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外出旅游,晚上高卧红楼宾馆。半醒半梦之间,忽而进入了楼上礼堂。只见礼堂里坐满了人,礼堂前方高悬着“《红楼梦》n期学术研讨会”的横幅,横幅下面有一个既看不清头部面容又看不见足的老者正在发言,只听他说道:“当初我写《红楼梦》,不!应该叫《石头记》。当初我写《石头记》的时候并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复杂,那么多背景。我只是写了自己的家事。没想到这二百多年来,你们对这本书是如此的器重,还专门成立了红学会,分了那么些学派,出了那么多的专家教授导师,撰写了那么多浩如烟海的专著文章,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也是我的罪过,白白浪费了你们一代又一代的精力,耗费了你们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这是我制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在此,我真真诚诚地向你们赔罪叩头。为了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现就《红楼梦》或《石头记》中你们所不解和疑虑的地方向我提问,我给你们以明确的答复。如今天解答不完,,约定一个时间下次再答。放心,我不象有的人那样一沾上这个就装大学者大教授到处骗钱,我不收一分钱。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赎罪。现在,提问开始,哪个先来?”
问:“请教曹公,当初写《红楼梦》的动机是什么?书写完了没有?”
答:“写《红楼梦》的动机:一是看到《水浒传》里主要写了一群男人的悲剧,就想写一本一大家女人悲剧的书;二是自己确实经历和见到了自家女孩子们的才情和生活遭遇,的确也激发了创作冲动。谁知修修改改的一发不可收拾,一写就是十年。第二个问题:书是基本写完了,但投向社会的当时只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只是草稿或提纲,尚在修改整理过程中,谁知就进入另一个世界了。不过,我在前面的书批中多少还是流露出了后四十回的一些构思和设想。大家知道,一部书的开头和中间都好写,结尾最难,何况是百万字的大书,更何况那时的生活境况已经不允许我静下心来著书立说了,所以没完全写完。还好,程高二人不管怎么说算帮我完成并发表了,虽然有的地方不全是我的原意,但就是自己写书,最后的结尾也未必就能完全保持最初的原意。所以我还是要对他们二位表示感谢!”
问:“有人说您把一切传统写法都打破了,是这样的吗?”
答:“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我只不过是在传统写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发挥和创新而已。比方说,在形式上,我仍然采用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在构思上我借鉴了优秀小说的特点,如《水浒传》主要写男人用天煞星下凡排列了一百零单八将,我写女人就用地坤的十二生肖来排列组成金陵十二钗;水浒写男人的义,我就写女人的情;水浒写的义最终害了那群男人,我写的情最终也害了那群女孩子。又比如《西游记》用了一个经历了日月精华的石头作为孙悟空的母体,我就用了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作为贾宝玉的半母体;孙悟空从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敢于造反的草莽英雄最后被改造的皈依佛法,贾宝玉从一个厌恶读四书五经、反对八股的浪荡公子被改造的被迫与宝钗成婚,被迫参与八股文的考试,而女人的眼睛也因社会环境的原故由婚前的有光彩到婚后的没光彩而到后来的死鱼眼睛了,可谓殊途同归。再如我也借鉴了《金瓶梅》的白话和俚语方言以及诗词赋曲的应用,为作品增添了不少特色。总之,我不是打破了传统写法,而只是继承发扬当中有所创新罢了。哪里赶得上你们现在火箭似的速度和电脑似的思维呢!”
问:“脂砚斋是谁?与您是什么关系?他为何要对《石头记》作书评?”
答:“脂砚斋是我的书房。它和我的关系就是书房和我的关系。之所以自己评自己的书,原因有两点:一是因写家里发生的事,又要顾忌孝敬父母尊长,所以有些话不敢写;二是大家都知道的文字狱,有些话根本不能写,必须写的时候,只能用隐笔、曲笔、谐音字等。但既怕人们看不懂,又怕不该读懂的地方被读者读懂了,又想逃避文字狱的追究,总之当时的境况复杂得很,所以就在书中作了大量的批注。该让读者弄懂的地方,就在批注中加以进一步的阐明;该不让读者弄得太清楚的地方,就用批注来进一步的忽悠读者。这虽然有些对不住观众,但却是为自己、也为这部书留了后路和生路。这也就是我的辛酸泪之一。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说批书人不了一个,除了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梅溪、立松轩、绮园、松斋、鉴堂、玉兰坡、棠村等等。我告诉大家,除了畸笏叟是我批书的化名外,其他包括脂砚斋在内都是地名或处所名。你想我‘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总不至于十年时间只在一个地方披阅增删吧?比如春暖花开时,我就在绮园(书中的大观园)批阅;白雪皑皑时,我就在梅溪批阅;天高云淡时,在立松轩或松斋批阅;海棠花开时,就在棠村批阅。当然更多的是夜深人静时,就在自己精心命名的脂砚斋批阅。总之在什么地方批阅,就用什么地方的名字命名。就这么简单。正因为在脂砚斋批阅的时间最多,批阅的量最大,所以我把带批注的书命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下大家清楚了吧!你问我为什么要用畸笏叟来作化名?笏这个东西,要朝廷的宰相大臣等高级别的官员才有,朝臣秉笏向皇上敬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又没有做官,更没有资格在朝堂上秉笏直谏,只能通过《红楼梦》来描述社会的不公和男女的不平等,在朝外为朝廷为皇上提意见,所以自称为畸笏叟。懂了吧?”
