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爹大青杨和老屋(整理5)睡入泥土

发表于-2009年11月23日 中午1:36评论-2条

转眼我上了初中,家里的树也更加茂盛了。清晨傍晚,我总是习惯拿着一本书,一个人静静地漫步在林中,于徐徐微风中将自己融化在那漫天绿荫、鸟叫雀鸣中,天籁清音净化着这个世界,也净化着我的内心。在这让人心静的天籁中,我依偎着大青杨,编织我那色彩斑斓的少年梦,放飞心中彩虹般的美丽的理想的风筝。当时,邻家一个女孩儿好像总能不约而至。爹好像看出了我少年萌动的情愫,常常像是告戒又像是提醒似的对我说:“好好学习吧,等你成人……”还不等爹说完,我便嗔怒地打断了爹的话,“我知道了!”说完便疾步走向林中,这时总能听见身后的爹阴阳顿挫背起他那首我已经听了几百遍的,不知道是隋晋遗韵还是唐风宋骨的打油诗:“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不读书万卷,难得半君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也越来越浮躁了。每当这时爹都会严厉地对我讲:“你要想上学就好好念书,要不想就快点下地干活,正好家里缺人手那。”每当爹这么说,我总是很害怕爹真的不让我念书了,因为我从小就不愿干农活。每当看见哥哥姐姐干了一天的农活收工回来累得要死要活的样子,我便在心中暗暗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跳出田野,逃离乡村!因为我天生的懒惰,也因为我对农活的不喜欢,没少被爹责骂。夏天锄地时我竟能锄了一半躺在垄沟里用书盖在脸上睡着了,等爹一条垄锄到头时才发现我已经没了踪影。冬天全家人都要上山拣粪,哥哥姐姐甚至比我小三岁的弟都已经拾满了筐,而我却不知道粪在哪里。有时我竟然能背着粪筐躲藏在沟坎里去看我的《红与黑》。爹的说教、打骂都用过了,但农活的十八般手艺我却一样都没有学会。有时把爹气的怒吼:“什么玩意儿!庄稼院儿的活计你一样都拿不起来!都这么大了还赶不上你弟弟!我看你将来怎么活!听着爹的话我很烦。一干农活我就浑身疼痛;一看见耕牛瞪着眼睛,我就胆战心惊,手忙脚乱;高粱谷子的禾苗我和小草分不太清,以至于锄地时有时把庄稼糟蹋的一塌糊涂。一次我除掉了高粱的秧子,爹眼睁睁的看着蔫巴的秧子,又眼巴巴的看看我,无奈的说:“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在庄稼地里混生活的,个个都是农家里手,怎么出了你这么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浪荡之子!没有本事侍弄土地,那就该安心读书了。你只要好好读书,别做非份之想,爹会想一切办法成全你读书。你能不能成全爹一个心愿:从今个儿不再为你操心?”有了侍农之苦,有了爹一次次的语重心长,我下决心要老老实实读书。心踏实了的同时,我越来越钟爱读书了。我只想读书读书再读书。我把自己唯一的赌注都下在了读书上,把爹的期望也放在了读书上,其它的想法只能也只能收起了。 

为了我专心读书,不把时间浪费在来往的上学路上,爹为我在乡里面找了一个远房老姑父的鳏夫家里寄宿读书。至此15岁的我离开了老屋离开了家,离开了大青杨。

初次离家的我,学习的紧张劳累,寄宿生活的艰苦孤独,让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真正领悟到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每到周六对家的思念就会占据我的全部思绪,让我心绪不宁。放学的我就像放出笼子的小鸟,急匆匆地奔家疾驰,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回家飞过大青杨身边飞回老屋,一下子就想见到想念的爹娘,真是归心似箭呀!十几里的路,转眼我就能过半。离家还很远,我就在晚炊袅袅的村落中,辨别我的村子我的家,想象着爹娘给我准备了神秘晚饭,爹娘见到我如何笑逐颜开。再走近些,可以分辨出的那一大片黑黢黢的树影,着实令我高兴,大青杨会摇曳着枝梢欢迎我的归来,会把晚归我那轻快的脚步声传递给树木掩映中那老屋里的爹娘。温暖的老屋我的家,你让我路途的劳累一扫而光,你让我回家的脚步霎时轻松;黑黢黢的树影中那大青杨茁壮的影子,那粗大笔直的一人难以合拢的大青杨直破云天,那巨大的树冠的绿色焕发着生命的活力,传递给我一股昂扬向上的斗志。离家越近,我的心越会狂跳不已,几乎每次回家我都能看见爹那垂老的身影立在大青杨下,正极力地向远方张望着。随时伴他身边的眼尖的大黄狗一旦先发现我,便会箭一般向我飞来,然后便在我的身前身后摇头摆尾地亲昵着。爹看见了我,挪动他那因为朝鲜战场和龙卷风中受过伤,如今已经不太灵便的双脚向前走几步,然后停下来向我扬手。我疾步跑到爹的跟前说:“爹,咱快回家见娘。”爹一边驱赶着大黄狗,一边满脸兴奋地应和着我,然后便一声接一声地向早已站在老屋前的娘喊:“他娘!他娘!五儿回来了。”娘便快步迎了出来说:“我五儿回来了!你爹一大早就念叨你,傍晌时就在外面等你。我说要放学你才回来的。他偏要在这儿等。”爹便红着脸笑着说:“别磨叽了。咱快去吃饭了。俺五儿都饿坏了——弄好吃的!”娘也笑着说:“这个不用你嘱咐,我早就给我五儿做好了。”这时我早为从老屋飘出的小米饭炖茄子的香味咽口水了。爹娘总是先看着我狼吞虎咽,看我以及半饱了材开始动筷子。爹娘啊爹娘,你们享受的是什么?就是看着儿子香香的吃,壮壮的长。

