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爱国的当属宋朝人
回观中国历史朝代,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宋朝其实是中国最关键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结束长期严重分裂的重要时期。唐朝灭亡后,天下四分五裂,朝代更替频繁,出现了五代十国的特殊时期,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接下来就是元朝、明朝、清朝,从此不再有太大分裂。
宋朝虽然只有319年(南北宋),却是历史上最难治理的时期,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很多权臣大将隐居起来,为后来埋下大量隐患。就拿梁山泊的柴进,本是赵匡胤部将之后,获得丹书铁卷的特别恩赐,但后来却投了梁山抗衡朝廷。
宋朝是最难治理的时期,对外一直都有强敌:大辽、金国、蒙古!对内山贼抢匪处处可见;因此宋朝内外交困,经济政治军事备受拖累,年年战乱,动荡不安。注定了这个时期的人们爱国情怀高涨!先有抵抗大辽的杨家将父子(从杨继业到子孙后人杨文广,无不尽忠爱国,感人肺腑);接着有梁山宋江,一个山匪草寇,也处心积虑的归附朝廷,抵御金国保护宋朝立下赫赫战功!
《水浒》艺术的体现“忠义”二字,使得后人对宋江等人褒贬不一。我就接着《麻辣水浒三》,主观的剖析宋江的真实内心。
其实宋江是爱国的,只因为泼妇阎婆惜以死相逼,宋江冲动之下误杀了阎婆惜,逼得自己走投无路,才上梁山保住了性命。从宋江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来,他与梁山的那群匪类格格不入,他不想死心塌地的甘心为匪,宋江思想文化甚至高过军师吴用等人,他深知光靠梁山不能完全推翻朝廷,更不可能与雄兵百万的方腊一分天下,当时朝廷大军60万全在边关镇守,抵御大辽,因此宋江和方腊等义军日益坐大,宋徽宗也不敢调回边关大军镇压义军,而是动用地方军队及各路节度使进行剿匪,导致一败再败。假如宋江严重威胁到大宋,宋军一旦调回边关大军进行镇压,后果不堪设想!三虎窝里相斗,无论谁胜谁败,结果只有一条:就是大辽趁机攻陷宋都,不论是宋江,还是方腊,还是朝廷,都是可悲的结局。因此宋江选择接受招安,是爱国之举,即保住了大宋,也平息了大辽和方腊等义军。
宋江在梁山,并不能完全管住下面的人胡作非为,就拿李逵来讲,经常滥杀无辜,梁山泊在当时,不过就是十恶不赦的贼盗而已,尽管《水浒》将108将完美英雄化,但漏洞百出,拿林冲来讲,他入伙梁山之前,山规让他在入伙前必须杀一个人,劫道一次。他守了三天三夜,结果遇上青面兽杨志;后来梁山经常拦路抢劫,什么“此树是我栽,此山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就成为梁山好汉的口头禅!李逵大闹灯会之前,不也抢劫了一帮编织灯具的工人么?什么打富济贫,他们穷人也抢、富人也抢,也没有济贫,血洗江州、祝家庄、青州、大名府、曾头寺等等,哪一次没把金银珠宝大车大车拉到梁山,分给穷苦百姓多少了呢?李逵连扈家庄都杀光烧光抢光,这算哪门子义军?
所以宋江不想这样下去,世世代代为匪,受人唾弃,因此力排众议,投奔朝廷,变黑为白。
卢俊义被梁山搞得家破人亡,内心也不甘心为匪,林冲、花荣、杨志、呼延灼、李应、孙立等等朝廷降将,谁又甘心沦为抢匪呢!因此宋江每次大战,都拉拢朝廷大将投奔梁山,培养自己的亲信,也就是所谓的“投降派”,导致梁山晁盖余党吴用为首的“山匪派”占了下风。因而后来顺利完成招安,没有导致流血分裂。
除了杨家将和宋江,还有一个“精忠报国”的岳飞。宋朝联合金国灭掉大辽之后,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徽、钦二帝被废,贬为庶人。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史称靖康之耻。绍兴元年(1131年)康王赵构正式定都临安,建立南宋。当时出现精忠报国的“中兴四将”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岳飞功高盖主,又与高宗意见相左,导致后来被投降派秦桧等人害死。
继杨家将、宋江、岳飞之后,蒙古人忽必烈攻破宋朝,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建立海上小朝庭。四月十五日,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在元军猛攻下,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宋朝到此宣告彻底灭亡。
崖山海战极为惨烈,战后,有十万人自杀殉国,海上都是尸体。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十万爱国勇士集体自杀殉国,古往今来,唯宋朝啊!因此说宋朝人是历史上最爱国的,不无道理,除了上述者,还有不计其数,让人深受感动。
-全文完-
▷ 进入西山隐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