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话。“卑鄙”是个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它指的是出身鄙野,身份低微。当然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我这里用它的古义,来谈一下身份的问题。
从我校的罢课事件中,我突然发现当初我们这200多个毅然决然应聘到学校来参加工作的人竟然成了无身份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我校是个怪胎,既不是民办,也不是公办,而是民办公助的学校。学校原来有200多教师是有着公办身份的。罢了课,似乎他们的问题有得到解决的机会了,而我们这一批身份不明的人只好晾在一边。人家人事局的崔局长头一天来的时候,不就是明确说只是来解决公办老师的问题的吗?
想当初,自己也在一公办学校上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嫌收入太少,于是跑到私立学校打工。以后被催了好几次回到原单位,但始终舍不得。最后索性辞了职,安心为我们外国语学校服务,那时可压根就不考虑身份什么的。在外国语学校工作一直都不轻松,但收入尚可,倒也没什么怨言。身份是什么,不知道。我就是一普通人,一普通教师,能有地方住,有饭吃就行了。现在突兀地谈起了身份的话题,而且是煞有介事的,在全校大会公然拿出来说的,我一时真的有点想不开。大家平日里都是一样的工作,一样的拿工资,怎么身份就有高有低,有贵有贱了呢?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谈这些?
我决非认为自己受到了什么委屈,相反我长期都觉得自己是非常渺小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受点别人的欺骗,挨点别人的白眼,吃点大亏小亏是正常的。由于身份低微,活该在公交车里被挤扁,活该对着金银首饰和高档衣服望洋兴叹,活该吃点粗茶淡饭。只有进了学校,在同事们和学生们面前,还能有一种平等甚至受人尊敬的感觉。我爱学校,我喜欢一个办公室里大家热闹和谐的氛围。
但是现在不同了。刹那间你发现你对面的那个人跟你的身份不一样了。不是他升了什么官,而是你们原本就是迥然不同的。人家是有身份的,差不多可以说是有庇护的吧,而我们是什么,什么都不是。仿佛是非婚生育的或是来历不明的“黑人”,没有法律保护你,没有谁会来过问你。我想除了失落,是不是还有些伤感呢?民办教师这个词,原来似乎指的是偏僻山村学历不够却甘愿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吧!他们都是一副苦难深重的形象,他们的事迹常常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莫非现在我们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吗?或者连他们也不如?我们的学历可都是够高的了。这个世界上,这个本来应该是很纯洁的教育界,为什么还要自我相残,来个民办与公办的区别与对立?这样区别有什么意义?对教育事业有什么好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学校,也非要分成两大类人,除了破坏和谐与团结,增加不稳定因素外,我想不出还能带来什么益处。
守着这进一步被卑鄙的身份,我觉得自己更加渺小了。人家刘少奇同志当年还是“无业游民”呢,我们卑鄙身份就卑鄙身份吧,只要饿不死人就好。再退一步说,饿死也没什么,人家堂堂的梁武帝不就被饿死了吗?
所以,倘若有人问我:你是什么身份?
我一定骄傲地回答:卑鄙身份。
皆大欢喜的结果。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