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卡夫卡洋浴海

发表于-2009年12月04日 凌晨4:59评论-1条

一、

他“生前几乎完全默默无闻,而死后很快便世界闻名。”

他视写作为 “祈祷的一种形式”。

他努力追求“内心的完美、白壁无暇的一生。”

他的生前好友马克斯?勃罗德说:“在他死后,一开始找不到一家大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遗作。每一本我几乎都必须先在另一家出版社中出版。我试图引起一些名人对这些出版物的兴趣。盖尔哈特?霍普特曼写信对我说,可惜他还从来没有听到过卡夫卡这个名字……今天人们打开每一期德国的、法国的、英国的、美国的或意大利的杂志,差不多都会碰到这个名字。”(马克斯?勃罗德《卡夫卡传》叶挺芳等译)

甚至有人把卡夫卡奉为精神父亲。(见李代桃《我那在海上死去的父亲----献给我的精神父亲弗兰茨?卡夫卡》) 

我读卡夫卡还是在十多年以前的事,那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本《外国文艺》(1996年)上,我读到了卡夫卡。这本《外国文艺》上只是卡夫卡的随笔杂感。即《卡夫卡日记书信选译》由叶廷芳、黎奇译。那时候我对卡夫卡是陌生的,也许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听到过或者看见过卡夫卡这个名字。在作者介绍的一小段文字里我才初识了卡夫卡——他叫弗兰兹?卡夫卡,生于1883年7月3日, 1924年6月3日死于肺痨,年仅41岁。他是奥地利人,即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布拉格人。他出生在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暴发户,卡夫卡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他自幼爱好文学、戏剧,中学毕业后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在父亲的威逼下改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

在介绍中还说,卡夫卡是小说家,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我在读卡夫卡的日记和书信是时时感到他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我当时最喜欢卡夫卡的一句话就是,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

在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障碍粉碎在我。

共同的是‘一切’。”

在卡夫卡的日记和书信里,还有这样精彩的语言。

“不停地想象者一把宽阔的熏肉切刀,它极迅速地以机械的均匀从一边切入我体内,切出很薄的片,它们在迅速的切削动作中几千呈卷状一片片飞出去。”

“两个人在一起时他觉得比一个人更孤单。如果他同另一个人在一起凑成了两个人,那第二个人将会来抓他,而他将只能听任摆布。在他一个人的时候,尽管整个人类都来抓他,但无数伸出来的胳膊将互相纠缠,于是一个也抓不着他。”

“.....当我在写字台坐下时,我的感觉并不比在一个车来车往的歌剧院广场中央摔倒而断了两腿的人更舒服些。所有车辆虽说都发出噪音,但每辆车实际上都是一声不吭的,从所有方向来,往所有方向去,但将交通指挥得秩序井然而胜过警察的是那个男人的疼痛,疼痛使他合上了眼睛,无须让车辆掉头,便使广场和大街小巷变得空空荡荡。喧闹的生活使他痛苦,因为他是个交通障碍,但是空旷无人也不见得更好些,因为这会把他本来的痛苦释放出笼。”

“密伦娜,你不能准确地理解问题在哪里,或者部分问题在哪里。我自己也不理解,我只是在爆发的火山下面颤抖,折磨得自己快要发疯,可是上面发生了什么,远方行将如何,我都不知道,只知道近处所要的是:安静、黑暗、隐匿,这我知道,而且必须遵从,舍此别无他途。”

在一本任然编的《世界随笔精品》里,竟然这部书选了卡夫卡的散文随笔日记多达十篇之多。

二、

后来在1993年《世界文学》第四期上看到了“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诞辰110周年专辑”读到了卡夫卡的小说《一条狗的研究》、《寓言式小小说七篇》还有(捷克)库.克罗洛普的《卡夫卡和布拉格》等等,再后来我读了《变形记》《判决》《审判》等等。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从此以后,我开始对卡夫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卡夫卡出生的这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卡夫卡小学至中学在德语学校读书,后学会捷克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不久迫于父亲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了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并受到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写成了他后来发表的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他在法院实习一年,在通用保险公司当见习助理后,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咳血。1922年6月辞职。养病期间除继续创作外,游历欧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恶化,医治无效,于同年病逝于维也纳近郊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强*的父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对形成卡夫卡内向、孤独、忧郁与不幸人生的较为完整公允的阐述。

