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广州第一公园——人民公园净莲飘香

发表于-2009年11月27日 中午12:10评论-2条

在现在广州市政府前面的人民公园,是公认的广州第一公园。在历史的画卷中里,它是广州沧桑变迁的见证,在外地人的眼里,它是广州名胜的标志,而在穗城人心中,却是家的原点。 

人民公园所在地一直是衙门官邸,延续了一千多年。元代,这里成为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为都指挥司署,并曾为南明绍武政权王宫,清代,这里又被尚可喜纳入平南王府的领域和广东巡抚署。清乾隆初年,巡抚托恩多在广东巡抚衙门后面建起5座楼台,四面疏浚小溪引水,命名“菜根香轩”。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巡抚康绍镛复辟勤志馆于古榕下,建屋4座。道光初年,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阮元着实进行一番修缮,题为“万竹园”。光绪十一年(1885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又在此大兴土木,“园中有渔樵耕读四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后,孙中山于民国六年(1917)倡议把官署改建成供民众同乐的休息娱乐场所,次年建成开放,定名为第一公园。1920年开始兴建,1921年建成,被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1921年10月12日举行隆重的开园典礼,有20万市民参加,可谓万人空巷。广州市首任市长孙科在公园开幕式上发表演说,极一时之盛。 

建设广州市第一公园,孙科之功不可没。1921年2月15日经廖仲恺推荐,陈炯明任命孙科为首任广州市长(1918年10月22日广州成立广州市政公所,是为广州正式得“市”名之始,此前,广州设府治),当晚孙科草成《广州市暂行条例》57条,将市政建设作统一规划,其中就有开辟公园这一项。当时的市政公所有这样一则布告:“曰设公园,西人称公园为都市之肺腑,盖市民借公园以救济健康,犹人身借肺腑以呼吸空气,据最近调查,英伦敦有大公园十八,运动园三十九,比较广州市,直可谓之无肺腑矣,今先择定抚署为第一公园,推及于海珠、东较场、东山庙处,西关则另谋适合地点。”同时兴建的公园有三:第一公园选择在清朝巡抚署旧址;第二公园在东较场,第三公园在海珠(今长堤一带)。 

当时,市政公所里正有一批从欧美回来的留学生,其中有191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系的杨锡宗,他担负起了广州第一公园的设计重任。公园范围是前到惠爱路(今中山五路),后到德宣路(今东风中路),左是吉祥路,右为莲花井,其面积是现时人民公园的两倍。杨锡宗所设计的公园,参照欧美公园的风貌,属混合式,亦称综合性公园。设有喷水池、大石像、音乐亭、假石山、大礼堂、餐厅、射击场等。平面布局上采用规则方正、轴线对称,大门四周用通透的铁条做围墙。园内以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置,道路两侧的花草树木对称,排列整齐。还将原清衙署的石狮、石鼓置于公园内。……可惜的是,巡抚署内的古树林木被全部砍掉了。因为杨锡宗认为这些百年古木“有碍其几何图案。”所以,第一公园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是“只有围墙,少有树木”的。公园建成后,康有为等曾把他们从国外购回的白玉石雕刻人像艺术品陈列在公园内,雕像于50年代拆除。 

第一公园建成后便成为广州花事活动之地。1923年2月11日,第一公园举行水仙花赛会,一连5天,热闹异常。其后,1930年至1949年这里也曾先后举办过5次广州市菊花比赛会。从1978年开始,公园每年都举办菊展、迎春花会和中秋灯会。 

公园内建筑景观历年也有增建改观。1926年修建的音乐亭。后陆续增设了盆景园、儿童游乐场、敬老亭、露天音乐茶座,展览大楼等设施。1933年在公园北面修建市政合署(即今市政府大楼),将公园划出1/3的地方,基本成为今天的规模。1987年又建成《烽火年代》、《鲁迅》、《冼星海》、《猛士》、《新娘》、《椰林少女》等6座雕塑。塑像根据题材需要分别采用青铜、黄岗石、汉白玉、红粉石等材料制成,使作品更加有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构成公园的一种特有景致。 

公园也几度易名:1925年易名为中央公园,1966年改为人民公园。1999年广州市政府斥资800多万元改造人民公园,拆去公园周边搭建的1万多平方米建筑和围墙,彻底消除了与市民的距离,成为广州第一间免费公园,也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城市客厅”,继续记录着广州人的传奇故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人民公园是广州最早的综合性公园
几度易名。文字资料非常清晰,完整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问好净莲!at:2009年12月04日 中午1:09

净莲飘香-回复谢谢文清主编,问好! at:2009年12月15日 下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