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考古家被文学家“耍”了还津津乐道康慨

发表于-2009年11月20日 下午3:51评论-1条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开篇就告诉我们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下令砍光了蜀山的树木,建起了阿房宫。这个宫殿“覆压三百余里,”可见面积之大;“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可见建筑之多;“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可见美人之众;“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可见宫藏之富。

这座宏伟庄丽的皇家宫殿,竟然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千百年来,阿房宫被项羽的楚军一把火烧毁了的这种说法,我们深信不疑。史据就是杜牧这篇辞藻华丽、气势磅礴又极度夸张的文学作品《阿房宫赋》。

杜牧所描绘极尽奢华谜一样的阿房宫殿,不止一次地浮现在一位从事宫殿考古四十年的考古研究员李毓芬脑海里。她要实地考古发掘,根据出土资料来还原历史真实:阿房宫究竟是怎样一座绝世建筑?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考古工作,终于有了结论:阿房宫只有一座建了一半的前殿,而且根本就没有遭到过火灾,和史书记载的极为接近。

就是说,阿房宫的宏伟工程还只停留在初建阶段,远没有建成,连座“烂尾楼”都不是。没有建筑物体,火又何从烧起?

其实考古的结论,我们在史书上也能找到:《史记?秦始皇本记》中就说,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先王之宫庭小,就征发刑徒七十多万在渭河南岸上林苑兴建更大的宫殿朝宫(即阿房宫)。先建前殿阿房,建成后再更名。可惜还未建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东巡路上。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胡亥下令继续建造阿房宫,直到第三年(前207年),秦二世自杀,阿房宫也没有建起来。

班固在《汉书》中也十分肯定地说,秦王朝没有建成阿房宫就灭亡了。

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一说,史书和文献资料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记载。《史记》中各篇如《项羽本记》说项羽在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高祖本记》说项羽“屠烧咸阳秦宫室”;《秦始皇本记》中也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项羽烧毁的是秦首都咸阳的宫殿,并不是当时地处渭水之南上林苑中未建成的阿房宫。

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遭火难,时人和今人都误以为阿房宫是举世无双极尽奢华的宫殿建筑群,而且被项羽一把火烧毁了。这种讹传历史文献不应负责,只能归咎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太大了,一篇铺排夸张、以文学手法极力形容想象中阿房宫的宏丽体制,描绘得如此逼真,使人信以为实。我们和最讲科学的考古家都被大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耍”了,还在津津乐道。

其实,杜牧也不是故作惊人之举,捏造一个没有存在过的阿房宫来戏耍世人。他写这篇辞赋是为了讽谏唐敬宗李湛。诗人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间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借秦始皇建阿房宫的穷极奢华,指出唐敬宗步秦始皇后尘,即位之初就大兴土木,纵情声色。对此诗人满怀忧虑,写赋以借古讽今。

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不是历史。文学作品可以虚构、铺张、夸大和过分的形容,这些笔法都是书写历史所禁忌的。笔者曾撰文指责过当代的历史剧编导“任意篡改且无中生有,以致于把历史人物塑造得只有名字是真的,其人的思想、观点均属虚构的戏中人物,与历史上真人真事毫无相通之处。”这才是故意的戏耍世人,故意制造假象迷惑世人,以致以讹传讹,谬种流传。鉴于2009年11月20日某时某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诠释生命点评:

作者以“阿房宫”一典故,看似讽刺了文献史载,实在也隐喻了一些所谓的名人佚事,又有哪些不是杜撰的呢?浮夸是成名最好的捷径了吧,想想项羽火烧阿房宫,唱红了多少戏子成为名旦,从古到今演绎了几年年,至今才知居然是一桩子虚乌有之事。谁又知道此文是否是杜撰呢?信与不信都无从考究了,难不成让项羽这档子事再演绎个千儿八百年?此文寓意,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文章评论共[1]个
燎原百击-评论

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记录,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事,比如《三国演义》...at:2009年11月20日 晚上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