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论《封神榜》的文学价值绿染蝶衣

发表于-2009年11月26日 晚上8:53评论-1条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义》,诞生于明朝中期,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名著,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并以其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屡次被拍成影视剧。

该书既属于历史演义类小说,又属神话小说。由于成书年代较晚,受《三国》、《水浒》、《西游记》等小说的影响较大。此书围绕着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敷衍出一段段人、神、妖之间的恩怨纠葛,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姜子牙、纣王、妲己、哪吒等。其中的许多情节,如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均精彩之极。

在书中,纣王的暴君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妲己的祸国殃民也跃然纸上。

先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众所周知,后代的政权,最善于诋毁前代的君主,以证明自己篡位的合法性。周武王灭商前,曾宣布纣王六罪,包括酗酒、不用贵戚旧臣、滥用小人、信有命在天、听信妇言、不留心祭祀。这些毛病,几乎后世大多数君主都有,根本算不上罪恶。早在春秋时期,子贡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而到了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不免会犯些“职业病”,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解剖了怀孕的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不是个好鸟,形容得再淫荡、再荒唐也无妨。历史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而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高度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里的“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里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

到了《封神榜》里,纣王和妲己的形象已丑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纣王杀妻害子,逼淫臣妻,而且还垂涎华夏始祖女娲娘娘美貌。而妲己呢,已不是个人,而成了狐狸精,她创制炮烙、虿盆等酷刑,敲胫验髓,剖腹验胎,与其说是残酷,倒不如说是变态。

这一对变态夫妻,残杀无辜,草菅人命,闹得众叛亲离,天怒人怨,天下之人,纷纷逃往西周。殷商不亡,简直天理不容。

而后世之人,误信小说,纣王的暴君形象便永难磨灭。

作者为何要极力夸大纣王和妲己罪恶呢?这与当时的政治状态有关。明朝中后期,君主们昏庸残暴、好色如命。明武宗唯知吃喝玩乐,设立豹房玩弄民女;嘉靖帝轻信道士言,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残害童女,甚至激起宫女叛变,差点被杀;万历皇帝更是多年不上朝,躲在后宫抽鸦片。《封神榜》的作者便故意写此书来讽刺他们,将他们比作商纣,并且警告他们,如果再这样荒淫下去,迟早会像纣王一样国破家亡。 

与《封神榜》相似,西方也有一部优秀的神话作品,叫《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写希腊诸城邦为了争夺一位绝世美女海伦,联手远征特洛伊,经过艰苦的战争,最后用木马计屠城。在该书中,神话中所有的神仙都参与了这场战争,斗得你死我活。

唯一不同的是,荷马史诗成了世界名著,而《封神榜》只能称为二流小说。 

妲己的故事是新生王朝击溃腐朽旧王朝的故事,是圣贤明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海伦的故事则是天神的安排,是天母、雅典娜和维纳斯因为嫉妒而给人间带来的灾难。 

妲己导致商王朝的覆灭;海伦导致特洛伊城的陷落。

妲己的结局是死,但她的美丽慑人心魄,连九十高龄的姜子牙先生都难以心如止水,只能用白布蒙上美丽的面庞,然后亲自行刑;海伦的结局是被抢回祖国,希腊将士惊叹于她的美丽,竟然愿意为她的美丽多打十年。 

提起妲己,我们想起“酒池肉林”,想起被掏了心肝的比干,想起酷刑“炮烙”;提起海伦,我们也不会陌生,“木马”已成网络上热门的话题,“特洛伊”的故事也已经有了商业化的影片。 

美女误国,难道真的是历史的宿命?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绿染蝶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红颜祸水,美女误国,这是传统道学把恶毒和混乱诿过于女人的说辞,一部封神演义也是假托神仙的的喻世之作,而正统的伦理说教是其本旨。

文章评论共[1]个
云生云灭自在风-评论

问好作者,读后感觉颇有新意。at:2009年11月26日 晚上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