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酱油姑娘和古老肉转日莲

发表于-2009年12月30日 下午6:15评论-2条

她,金发碧眼,一点儿不夸张,那头发黄的耀眼,跟故宫的琉璃瓦似的,而且是原来带儿——爹妈给的。那眼睛瓦蓝瓦蓝的,晶莹透亮——波斯猫似的……

谁啊?说这么热闹?……—位外国姑娘,姓氏名谁记不大清楚了,大家都叫她“酱油”,一位常驻北京的旅行社领队。

几年前刚来北京的时候,吃不惯中餐,馒头可以抹黄油,米饭呢?撒胡椒粉、倒酱油、——中餐西吃,连汤带水,于是大家给她起了“酱油”的雅号……

“古老肉”是谁啊?一位旅游车司机——

这名字也不是随便起的……

“酱油”刚来北京那会儿,除了酱油拌米饭最爱吃的就是“古老肉”,究其根源原来是有“沙拉”的味道。细想也是,“古老肉”有番茄酱、有菠萝,味道甜甜的,一般欧美人都爱吃。

这司机会来事儿,一到饭店就找领班,面授机宜:

“这可是领队,能来你们这儿吃饭,全靠她了”,

领班心领神会:“有什么要求您说!尽管说……”

“很简单,这老外爱吃“古老肉”——上大盘的!”

从此,不论到哪家饭店,即便客人没这道菜,也少不了“酱油”的“古老肉”……

“酱油”吃的爽了,心里开心,边吃边哼起民间小调《小河淌水》,这歌儿是“古老肉”教给她的……

于是同行们都知道,有一位爱吃“古老肉”的大老外,有一个司机叫“古老肉”

要说“古老肉”和“酱油”真是有缘……

那年,“酱油”从家乡回来,特意给“古老肉”带来一把精致的“瑞士军刀”,那小刀儿家伙全了——改锥、镊子、启瓶器……十几样。“古老肉”爱不释手……

那年,“酱油”不但给“古老肉”带来一把瑞士军刀,还带来了一个“洋娃娃”————活的!欢蹦乱跳的的一个小洋人。“酱油”说是她姐姐的孩子,不到一岁就漂洋过海的出远门了。这下“古老肉”算有活儿干了。怎么呢?“酱油”带客人下车旅游,孩子就交给他了……

“古老肉”尽职尽责,离开方向盘就哄孩子,喂水喂奶、把屎把尿,整个一“男保姆”……

游览八达岭那天,飘着雪花,远山近岭一片银装素裹……

“酱油”张开双臂做吟诗状:“啊……漂亮!”————生硬的中国话充满着感情。

“酱油”执意要背着小洋孩儿爬长城,要“古老肉”陪着……

“古老肉”毫不怠慢,抢过孩子背上,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小洋人高兴地那个乐啊……

晚上在“全聚德”吃烤鸭,像往常一样,“酱油”神秘的穿着一件绿色军大衣走到客人面前,当客人不解其意的时候,“酱油”猛然间把大衣脱下——哇塞!客人不禁一声惊叫——一个穿着大红旗袍的美丽姑娘亭亭玉立在大家面前……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弄得“酱油”羞红了脸……她不时地用那双“碧眼”乎闪着“古老肉”——她心里明白,真得感谢“古老肉”,白天、在“秀水”要不是他帮着砍价,100块钱无论如何也拿不下这么好的湘绣旗袍……

那天晚饭后回到饭店,“酱油”含情脉脉的邀请“古老肉”到房间坐坐,望着“酱油”泛蓝的大眼珠子“古老肉”心里“咯噔”一下子,直犯毛,公司有规定:“工作中不得单独和异性在一起”,更甭说是一“洋妞儿”了,“古老肉”死活不去,“酱油”是死活不答应……俩人比划着僵持不下。翻译过来了,像是来了救命恩人,“古老肉”把翻译往前一推说:“哥们!你去吧……”

“酱油”那哪答应啊……最后还是翻译陪着“古老肉”和“酱油”渡过了一个愉快夜晚……

那一晚“酱油”喝高了……当着翻译的面吻了“古老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转日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焱姜推荐:焱姜
☆ 编辑点评 ☆
焱姜点评:

文风风趣幽默,人物被描写的活灵活现的,可见作者很有驾驭文字的能力。好文推荐了。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好事随你想,愿你快乐地过好新年里的第一天,钟声会把我最真、最诚的祝福,带给你——我的朋友,新年快乐!at:2009年12月31日 晚上9:20

转日莲-回复谢谢文清老师,新年快乐…… at:2009年12月31日 晚上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