晚上,我依偎在盘腿坐在炕上的娘的身边,回答娘这个那个的问题,听娘絮叨家里的鸡这几天下了几个蛋,奶奶的眼睛已经彻底看不见东西了该好好待她,大哥的未婚媳妇家又催要彩礼了等等。坐在一旁的爹总是打断娘的话:“说这些干啥呀?净说这些没用的!你就让孩子静心读书吧!”然后又像宽慰我似地说:“五儿,甭听你娘唠叨。爹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娘叹了口气便不说了。娘虽然不说了,但是我心理清楚地知道,家里给我的每月两元钱伙食费也是娘从鸡屁股抠出来的。

我的学费一天比一天多,娘的几只鸡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爹便断断续续地去找竹篾匠,断断续续地卖他的柳树供我上学。虽然爹从不对我说起,但是我每次回家,总是能发现树的稀少,总能发现家中的林子里又多了几棵新锯的树桩。即便我发现不了,也可以感知这些。后来我考取了区里的唯一一所重点高中,距离家更远了,学习也越来越紧张了,我只能每月回家一次。但无论寒暑风雨,爹总是象一尊塑像一样,站在他的那棵大青杨下等盼望我的出现,娘总是站在老屋门前遥望我的身影,而我每次回来也总能饱饱地美餐一顿,第二天带着爹给我的20元钱回到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几年下来,每次回家返校,爹的钱都能如期而至地递到我的手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有一次月末回家,陪爹坐在大青杨下,我仰头看了看大青杨问:“爹,你说它有多高呀?”爹仰头望了望,“这咋量啊!恐怕最少有十丈高吧!”我说:“爹,我给你量一量它有多高。”爹疑惑地望着我,“咋量?这么高,你可不要上去,量他干啥!”我会心地笑了,“爹,不用上去,在地上我就能量出来。”是呀,这棵大青杨,儿时我就没有征服过它,与玩伴们掏鸟窝捉迷藏,我们几乎爬到了我家所有树的树顶,可是这棵大青杨我们无论是谁,每次爬到一半就已经累的坚持不住了,只好望树望窝兴叹,有时甚至用我们自制的弹弓都打不到它的顶。今天我可以用知识知道它到底有多高了。我找来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量出来大树的影子,用几何定理,一会功夫便算出来了,34.5米,还真与爹的目测差不多。爹说:“我五儿算的准哩!我五儿是有知识的人哩!”我得意的说:“爹,你没白供我上学吧。”爹便乐呵呵地说:“没白供,没白供,我五儿有本事了呢!”当时我看见爹那张沧桑的古铜色的脸布满了得意。这是饱经艰苦岁月的老人对自己儿子的学识和对自己养育结果的满意。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爹像焕发了青春一样,高兴的像个孩子,整天洋溢在一种喜悦和自豪中,逢人就像祥林嫂一样自言自语又自嘲地说:“搬搬倒,尖尖腚,啥人啥命。我五儿吃上红本粮了。”我一下子成了爹的希望和骄傲,也成了全村人的希望和骄傲。

我知道爹是一个从来不相信命的人。奶奶是农村的跳大神儿出身,以能说会道而闻名于乡里,爷爷做了一辈子的二神儿侍侯奶奶。可爹却偏不信鬼神和宿命,有时甚至对奶奶说:“哪有什么神儿呀!你可别出去骗人了。”而这时奶奶会气急败坏地举起手杖大骂爹:“我他妈的不跳神,靠什么养活你们这群兽崽子呀!”爹真的信命吗?那不过是掩饰不住对儿子的满意和由衷的自豪。他难道会忘记他老人家和娘携手共度的艰难吗!爹其实不信命,坚信的是只要吃苦,只要付出就会有希望。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爹亲手打造的老屋,如果没有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这个老屋,这个家会有今天的我这个繁衍不息的家吗?如果没有大青杨从狂风的魔掌中抢回了妈妈和姐姐,还会存在这个家吗?还会有我五儿吗?还会有爹对大青杨的执著的厚爱吗?还会有解救我们全家于饥荒之中的树林吗?还会有我走完求学路的盘缠吗?爹从刀斧之下用鲜血保护了大青杨,保护了希忘,繁衍了新生。爹,大青杨和老屋真是命通一脉!(待续)

原创 月亮又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睡入泥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爹、大青杨、老屋是乡忆与人生中最着重的部分
文字优雅,精美。语言严谨,文味乡朴、平实
所以,非常喜欢与感动

文章评论共[2]个
素依清颜-评论

淳朴深情的文字,欣赏学习,问候朋友!at:2009年11月23日 晚上10:30

月下的清辉-评论

欣赏佳作并问候好友早上好\(^o^)/~at:2009年11月24日 早上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