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小城,有了自己的家后,母亲却不愿随我们住。除非她病了才来,刚来还欣喜,小住几天就急着走,不走就郁郁寡欢。我才知道乡下的家,才是母亲的根。那里有她熟悉的一切。--题记
◎◎◎母亲的朋友
父亲去世后,母亲是寂寞的。好在庄上有和她年龄相仿的常来伴她,带给她很多乐趣,难怪来我家住不了几天,就如坐愁城,只有回到她生活的圈子里,才能找到快乐的圆心。
棉嫂、桂母、灵婉嫂、花枝婶是母亲常来常往的友伴。农闲时节你找我玩,我找你说;有好吃的,大家都要尝尝。她们来了,随手掂个蒲团一坐,或一屁股坐在笤帚上,或靠个门边站一会,拉呱几句抬腿就走。有活儿了帮着一块儿做做。她们有时会玩纸牌,母亲一辈子这一个爱好,玩个“5、10、k”或“挤黑a”,不需要多少智商,但也玩得忘乎所以,几圈下来,太阳的影子转到梅子树下时,也该拍拍身子各自做饭去了。
现在我回家,每次都要给母亲买些瓜子、糖果等零食,让好客的母亲有东西招待大家。大家说话时有吃的,母亲觉得尽到了待客之道,“咔嚓咔嚓”的声响增添了说话的气氛,客人走后,母亲清扫时,会从那些瓜皮果屑上,重温一次刚刚的欢乐。
有时我很纳闷,有些本是从前和母亲不大走动的人,现在也常来我家,且非常要好,母亲也说不出个道道儿来,她不善言辞,但她的一颗心通过了岁月的验证,“日久见人心”,我想这是大家喜欢母亲的原因吧。
桂母是个响快的人,也许是互补吧,木讷的母亲和她很投缘,只要她一来,大腔大调的话语远远地隔墙就撂进院子里,还没坐下,话匣子就拉开了,谁谁怎么了,如数家珍似的一一道来,像个新闻发布员一样,沟沟边边的事没有她不知道的。但她从不播弄是非,最多批评一下谁家的孩子不孝罢了。她说话很风趣,一句平常的话,从她嘴里过一遍,就带了很多逗笑的味道。她一来,母亲的嘴巴就甭想合上,桂母更是笑得响,“嘎嘎嘎嘎……”身子往后仰到地上去,再回过来几乎要伏到地上去。笑声一阵接着一阵,惹得院子里的小猫小狗,夹着尾巴窜出去老远后,才惊魂稍定地转过头来不安地望着她们。
我也喜欢桂母,弟弟小时候,不知是长得胖乎乎的招人喜爱,还是她原本就疼孩子,只要她得空,就替忙不过来的母亲抱弟弟,弟弟在她怀里最乖,大眼睛骨碌骨碌地转动着听她说笑话。
棉嫂是个高大的女人,我记事起,她身体就不好,但近几年能下床的她竟然也成了母亲不可或缺的伴儿,她不多说话,说话也是少气无力的,她总是默默地陪你坐,静静地听别人说笑,时光也就无言地走过,母亲诉说自己的苦闷时,她该是最好的听众了。
冬夏晨昏,这些陪伴母亲的村人,宽慰她,给她解闷,伴她欢笑,使母亲不再独自度过那些郁闷无聊的日子。
◎◎◎母亲的菜园
母亲是离不开土地的,她的汗水和热血都给了土地,滋润了庄稼,养育了子女。年青时的母亲非常要强,干活不惜命,到了老年,那些疼啊痛的就踏上门来找她讨账,地里的庄稼她是再也无力侍候了,她又在家里开了两片菜地,浇水、松土、打叉整理,四季都有吃不完的新鲜菜蔬。东院二婶去世后,孩子们也都去了外面,家空了,母亲就把东院也种上菜。两院就剩下她一人,她摸摸索索地穿行在几畦葱韭、几架苦瓜、几垄西红柿之间,它们青葱红火地伴着母亲的日日夜夜。菜地周围种上各样果树,果子成熟后,黄澄澄、红彤彤的挂满枝头,母亲笑了,尤其是看着孩子们争采果实、贪婪吞吃的样子,她心里应是喝了蜜一样甜吧?
其实母亲一人哪里吃了这么多菜,但她喜欢看着菜子发芽、成长、结果的样子,那是她精心侍养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她养大了三个孩子,他们都不在身边,心里烦时,听她诉说、帮她转移愁苦的还是这些瓜果菜蔬。当村人好友你割一茬韭菜、她摘一箩筐丝瓜、回家的孩子挖走一兜子生菜时,是母亲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了,“我还有点儿用”,这是落寞的母亲最感安慰的时候了。
◎◎◎母亲的猪
院子西边靠着院墙盖了个猪圈,那头肥胖的母猪是母亲花钱的门路。
她把吃剩的饭,和从地里薅的草给它吃,指望它能一窝窝地多下小猪娃,养大后好换成钱。母亲用这些钱应付多如牛毛的花销,省下来的还要给她的儿子存着,远方的儿子是她永远的牵挂,所以她对母猪格外好。她老了,不能从别处挣钱了,母猪是她唯一的依靠。
去年冬天,她恩养了多日的母猪赶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生了,她白天黑夜顾不上歇息,衣不解带地看着它,用玉米秆把猪圈四周围得严严实实的,怕母猪和猪娃冷,又搬了树疙瘩生起火来,浓烟四起,熏得母亲睁不开眼,喉咙也呛得一个劲地咳嗽。她不敢睡觉,困了,歪在猪圈角放的破被子上,眨巴眨巴几下眼算了。她帮母猪生产、喂奶、生火……她很欢喜很兴奋地做着这一切。
后来一不留神,小猪娃被母猪压死了两只,母亲很难过,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两三个月后,就是四五百元呢,但她没流泪。记得小时候,她的小鸡丢了或死了,她就会坐在门口像孩子一样哭红了眼睛,那是家里的“小银行”啊。现在也许是生活条件好了,她竟然想开了。岁月拖老了母亲,也把她磨炼得更坚强了。
我给她带了电暖器,不让她再用烟熏火燎的树疙瘩火。谁知她怕费电,一次也没舍得用。我该知道,常年几乎都烧柴火做饭的母亲,连4角钱一块的煤球都不舍得用,怎会舍得用电?
乡下的母亲,生活是清苦的。她像一只候鸟,年年岁岁地守着她的家园。
-全文完-
▷ 进入古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