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书屋文稿 随笔
写作手记(六)
马贵毅
行文当有新意
“新意”,就文章而言,很容易直被接理解为文章内容的出新。
这自然没有错,也不会错。
但我要在这里说的是:“行文的新意”。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是郑板桥的自题书斋联。
其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下联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不落窠臼,勇于创新。
简短而精彩的文章,无疑是最受读者们欢迎的。
说实话,任何文章,不管它再长或再短,其主题,均不外乎都是几句话就能说完,就能说清楚的。
但人们又何以要执着痴迷地写文章,何以要如饥似渴地读文章呢?
这中间,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以下三个字:“理”、“情”、“趣”。
“读书而名理”,“吟诗而怡情”,“品文而得趣。”而这三者,都是建筑在“读其新”,“吟其新”和 “品其新”的阅读与审美需求基础上的。
除宗教界人士日复一日地颂念同样的经文或辞祷外,世人绝不可能如此这般地去读书。
因为,如前所述,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所以,行文的新意,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我以为:作家在构思之初,下笔伊始,就应当把“推陈出新,常变常新,别具一格,不拘一格”作为自己行文的指南。
一般来说,大多数作家都习惯于由始而终的行文方式。
能不能改一改思路:能不能把原构思的传统写法,改为“由终而始”的方式来写一下呢?能不能从中间开始,再往前、往后地写去呢?能不能把纵向“行进”变为横向“行进”呢?更或者“左右开弓”、“ 四面出击” ……呢?
毫无疑问,出新的路子是很多的。而且,它们随时随地都在等待着作家们的“钦点”。余下的,就只是看作家自己的悟性和选择了!
说一说“用字”。
昨天读到一位朋友的文章。其间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他的内心深处感到非常的内疚。”同一个字,在同一句话中出现,总会给人不舒服的“重复感”。 我意,改为“……他的心灵深处感到非常的内疚。”就通畅而爽快多了。
说一说“繁”和“简”。
在成熟的作家笔下,能一句话交代的,绝不用两句话。反之,须重点阐述的,那就挥洒无拘,大书特书,直到说个明白,讲个透彻。
说一说“句式”。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毛泽东)。这是典型的“递进加强调式”句式。比起“我们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来,前者就是要显得强而有力得多。
再如:“老师的批评,一时间让我感到非常的羞愧”,如改为“老师的批评令我羞愧”,不是更好一点吗?
说一说“行文节奏”。
节奏,来源于音乐术语,意为乐思进行时的“轻、重、缓、急”。
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轻、重、缓、急”,就容易落入平铺直叙的境地。
此外,音乐中的“前奏”、“颤音”、“装饰音”、“经过音”、“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等等技法,我以为都可以借鉴到文学创作中来,加以改良运用。说不定,这样一来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行文当有新意!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