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作后回到家中,端起茶壶仰脖就灌,既解渴又防暑。这时候我会坐在椅子上,慢慢体会这茶水的味道,有时候我就会莫名地恼怒起自己的粗鲁来。自己好歹算是一个公务员,有这么仰脖灌茶的吗?咋就不能文质彬彬,显示出一点雅趣呢?君不见,“从来香茗似佳人”,品香茗,对佳人,那是怎样的一幅精雕细琢的高雅生活画卷呢?为了消除自己的恼怒,后来我就刻意观察周围的人事,发现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大碗喝茶,疾步行走,匆忙做事;再翻看历史,茶经,真正“对佳人品香茗”的雅士少乎又少.我终于明白了,“从来香茗似佳人”,只不过是文人雅士的想象而已。就此我的情绪稳定了许多。其实,酷暑劳作,尔后端着大碗灌茶,我通身的感觉与“对佳人品香茗”时的情趣不差上下,所以,香茗应常有,佳人莫强求,便成了我快乐生活的积极心态。
那么,文人雅士的“从来香茗似佳人”的观念又是如何而来的呢?首先,它来自于诗词辞赋,中国上下几千年,诗词辞赋汗牛充栋,而其中咏茶美佳人的不在少数;第二,封建上层士大夫们的奢侈糜烂生活影响,据说上等的好茶非纯情少女采摘不可,而进贡给皇帝的茶,还必须是少女口含之后,再行炒制出来的,名叫“口含毛尖”;第三,同样是那些权贵豪富腐化庸俗,饮茶由妓女调制,端送,陪押,黄庭坚的词“纤纤手,香泉浅乳,金缕鹧鸪斑”可为证;最后,就数一部《红楼梦》里的佳人与香茗,把个“香茗似佳人”描绘得淋漓尽致,贾母说“这茶想得很好”,妙玉更是非主流,说茶是“蠢物”“驴饮”,梦里的品茶,制茶,咏茶,无不精彩纷呈,洋洋大观。
我们还是回到现实中来。满街道两旁茶楼酒家不少,美女佳人能有几个?更何况为饮者调茶送茶陪饮?现如今的美女佳人,大都在争当老板,名模,再不济也要做个太太,情人什么的,有了点才艺便去演艺圈混个明星,扛个大旗,或者舞文弄墨,各领风骚三五天,便成大腕。谁还去受那个清淡涩苦,仰人鼻息之罪?再说了,现如今的老板老总们,哪个不是像带手机一样带着个美眉佳人,这美眉佳人能言善饮,千般魅惑,入官场,进商海,123,678,天大的事儿,一饮搞定,这又岂是一个茶字能够比得!
天下多的是像我们一样的芸芸众生。要生活的碌碌而为,要发财的冥思苦想,要升迁的百般钻营,下岗的下岗,得病的得病,前卫的前卫,正统的正统,有谁能和着佳人的节拍,就着陆羽笔下的香茗,轻歌曼舞,琴棋书画?
自古以来,茶对于佳人,远不如酒来的亲近。一曲《贵妃醉酒》令多少人啧啧不已,巴不得自己也当一回唐玄宗。原因就在于酒较之茶更能塑造美女佳人,贵妃醉出了万般美妙,美得千姿百态,美得倾城倾国,美出了一种经典。而茶呢,即便在茶风盛行的宋代,连李清照这等才女也未能留下关于茶的千古绝唱,更不用说品茶品出一个沉鱼落雁的“茶贵妃”来。
可见,茶和佳人的诸多情景,只不过是文人雅士的想象而已,这正应了《红楼梦》里贾母的一句话:“这茶想得很好”。
故而,我们饮茶,完全不需苏轼的神思,李清照的才华,陆羽的品艺,更不需佳人,我们只需等茶汁清澈,便高扬须眉,尽情痛饮,解渴,除乏,消暑,提神,于是,我们便意气风发,兴致勃勃了。
-全文完-
▷ 进入黄马骊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