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吃?对!看吃——看别人吃饭……
小区的外围是个四层楼的商业设施,大都是餐饮,四块回廊组成了一个热闹的饮食天地,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白天、人群接踵,夜晚、灯火阑珊……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特别是入了九,滴水成冰……
晚饭后有遛弯的习惯,基本风雨无阻……通常是来回三公里,以满头大汗为准……
这几天北京来寒流——西伯利亚过来的,道儿不近,却走得快,刚出门就撞上了,小风儿刮的——小刀子似的。尽管毛衣、毛裤、大围脖,棉袄、棉裤大拉毛,还是冻的不行……
北风呼啸,圣诞的夜晚仍是红火的……餐厅几乎家家爆满……刷羊肉的锅子蹦着火星子,吉野家的“汤泡饭”冒着热气……
隔窗望见一家名为“滇西小镇”的餐馆,已人满为患,进门的几张椅子上坐满了等候的食客……这是一家开业不久的字号,以卖“过桥米线”招揽生意。那个盛“米线”的器皿是个有一尺多高的“锥形”大白碗。16块钱、漂溜溜连汤带水的多半碗,辅以两碟小菜……
刚开张的时候,我和媳妇在这儿吃过,我们饭量小,俩人要了一碗,觉得亏点儿,我开玩笑说:“下次来,自备俩馒头,稀的、干的都有了……”
“东来顺”里更是热气腾腾,大快朵颐,大把捋汗……
一个包间里,看来是老板请客,员工们拘谨地动着筷子,一个小姑娘把涮好的一片“肥牛”,放在眉前,举着、噘着用“兰蔻”涂抹的小嘴找着这片肉,姑娘要吃出“大家闺秀”的雅致……
真想劝这位姑奶奶:“您这吃像儿得去马克西姆”……正想着,对面桌子上的一位哥们儿已经解开扣子,敞开怀——满头的大汗——看来是吃爽了……
吉野家——送外卖的电动车,出去了、又回来了……街边的别墅区,不少人家在开着家庭“趴儿踢”,门楣上的风铃摇曳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大老远看见小区的保安“小李”挽着一个小女孩,用嘴哈着气,吹着一块刚出炉的“烤白薯”,掰一块往小女孩嘴里送……显然,小女孩心里是不快的,这个夜晚,她需要一个用彩纸装饰的红苹果或者一块巧克力,她不奢望坐在温馨的高背椅上享用一顿西餐,不!哪怕六个“庆丰包子”……
此时他们的家乡——在大山的褶皱里,如豆的灯芯儿闪着思念的光……
今晚、圣诞,在街边看别人吃饭……
-全文完-
▷ 进入转日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