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编辑,只是一个喜欢看文字,写文字的写手。我的文字更没有一篇精华。看到很多朋友为精华而面红耳赤,我也略有所感。说说个人看法。 对与不对,可以商榷。
读文字是获得精神食粮,或作为文化消遣的最简洁的原始方式。很像吃饭,读新文字更像吃新鲜蔬菜或水果。而文字的浩瀚比现实生活里蔬菜果品等食物更为广袤更杂,新文字层出不穷。我们生命有限。即便因言论自由而允许,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在每个苹果上咬一口尝一尝。这是我喜欢看推荐作品,更喜欢看精华作品的根本原因。
一个专业的原创文学网站就像一个购物中心,是为读者服务的,编辑就像购物中心的理货员,把不同的货物一一审核后分放在不同档次的货架上,供不同的消费人群选购。以蔬菜为例,所有上架的蔬菜都应该是新鲜而可用的:品质一般的是提供给有很多时间阅读的人(淘金者);推荐的作品是提供给有一定空闲时间阅读的人;精品是提供给仅有很少时间阅读的人。
写手是最为关心精品的人,也就是那个买精品菜的人。因为写手每天的时间很紧张,希望读到好的作品兴奋一下。至于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被“加精”,我想,如果精品货架上摆放的都是真精品,即便自己的作品非常好却没被“加精”也不会生气,反而会找自己的毛病,争取下一次写得更好。但如果看到烂菜叶被摆放到精品货架,而碧翠娇嫩的新鲜菜,被闲置在一边,写手的感觉就恐怕不仅仅是愤怒,而是悲哀,甚至绝望了!
一个专业的原创文学网站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像购物中心的信誉一样。不可以因为提供者是熟人,就以次充好,更不可以让好坏混淆,是非颠倒。如果顾客匆匆忙忙拎着精品,回家做菜,打开精致的包装后看到的却是烂菜叶,怎么能不恼火,怎么会不去找管理者讲理呢?
关于文字的好坏标准,我想,最关键的应该是文字的生命力。无论是针对读者的爱好,还是针对时政,或者是一个或简单或复杂的意向,你的文字能感动读者,就是有生命力,就是春天开的花,秋天结的果,就是魔术师打开的包袱,读者能感觉到或享受到,就是美的,就是好的。
写手也不要说读者或编辑不理解你,看不到你文字里深深的寓意。也许写手自己离开了写作时的兴奋状态,回头再看自己的作品,也会觉得很一般,或很逊。而过一段时间之后,甚至会不相信是自己写的作品,因为真的很垃圾(我自己有过很多次体会,包括已经发布的)。
写手不要把自己当做梵高。因为梵高所画的,是那个时代不需要的。你活在这个时代,就应该写这个时代的人看得懂的东西。如果你把自己当作梵高,那么你就应该享受读者的不理解和冷遇;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是梵高,那么希望你能活得长久一些,让读者慢慢认识你。
编辑也不要害怕得罪梵高,或担心漏掉了梵高,更不能因为怕被人说你看不懂,说你浅显,就把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当成精品。因为你是编辑,是这个时代的文字裁判,你代表的是大多数读者的眼光。那些说不出子午卯酉的文字,你却给“推荐”“加精”,让读者走进迷魂阵,那么,说句客气的话,你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说句不客气的话,你是在图财害命!
请编辑不要把自己摆在与梵高一样的级别上吧!如果编辑把自己当作梵高,那么,读者会因不理解你,掉头而去;如果编辑把自己当做梵高的发现者,只寻找梵高的隐晦,那么,将是原创文学网站的末日。因为这个时代,仍然不是梵高的时代!
希望在精品柜台上,能看到被多数读者认可的新鲜菜,而不是烂菜叶,更不能是大家都莫名所以的毛毛虫!
-全文完-
▷ 进入沧山弱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