卡夫卡创作勤奋,但并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工作之余的创作是他寄托思想感情和排谴忧郁苦闷的手段。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全部烧毁其作品。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遗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1950—1980)共九卷。其中八卷中的作品是首次刊出,引起文坛轰动。

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长篇小说《审判》(1918年写成),作品讲述的是银行助理约瑟夫?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按铃声吃早餐时,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宣告他被捕,并被法庭审判有罪,他虽被捕却仍能自由生活,照常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罪,认为一定是法院搞错了,坚信自己无罪。约瑟夫?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公然向不公正的法庭挑战。在第一次审判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法庭黑暗,为自己的无辜理直气壮地进行辩护,随着诉讼的发展,他却日益关心起他的案子,几乎天天为案子四处奔波,找人帮忙,想搞个水落石出,亲自动手写抗辩书,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自己无罪。他生怕自己在某一个最微小的地方犯过什么过错,竭力去寻找,捕捉而不可得,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一切努力都徒劳无益,k终于明白,要摆脱命运的安排,摆脱法律之网的束缚是不可能的。最后,他毫无反抗地被两个黑衣人架走,在碎石场的悬崖下被处死。

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

《变形记》(1912)是卡夫卡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判决》(1921)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是个商人,自从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生意兴隆。他在房间里给一位多年前迁居俄国的朋友写信,告诉他自己订婚的消息。写完信来到父亲的房间,意外的是父亲对他态度非常不好,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迁居到俄国的朋友,指责他背着自己做生意,还盼着自己早死。突然,父亲又转了话题,嘲笑格奥尔格在欺骗他朋友,而父亲自己倒是一直跟那位朋友通信,并早已把格奥尔格订婚的消息告诉他了。格奥尔格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便判独生子去投河自尽。于是独生子真的投河死了。作品所描写的在父子两人的口角过程中,清白善良的儿子竟被父亲视为有罪和执拗残暴,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独生子害怕、恐惧到了丧失理智,以致自尽。父亲高大强壮而毫无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征。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则是卡夫卡最隐秘心曲的吐露。这种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具象化之后的产物。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在于仅仅表现父子冲突,更在于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凌辱之下。另一方面又展现人物为战胜父亲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儿子把看来衰老的父亲如同孩子般放到床上后,真的把他“盖了起来”。从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是出于孝心。在深层含义上他是想埋葬父亲,以确立自己作为新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小说在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审父”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家长式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满。与此同时卡夫卡还通过这个独特的故事揭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致科学院的报告》(1971)描写马戏团试图寻找“人类道路”而驯化猿猴成为会说话的人的故事。被关在狭窄笼子里的非洲猿猴,在人的逼迫下学人吐唾沫、学人喝烧酒、学人语喊“哈罗”。凄厉的哀号与悲鸣,传递出失却自由、没有出路的苦闷与悲观绝望情绪 。渐失猿性获取人性的过程畸变,正是人类异化的一种反向印证。

我读卡夫卡小说个人理解是,卡夫卡小说的意义在于开创了现代主义荒诞小说的先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洋浴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纵观卡夫卡的一生,他本身就是一个可怜的地下室人,
像他自己笔下三篇未完成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里的主人公一样,
也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苦苦挣扎,
而最终非常孤独地失败。
卡夫卡的一生就是地下室人一个很好的写照。

文章评论共[1]个
雪原风-评论

在中国这个时候谈论卡夫卡是合适的。但很少人能谈at:2009年12月04日 下午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