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梦飞熊”这一传说流传了大约几千年了,《封神演义》对这一传说描写比较详尽;当时周文王下令建了一座祭祀用的坛,起名叫“灵台”,竣工之日文王与群臣设宴庆贺,晚上就寝在灵台上。书中描写:“文王与众文武在灵台上设宴,君臣共乐。席罢之後,文武在台下安歇,文王台上设绣榻而寝。时至叁更,正值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中扑来,文王急叫左右,只听台後一声响亮,火光冲霄,文王惊醒,吓了一身香汗,听台下已打叁更,文王自思此梦主何吉凶,待到天明,再作商议。有诗为证:“君臣共乐传杯盏,夜梦飞熊扑帐开;龙虎风云从此遇,西岐方得栋梁才。” 第二天一个叫散宜生的大夫给文王圆梦,宜生曰:“昔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傅说於版筑之间,今主上梦虎生两翼者,乃熊也。”这个“飞熊”就是指的姜子牙。姜子牙,姓姜名尚,道号飞熊。当时姜子牙正在:“短竿长线守溪,这个机关那得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钩,并且不听樵夫劝说:“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为锦鳞,只钓王侯。”姜子牙出山后,协助文王、武王打下周朝八百年天下。
轩辕黄帝的国号称“有熊”,《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熊、罴、貔、貅、貙、虎是六种动物,轩辕黄帝带领以六种动物命名的军队与炎帝战斗,并取得了胜利。《三国演义》里董卓的精锐部队就称“飞熊军”,曹操的一个儿子也起名叫曹熊。
由此看来,古时虎、熊都是吉祥之物,但不知为何,演变到现在,“虎”仍然虎虎生威,熊却一天天“熊”了下去,特别是加一个“狗”字,那更是惨不忍睹的变成了“狗熊”;是英雄是“狗熊”拉出来遛遛!这狗熊成了“英雄”的反义词。股市也欺负“熊”,股市好了是“牛”市,股市大跌就是“熊市”。连骂人的话都是:你这熊样!凡是带“熊”字的词语,都带贬义,真不明白现代人为何如此对待“熊”,好在“虎背熊腰”这一成语带点正面意思。
“熊”字两字连用,意思就完全变了,像“熊熊烈火”一词,“熊熊”就表示燃烧很旺的样子,多年来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火烧得很旺用“熊熊”两字表示,其实古文里这个词是经常用到的,《史记--天官书》里有这样一句:“熊熊赤色,有光。”《楚辞-大招》里有这样一句:“熊熊赫赫,天德明只”,这里的“熊熊赫赫”就是威势盛大的样子,“熊熊”二字自古就是形容旺盛、热烈、盛大的意思。看来这“熊”字并非完全“惨不忍睹”,也有气势恢宏、光明正大的一面,这正是汉语的奇妙之处。
由于现代人褒“虎”贬“熊”,很多家长给孩子起名用“虎”字,很少人用“熊”字起名,而我却反其道而用之,与“熊”情有独钟。三十年前,那时刚结婚,几次梦里梦见熊,有一次甚至被熊在梦里惊醒,当时也没在意,是不是儿子在托梦给我,也未可知。九个月后,妻子生了一个儿子,父亲也知道“文王梦飞熊”的典故,正好我又多次梦到熊,这样就给孙子起名“梦熊”。
儿子长的“熊头熊脑”,不对!应该是虎头虎脑,煞是惹人喜爱。但小时候经常气呼呼的和小朋友打架,都是因为小朋友骂他“狗熊”,让孩子多受了不少不该受的冤枉气,我们只有好言安慰他,好在儿子的个头比同龄孩子高,一般孩子还是有所顾忌。孩子妈后悔给孩子起名带“熊”字,惹了这么多烦恼,而我却不以为然。儿子身材高大,酷爱体育锻炼,十岁时游泳就敢满潮水独自游到防鲨网再游回来,家长是不敢让那么大的孩子独自到这么远的深水区的。由于个子高,中学开运动会他是当仁不让的旗手。
现在,儿子长成顶天立地的大汉,到了而立之年。儿子的同学、朋友都称呼他“熊”,这倒成了他的爱称,用不着为此去打架了。前几年,儿子去了美国发展,虽说没做出什么丰功伟绩,但积极向上,不落在人后,这当爹的也就“足矣!”
迷信说法,梦见“熊”生男孩,梦见蛇生女孩,《诗经-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
女子之祥。”成语“梦熊之喜”就是指生了男孩。昨天又做梦见熊了,大概是这熊爸爸想有个小孙子了。
2009-12-28
-全文完-
▷ 进入鲁公青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