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少年时光的青春歌者
——评姚琛作品集《一株植物会有怎样的爱》
姚琛几次约我写作关于他的评论,盛情难却。然工作繁忙,我只好对他说,你先将书稿发我信箱,我有空时看看再决定写与不写。
闲暇时,无意中翻开书稿,书名《一株植物会有怎样的爱》跃入了我的眼帘。这个名字有点意思,我从书中随意挑选了一些文章,没想到,姚琛的文字却打动了我。当姚琛再次问我能否为他写作评论时,我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
姚琛,湖南岳阳人,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的他却在美术之外搞起了文学创作,似乎有点“不务正业”,还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他的简介上写着:“曾荣获2007年度全国青少年写作之星称号,《少年作家》《青年作家》等刊物做过专栏推荐。”我向来不看重这些浮于表层的东西,一个作者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用文字说话,顺着姚琛的文字,我进入了一个少年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文字充满着细腻与温柔,如同他的书名,我想,姚琛的文字是一部成长笔记,记录着他或快乐或忧伤或寂寞或充实的浅浅的爱。
《一株植物会有怎样的爱》共收录了姚琛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十余万字,我们不妨分别从不同的体裁去欣赏他的文字。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少年时代的爱情更让人回味悠长、刻骨铭心。小说《当时年少春衫薄》讲述了校园时代的爱情,颜悦(我)、凌洛、许伟杰之间的爱情纠葛,小说开头部分由“早上刷牙的时候朝外望了一眼,突然看到门外,一张熟悉的脸”引出“我”对昔日恋情的回忆。当“我”从回忆中走入现实时,才发现门对面新搬来的竟然是凌洛,他结婚了,“出来的时候,凌洛帮我开门。他喊了我一声,我转头看到凌洛眼睛亦如当年清澈如水,只是脸上多了岁月的痕迹。”作者用带着淡淡忧伤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氛围之中,读至此处,忘记了是在读一篇小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少年时代的爱情都渐渐远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无声感叹。
姚琛的小说颇见功底,叙述自然流畅,情节温暖感人,在《寂寞了说累》、《诚实勇敢游戏》等小说里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些。
散文《一株植物会有怎样的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一作为书名的散文篇章,共写到影响作者的四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师长对“我”的爱。父亲姚三生老师如一朵向日葵,用沉默的爱勉励着“我”的成长。班主任古四军老师像一朵油菜花,平凡而质朴,“但耀眼的金黄给人以信念和力量”。范晓灵老师像一朵菊花,在漫天的霜丛里,“冷艳暗香让人清醒”。龚政军老师,则如康乃馨一样象征着母爱,“爱不在乎给予多少而在于及时”。
《给弟弟》一文中,作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倾诉了对心爱的弟弟的“劝言”,并告诫年幼的弟弟,男子汉要有一份担当。《春天的情绪》开篇写道:“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短暂的情绪,春天所带来的喜悦不是歌声,而是花朵深处极为缜密的疼痛。”一名少年面对花团锦簇的春天,更多的不是欣喜,而想到了疼痛与忧伤,春天的情绪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情绪。《晚来风急》充分展现了一个成年人的想象空间,从自身对友情、亲情的感悟中体会成长与爱。《会有人替我去爱你》一文再度以女性的视觉展开一幅婴孩降临、温馨慈爱的画面,“你得到了我们感应似的,顺着草尖那滴晨露的光泽和五月那屡清新的花香,悄悄来了。来得那样轻那样软,像一个温柔的梦境。”顺着作者的思路看下去,孩子却在半途夭折了,“你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日”,作者将“孩子”同四川汶川大地震联系起来,一种民族感、责任感,一种大悲大爱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毅力和坚强感深入人心。
在秋日的夜里,一个捡破烂的老妇人吸引了作者的视线。她是被不孝的儿媳捻了出来无奈游走四乡?死了丈夫膝下无儿无女的失助妇人迫于生计?作者的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在《低处生活》一文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低处生活,但绝不低下的生活。即使如同一个捡破烂的老妇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尊严。我想,这个尊严也应是民族的尊严,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尊严。
《千年思绪》一文写得唯美而不乏浪漫的色彩。李清照的“轻唱孤独”,李煜的“独上高楼”,李白的“饮酒啸傲”,作者借古喻今,古人的愁绪穿越千年的时光,至尽仍“剪不断,理还乱”。豪情万丈的诗人古往今来多不得志,终日美酒相伴,音律相随,内心的苦楚却是常人无法体会的。无论时代变迁,当今社会,类似的才子佳人的不平遭遇还少吗?我们的周围有几人不愁,几人不忧呢?
姚琛的文字魅力还体现于他的诗歌里,在第三辑“诗海拾贝”中,抒情诗、哲理诗、叙事诗从多方面展现了他的才华。
诗歌《一堵墙的坍塌》中这样的诗句吸引了我:“越落越冷的雨里/而我/内心的柔软/低过江南夜色的屋檐”。一堵墙的坍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作者将墙引入内心,在江南雨夜倾听心的柔软。其实每个人心中何尝没有这样一堵墙?一堵坍塌的墙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索。短诗《喊》:“月/这洁白的温柔的唇/要用多大力气/才能唤醒黎明”,将月亮比喻洁白温柔的唇,作者的想象空间是广阔的,而黎明是月亮“喊”醒的,则让读者感受到些许的不可思议,但又在情理之中。《蘑菇》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哲理诗:“雨点来袭时/你拥前至上/可悲哟/你用整个身子庇护着霉菌/它却腐噬了你的脚根”,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没有具备“蘑菇”的品性呢?《黎明》一诗更直接地给“黎明”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一个黎明/就是一颗温柔的糖”。暂且不论黎明跟糖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作者突兀的想象力却具备了诗人的条件,黎明时分睡眼朦胧,不是一颗温柔的糖又是什么?黎明当然还可以是别的,你觉得黎明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在诗的国度里,想象无所不能。《暮语》一诗则让我惊喜:“我和弟弟相依偎着/在暮色里/像两片并蒂的叶子”,写亲情不着一字,用“两片并蒂的叶子”一笔带过,却胜过千言万语的铺垫,浓浓的亲情溢于文字之间。
通读姚琛的作品集《一株植物会有怎样的爱》,除了感受一个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之外,更能品位到一个少年充满内心的爱的痕迹。亲情、友情、爱情的叙述交错,时光、景致、事物的随意颠倒,作者借用文字的手将它们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浑然天成。当然,姚琛的文字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部分语句及段落之间的不节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品的缺陷,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弥补、去成长。我们有理由期待姚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共勉之。
-全文完-
▷ 进入林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