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村寨,五十六个民族”尽在民俗文化村!冲着这个广告,独自一人,于2009年11月9日,来到位于深圳湾畔的文化民俗村。据说,村寨按一比一的比例建成,有“中国民俗博物馆”之称。
步入景区,见门前张灯结彩,五彩缤纷,“迷情聊斋夜”的户外广告格外引人注目。而自己的脚步也随“中国民俗文化村”七个大字的招牌广告来到了园区。
步入园门,映入眼帘的是古徽州建筑和一派江南水乡景象,还有沿街摆卖的民族服饰、民族风味小吃,尽在民俗风情一条街。
沿着指示牌来到蒙古族,参观了喇叭庙,进入蒙古包,见包内挂有五颜六色的衣服和饰品。接着,观赏了藏寨。了解到他们常随即互相扶腰,两脚交换,齐跳舞蹈的习惯。在逛完一圈回来后,观看了蒙古小伙以抖肩、翻腕动作的舞蹈。尤其是蒙古姑娘,以其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舞姿赢得观众阵阵地喝彩。
维吾尔族的房顶多以穹窿顶,具有明显的干旱地区建筑特点。维族姑娘总爱扎着长长的辫子,头戴金黄色小帽,上面穿红色上衣,下面穿花格裙子,并配黑色小马褂的装束。而维族男子,身穿金黄色无领上衣,大红色裤子配以黑色靴子。
参观了朝鲜族的连排三间房,给人感觉古朴。从中了解到他们常用长笛、短笛和长鼓等乐器表演一些即兴性的、欢快的舞蹈。
白族房屋的墙基、门窗、横梁皆用石头砌成,筒瓦为顶,给人感觉古朴大方。他们的服饰,多以红白相间的色彩协调搭配。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而白族歌舞,多以随口兴唱的一种曲调,其中,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代表。
高山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女子头缠彩带,身穿粉红色裙子,上面披一件刺绣花纹的围裙;男子身穿披肩、下面短裤,轻装上阵。于是,甩陀螺、摘椰子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
佤族的杆栏式草楼不容错过。他们常利用山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拨腰、打陀螺、射弩、爬竿等体育项目。他们能歌善舞,无论是盖新房、婚嫁喜庆都进行唱歌跳舞。其中,最富代表性的是佤族姑娘甩头舞,当然,还有象脚鼓、大鼓等舞蹈。
座在壮族干栏的木楼里,品着玉米酒,方能体会“以酒代茶”壮族人的热情。壮族以原汁原味的生活度日,所以织布、染布、捶布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中,倍感亲切和充满美好希望的《火猫舞》,值得一看。
在湖岸有一座小木屋,原来是苗族学校。吊脚楼、窨子楼、晒楼是苗族房屋的最大特点。苗族人最擅长的芦笙舞,每个都会在这里举行。
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达三层。底层圈养生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其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来到黎寨,见黎族民居的房顶为弧形,用竹子编排墙壁和地板,没有窗户,两端开门,形状像船,所以称为“船形屋”。黎族女子,头戴象扇形的装饰品,耳吊大银项圈,身穿对襟无扣上衣和筒裙;而男子,多为结发,红布缠头穿无领对襟上衣。竹竿舞、飞陀螺成了他们的最爱。
外型象多面体宝塔的侗寨鼓楼,不用一钉一铆,是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侗族人民的舞蹈源于日常生活,如迎宾、捶布、竹杆、木鼓、锦带等舞姿。而侗族姑娘心灵手巧,善于织、绣。
来到了西娜拉巴勐的舞台下看傣族舞,首先出场的是一位傣族小伙,上来吹葫芦丝……接着是一位上面穿黄色小背心、下面长裙的傣族姑娘用扁担挑着两个小酒缸出来。他们载歌载舞,欢快地跳了起来。加上傣族姑娘手上,带上长长的象指甲跳舞,给人一种婀娜多姿。当然,傣族泼水节,值得参与。
水族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木楼为穿斗式结构,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组成。特别是上层屋架柱脚扣枋为鱼尾式的斗角衔接,是水族木工在干栏建筑中最出色的创造。水族的民间音乐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是民歌,形式多样,可分为双歌、单歌、蔸歌、调歌和诘歌五种。水族的乐器主要有铜鼓、大皮鼓、芦笙、唢呐、胡琴等。其中铜鼓和大皮鼓最为流行。
来到了彝寨,见这里的小伙子头顶留一小块黑发,扎成小辨,黑色上衣大裤脚;而姑娘则头戴一顶五颜六色的帽子,穿一身粉红带刺绣的衣服,搭配的极为协调。
行走民俗文化村,还可以看到成片的椰林,西双版纳参天古榕、云南石林、侗族风雨桥、独龙族藤桥、徽州牌坊群、陕北窑洞等景观,每一处景观都有自己的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观看到一场四万打败四十万的战争传奇马战表演——金戈王朝。当然,《一代天骄》、《东方霓裳》、《龙凤舞中华》等演出不容错过。总之,用半天的时间可以游遍中国各民族的村寨,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了。(文/唐长泉)
-全文完-
▷ 进入唐长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