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王勃广州留塔碑净莲飘香

发表于-2009年12月15日 下午4:03评论-1条

如今广州的六榕寺的山门书有民国初年顺德文人岑学侣撰写的“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楹联。其中所说的“博士”,是有来头的,古代的“博士”,指的并非今时的博士学位,而是官名,也是对学问广博者的尊称。这联语中的博士,指的是唐初著名才子、“初唐四杰”(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之首的大文学家王勃。这里有一段典故:唐代时六榕寺名曰宝庄严寺,王勃省亲路过,为寺塔撰下一篇题为《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的塔记,这篇塔记亦是他的绝笔,为寺塔留下历史,增添文采,也为王勃在羊城留下万世芳名。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年少才高,官小名大,是“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成名最早、成就最高、却寿命最短(27岁终)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格清新,他的赋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与卢照邻等人都试图改变当时“争构纤维,竟为雕刻”的诗风。他在27岁时所写的《滕王阁诗序》是词赋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阁诗》则是唐诗中的精品,且诗中手法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至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更是公认的唐诗极品,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唐诗中最能渗透古今、撼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王勃天生聪颖,悟性过人,为时人所公认,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他六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九岁时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便能指出书中的过失;十岁时以一个月的时间竟能通读六经而无一点障碍,连他的朋友、同样是神童出身的杨炯都认为他的知识是先天带来的(“悬然天得,自符昔训”)。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十六岁那年,后唐高宗的大儿子沛王李贤慕名招王勃到府中任修撰。十八岁那年,这位持才傲物,“孤峙齐宫”的少年才子却因戏作的一篇《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怒认为“交构之渐”,下诏废除王勃的官职,当日将他逐出王府。

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远游江汉,登降岷峨”,得到山川灵气的陶冶启悟,在诗文上进步神速,“神机若助,日新其业”,每写一篇文章都令人惊叹赞赏,特别是《益州夫子庙碑》,被认为“宏伟绝人,稀代为宝”。后来他又被启用为官,但因杀一犯罪的官奴而险些自己丢了性命,连累他父亲也贬官。以后他弃官在家,一心著书,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经过这一再的挫折,劫后余生,痛定思痛,他再也无意于仕途了。就在第二年朝廷诏命恢复王勃原职,他却弃官不仕而去。

上元二年(675)秋,年轻的诗人王勃风尘仆仆赶往交趾灌州(今越南荣市)探望被贬的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建成,重阳日在滕王阁举行诗文盛会,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他即席写下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更加名嘈四方。《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唐上元二年(761)十二月,王勃才到达岭南南海都督府所在地广州。但那在滕王阁一飞冲天的名声,就引得广州大小官员悉数出动,邀请他登上城内最高建筑宝庄严寺内的舍利塔上,观赏广州城郊的风光,并慎重地请求他为寺塔撰写碑铭。

盛意之下,却意难生。这位年青的才子环视一下四周,胸中意蕴万千。于是便凝神运笔,沾苍翠之色以辅染,涂绚丽之彩以张叙,豪情奔放之际,那如椽之笔便横空出世,驱赶来黄云万里,盈缩于方寸之间,一气呵成、洋洋洒洒3200余字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记》顷刻即成,掷笔之后,四座叫好。

“……仙楹架雨,若披云翳之宫;彩槛临风,似遏扶摇之路。……瑶窗绣户,洞达交辉;方井圆泉,参差倒景。雕镌备勒,飞禽走兽之奇;藻绘争开,复天垂地之变……”可见塔内之雕饰华丽,令人赏心悦目。王勃的塔记还提到他到广州那年十一月间,此塔放出神光的奇观:“是岁也,忽於此塔,重睹神光,玉林照灼,金山具足。倏来忽往,类奔电之含云,吐焰流精,若繁星之转汉。倾都共仰,溢郭周窥,士女几乎数里,光景动乎七重。”这样的雄浑气势,这样潇洒宏放的大手笔,为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最长的塔铭文,也给后人留下足资研究的一段记载。上元三年(676),王勃竟在渡海时遇难,这篇塔记,也就成了这位只活了27岁才子的绝笔。

时至今日,王勃当时站立的舍利木塔已在南汉灭亡之时焚毁,今日之塔是后人在旧址重修的砖木结构阁楼式宝塔。当时刻有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记》碑文的碑石,清代已遗失。好在《王子安集》、《广东通志》上也载有此文,1994年,王勃的塔记碑起据1941年《王子安集》抄录校对重新沙刻竣工,嵌入壁间,陈列在寺内六祖堂后的碑廊里。而装裱镶嵌重刻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拓本,置于藏经阁楼下迎宾厅壁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看唐代的碑,现在再看今天的文,
让读者在细腻的文字中看到了古今的变迁。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人对历史的追述。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问好老朋友!at:2009年12月15日 晚上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