问:“《红楼梦》问世两百多年了,大家一致公认它的艺术价值达到小说界乃至文学界的最高峰。请问曹公,您是怎样把它写得这样好的?您感到写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有没有败笔?”
答:“呵呵,回答你提的问题比较难。这样说吧,我也不是神人、全人,我就是爱冲动,性情中人。我在青少年时代不但读书用功还傍收杂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写《石头记》之前,我也写过一些言情说教之类的小说和闲情逸志之类的诗文。那个时代小说是不入流的下三滥,作者一般只图卖钱不图留名,所以作者一般是不留真名的;诗词歌赋品位虽高,但那时的文字狱恐怖,我生活周围挨了的就不少,所以我也没敢轻易传阅,留着自我欣赏罢了。写《石头记》的过程中,我就尽可能有机的把原先写的东西揉合进去,比如菊花诗、海棠诗等;又比如风月宝鉴和尤二姐的故事。当然,在揉合进去的过程中也作了必要的修改,使之更近情近理。总之做到胸有大局,立意要高远,细节要认真,有时为了一个字,一句话,反复琢磨推敲了若干次甚至几月、几年。就是这样写成的。我感觉我最成功的地方是立意浑厚和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其中最得意的是贾宝玉王熙凤和贾母这三个人物,很有立体感;宝钗略嫌阴暗,黛玉又显单薄,自我感觉不尽如人意。我有败笔,而且是重大的一系列败笔,集中体现在‘王熙凤赚取尤二姐’的故事之中:一,贾琏偷娶尤二姐两月有余,凤姐平时的警惕性哪里去了?她自己感觉不到?她众多的心腹和手下是干什么吃的?二,凤姐去请尤二姐说了几千字的话,仅一段就不停口的说了六百多字,虽然话说得在情在理,但场面显得呆板,没多少生活气息,给人的感觉就是生编硬套。三,凤姐撒泼宁府,尤氏和贾蓉为何那样的软弱?虽有一定责任,但主要还是你们贾琏的责任嘛!再说爹不是亲爹。奶奶也不是亲奶奶,儿子也不是你王熙凤的亲儿子,日子是各过各的,饭也是各吃各的,凭什么任你欺侮还那么低三下四的又是告饶又是作业磕头?四,你王熙凤敢把家丑暴露于社会去官府告贾蓉打官司吗?你告贾蓉难道贾蓉不会反告你吗?你王熙凤的短处难道贾蓉掌握的还少吗?连捉奸这样的事你都能叫作为侄子的贾蓉去干,难道贾蓉还怕你不成?末了还去奈人家的银两,这符合逻辑吗?再说,家丑暴露于社会,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容忍你吗?本来就很有意见的贾赦邢夫人能容忍你吗?五,尤二姐怀孕,又在贾府生活,‘十人就有九人知道’难道贾赦邢夫人却不知道吗?他们难道不想有个孙儿?/他们有能力保护,为什么不保护?就算贾赦邢夫人不知道,贾琏是知道的嘛,贾琏也知道王熙凤对尤二姐是不怀好意的嘛。他应该很自然地去寻求保护,至少应该到自己的父母跟前去寻求保护。六,整个尤二姐事件,荣府的人物关系没有形成生活真实的根本性互动,贾母就像王熙凤利用的木偶,也不见王邢二夫人一句话一个态度,贾赦不但没帮贾琏,还在国孝家孝中奖励了贾琏秋桐小老婆,这就违背了王熙凤说的家孝国孝期间不能婚娶的原则!所以,我在临终前把尤二姐的故事揉进去没做认真重大修改是很大的失误!这是所有创作文学作品的人必须要记取的教训!好!天快亮了,我不能多呆,暂到这里,下次再见。”
曹雪芹走了,我的梦也醒了,脑子里一片茫然……
-全文完-
▷ 进入谁解个中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