺前有红色照墙一面,高约3米,宽约5米,重檐青色琉理瓦,好是厚重古朴。在照墙的正中央有印鉴一个,内有“梵香天界”四个绿色字。
进得山门,至天王殿,迎面便是大肚弥勒佛,两侧歇堂山墙处,有四大天王怒目而视的站立。举步迈进庭院,两株粗壮茂密的菩提树立于眼前,见树干上的疙瘩很幽深,正好与殿堂门前悬挂的“度一切苦厄”五字匾额形成了物与字的对比,使得自己感悟到“一花一世界,一字一菩提”的佛界。
大雄宝殿前的大香炉,紫烟缭绕,悠悠诵经声娓娓从藏经楼传至,诚心的香客,虔诚朝拜。偶有一束阳光从屋檐上照射下来,庭院青青,树影婆娑,好生灵光。
来到大雄宝殿,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而成,采用木榫紧密衔接,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扩散,高达十层之多。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戏珠装饰,琉瓦彩甍丹墙。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大殿内放置的红铜香炉,造型典雅,炉沿镌刻有“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据说,此物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
大雄宝殿东侧有通廊至斋堂,就在通廊上悬挂有铜质大云版,上有铭文,工艺精美。据说此物铸于元代至正六年丙戌(1346年),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仍完好如初。
行走寺院,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等建筑,规模至大,富丽堂皇。据说寺内还保存有唐代的石经幢、宋代的大铜钟、元代的石香炉等一批珍贵文物。
走出大殿,回头再看看这座肃穆的古寺,经千年风雨的洗刷,仍然意气风发。还有那一尊尊慈眉善眼的佛像,引来了善男信女闭眼合十,场面壮观,令人难忘。
(二)泰佛殿
泰佛殿是开元寺的一部分,位于韩江大桥东侧,慧如公园对面半山坡,有山门碑坊、大殿、舍利塔、东亭、西阁、望江楼、白塔钟楼、鼓楼、观洲阁、放生池等建筑。据说由旅泰侨胞谢慧如捐资敬建。
驻足山门,见门额上有“开元寺泰佛殿”六个金色大字,落款为赵朴初书。
步入殿院,见院广场有荷花池和菩提树。迎面是四面环山,坐北朝南的正殿。观正殿高达19米,墙为白色,屋角、窗顶均为尖形,且屋檐顶端有一支支向天的黄色装饰图案。据说是仿泰国的寺庙建筑。
拾级步入正殿,见内部布置庄严,四周挂有释迦牟尼佛应化事迹壁画。正中供有高达3米,重达1.5吨,表面贴金箔,螺旋火焰装的奉泰式释迦牟尼佛。其颜容庄严慈祥,左右有护法神像,座前横列有雕刻精美的大供案。
就在大殿东侧,建有四方亭,供奉有四面八手护法尊者即四面佛,分别写有事业有成、财源滚滚、吉祥如意、美满姻缘。观佛八只手上,各执念珠、法螺、经典、铜镜、火轮、法杖、金壶等法宝。据说这位护法神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
在正殿对面的斜山坡上,还建有望江楼、望洲阁等建筑,东西两侧悬挂有一钟一鼓,以求美满。就在大殿后山,曲径通幽,分别建有亭台楼阁,有石刻分布其间,供香客在朝拜之余,欣赏这清新淡雅的风景。(文/唐长泉)
-全文完-
▷ 进入唐长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