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印象刘三姐”补记南国杜鹃

发表于-2009年12月09日 下午6:51评论-1条

还没有抵达桂林,我们坐着旅游团的大巴上,导游刘就把“印象刘三姐”大大的吹嘘了一番,大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是我们还是相信老谋子,张艺谋三个字可不是随便糟蹋的,“印象刘三姐”是老谋子的“印象系列作品”之一,而且是他的几个系列作品中做得最棒的。这句话是出自后来我们遇到的深圳的游客之口,那就是口碑啊,据他说,他已经看过n次了,都是专程而来,不是出差,不是访友,也不是公费旅游。我起初怀疑他有一种癖好,就如同人的洁癖一样,但是当我看到他随身的靓丽红颜,那青春红颜对漓江景色的羞涩和新鲜,我就明白了一切,也对导游刘的话不再置疑。

因为去漓江看“印象刘三姐”的游客太多,观景台上的席位需要提前预定,一般的观众席二百元一张门票,贵宾席则需要千元左右。我们是一个小旅游团,总共报名观看的只有十几个人,如果人数再少的话,估计我们晚上观赏活动甚至有可能要流产,白天就有一个自费的景点“大榕树”,就因为应者寥寥就取消了。导游刘是一个年轻的少数民族小伙,淳朴而敦实,一脸灿烂的太阳色,真的让我无法想象他与旅游圈的诸多潜规则有什么瓜连。这些秘密是漓江边上,那些为自己的山村看台拉客的妇女们告诉我的。我们也无法去考证其真伪,导游在门票里的提成也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我不是吝啬区区的金钱,我是吝啬我一份静泊的情致,在原生态的漓江边,就应该是轻装简行,就应该是心驰而独往,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忘记都市之纷纭,人群之訇訇然。虽然导游刘一再善意的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单独出行,最好和大部队一起行动。但是我还是相信我们的法制社会,相信这里的民风是纯朴的,再加上我本也就是一介穷书生,无财更无色,何惧之有。

在漓江边的一个饭店吃完晚饭,我们的旅游团就分头活动了,一组跟着导游乘车去“印象刘三姐”的景点,还有的是一些散户在阳朔的大街上漫游,我和同事小崔搭了一辆机动三轮车直奔景点而去。小崔没有一点城府,透明得有点就象远离人间一方水土,和这样的人同行,快意的感觉和酒后开车一样。其实我们乘车的地方离景点不远,关于这点,我当初并不知道,估计如果就是走过去,也就半小时多的路程,拐过弯绕过阳朔大桥基本就到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观察阳朔的夕景,天色就暗了。一条狭小的水泥路和我们的情趣一样,从繁忙的国道线向幽静的山村延伸。在村口,还有人设了卡口,对开车的司机进行简单的问询,才放我们过去,司机是村里的山民。

山村自搭的看台在漓江的北岸,与南岸政府建造的气势恢弘的观景台隔江而望。看台是由一方方水泥砖参差垒砌而成,高度也就一米多。下边就是地势平坦的遍布鹅卵石的江滩,后边是一堵高高的围墙,中间有一个不规则的豁口,权当点验人头和收费的门户,一个操山乡俚语的中年村妇守着。从村妇的口中,我们听到了不少关于那堵墙和看台的许多“典故”。这个山村的看台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书童山和几座不知名的山头近在眼前,是南岸宏大舞台最好的背景,凭我的直觉,应该符合风景的黄金分割。地方政府和北山村就合作形式多次协商未果,只好在南岸另起炉灶,在此我们可以感到政府的宽容大度和无奈,虽然村民老是抱怨看台经常被不明身份的人拆毁。透过那政府砌成的混凝土的高墙上的豁口,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野性的山风和游客猎奇的目光。

我们每个人收费是五十元,包括车费、蒲扇租用(南岸是十元一把,北岸是免费)、门票(北岸就没有了,这可以节约两毛钱成本)。如果你想看得更加的清晰,就必须另外租用一架望远镜(北岸五元,南岸十元),据说不用望远镜,有些细节就不能看到,以前在水上舞台上沐浴的刘三姐、渔家女子是不穿衣服的,而现在则都是一袭轻纱,看来艺术不管在什么角落都躲不过扫黄的风暴。

每场大戏之前都要有盛大的铺叙。借助有点赘余的时间,我可以借此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和小崔和身边的其他看客聊聊天。有几颗硕大的星星正从对岸的山峰间升起,它们在不知不 觉中的成了舞台的道具,和那些功率强大的造景灯相得益彰。两岸的游客陆续入场,鼎沸的喧嚣如林泉山野的鸟鸣蛙噪状。

演员们就从我们脚下,从远远近近的山口、从石驳的码头上走进画面。说是演员大多数就是山村的渔民,还有一小部分是艺术学校的学生。每天晚上的两场表演就像打鱼、写字一样是他们的功课。收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也就是一个月几百元,在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今天,有几百元补贴一下家用也很不错了。他们就在我们的视野里穿梭而过,或者顺流或者溯流。聚光灯下,他们舞姿轻盈而自然,渔歌号子就像山泉浸渍的天籁之音。他们就在艺术的劳作,在张大导演的导演下,我们就是在欣赏劳作的艺术。我们有的来自南方,有的来自北国,有学生、有工人、有耕者,有有钱的、有无钱的,但是在观看这出用天地做舞台的人间生活剧时,我们获得了禅定,有什么墙可以挡得住那透彻的禅意呢。

春夏秋冬在灯光缭绕的漓江滨演绎着。从小草的萌芽里,我们听得见村庄苏醒的声音,鸟语花香,一尾尾弄春鱼正在水荇里用躁动的心把漓江水温暖。斗笠蓑衣,芭蕉叶湿,江上的渔舟在璀璨的渔火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布谷在时节中失去了经纬,老牛暮归,所有的笑容都是沉甸甸的,和那些成熟的种子一样。霜雪在天地间恣意泼墨,蛰伏的不仅仅是秋虫,还有打谷场上的号子,还有一些浮躁而脆弱的思想,不知道能不能进入下一个时间的轮回。

“印象刘三姐”渐渐发泄完浪漫的抒情,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其中,我们此时也成了漓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看此起彼伏的闪光灯正在忙碌地记忆一场即将被遗忘的梦境。

2009-12-9于苏州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国杜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归燕推荐:归燕
☆ 编辑点评 ☆
归燕点评:

一篇叙述游记,文笔朴实。写景抒情,
如能作到情景交融,游记就会增色不少了。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朋友对散文版面的支持,天冷了,别忘了加衣!at:2009年12月10日 晚上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