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爹大青杨和老屋(整理)睡入泥土

发表于-2009年11月20日 中午12:42评论-10条

饥荒越来越严重了。燕子北回,大地回春,播种季节已到了。这样的季节,让社员们面对的是饥荒的严峻考验。从播种到收获恰恰是一段时光的轮回了。没有粮食的早就靠野菜树叶填肚子了,有不多粮食的人家也早就在吃光野菜树叶的节令拿出部分周济乡里乡亲的了。眼下,田野黑黢黢的,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上面的救济粮断断续续拨来,本来每人每天四两定量已经朝不保夕,再加上救济粮不能按时分到,老乡们活着实在艰难。村里已经陆续有人出去要饭了。要犯的村民望着田野里,丘岗上,池塘,满目的枝桠光秃秃的,黑色的土地地一干二净的。他们真是一步三回头的往村外走去。脚那么沉重,心那么冰凉。人们心里一只不解的是“抓革命,粗生产”怎么就不见政府关心种田,没有粮食哪里来的力气去革命!

要饭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快要出现轰动效应了。上级又派来工作队还有支左的军管干部,他们都是来抓要饭这件事的。村民出去讨饭的路被堵死了。各村都接到指示,饭见到要饭的一律强制送回。上级领导命令爹传达上级指示,如再出去要饭,就按照破坏社会主义形象,挖社会主义墙角定罪成坏分子。爹是队长,每天都有饥饿的揭不开锅又不敢出去要饭的村民来我家向爹讨要粮食,让爹想办法拿主意。我家的老屋成了村民们的救济粥场。爹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老人和孩子们憔悴的面孔和可怜的眼神,偷着用柳树换粮食煮粥给社员吃。可是换来的粮食又能够吃几日呢!全村陷入了饥饿的恐慌中。村里能烟筒冒烟的人家越来越少了。爹着急了,满嘴大泡,满眼血丝, 每天东奔西跑地讨腾粮食,但几乎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一天夜里,从不抽烟的爹一棵接一棵地抽着娘的“蛤蟆头”,焦躁地在老屋来回踱着。后来据爹讲,那一夜他做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定。原来爹想起了备战备荒时建在村北岗上的军用大粮仓。爹知道那里有粮,也知道那是军用粮库,是准备一旦苏联发动战争时军用的。别说是爹,就是公社和县里的头儿们也不敢动的,动了是要掉脑袋的呀!平时村民们靠都不敢靠近,生怕惹上什么事端。那一夜爹好像暗暗琢磨着对策,希望事发后不要留下太严重的后果,甚至都可以脱身。他提前几天就查看好了粮仓的情况,发现仓库的后墙已经经久剥落的很严重了,我暗暗定下:“就从这里雨夜下手最好!”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没有几天果然天降大雨。真是难以想象,春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雨,而且从白天下到了夜晚!是老天要帮助爹还是老天不愿意天下苍生受苦难呢!要不就是天将大任于爹,让他完成一次壮举吧!爹不失时机的在这个雨夜,趁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幕掩护,和二叔各带着一把锹镐悄悄地奔向仓库,没用几下就把破败的仓库后墙给撂出了一个豁口。爹让二叔拿着锹镐偷偷跑回家,然后在村里敲着铜锣大声吵嚷着:“大家注意了,村北的仓库被大雨浇倒了!大家快去看护粮食!每家每户都要出人!每家每户都要出人!”村民们陆陆续续都被喊醒了,也懵懵懂懂地琢磨明白了二叔喊的“看护粮食”的味儿了,一窝蜂似的地朝村北的仓库奔去,趁着夜色,开始了“保护粮食”行动。人们压密悄静的“保护”着粮食,转眼功夫,仓库里的部分粮食已被“保护”到个人家里了。

消息第二天就传到了县里,县里的一个军管干部带着两个兵把爹抓走了。他们审问爹:“仓库的后墙是怎么倒的,你怎么知道仓库的墙倒了?”爹一口咬定:“仓库的后墙是被雨浇倒的。我那天晚上打更,巡视仓库时发现的,再说我是队长,常常巡视村子,仓库后墙需要修复我早就知道。为这事儿,我已经不止一次向粮食局反映过了。不信,你们问问县粮食局。”军管干部半信半疑地看了看爹,“那你家兄弟为什么叫村民去抢粮食?”爹说:“他没有叫村民去抢粮食,是叫村民去保护粮食。社员看到有些粮食已经湿了,还压上了泥巴,知道不扒出来也要霉掉。社员们不过就是把这些粮食带回家将就着吃,不然糟蹋了也怪可惜的。现在还有一些粮食压在倒墙下——不信你们自己去看看。”军管干部一看问不出什么,就不再问了。 

军官干部又去粮食局核实爹说的话的可信度。粮食局一些当时者啃啃哧哧的,亏得有个老同志在场,肯定了爹的说法。粮食局那边的人又怕事情闹大了要担待个失职之过,便中间为爹说了几句抹稀泥的好话,爹才被脱罪放回。可是军官干部还是不甘心,还是认定事出蹊跷,又到村子里调查一些村民事情的经过和到底弄回家多少粮食,大家也都一口咬定没有带回家的都是从泥巴中抠出来的一点点粮食。军管干部一看没有什么证据定爹的罪,也怕定了爹的罪闹起更大的饥民暴动,便不了了之地把爹放了回来。但爹身为小队长,对社员监管不够,还是要负领导责任的。上面不久就宣布了免除了爹的小队长职务。这是爹一生中做过最大的官,从此爹再也没有做过官。

爹虽然丢了官,但却大得民心,信誉大增。多年以后,爹每每对我们说起这件事,一点都没有感觉后悔,满脸都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哼,当年,要不是我耍点儿小心眼儿,全村人都得饿死。你们说,我好像《三国》中的哪个?”说完便哈哈的大笑起来,脸上还露出当年的狡猾。是呀,与其说爹用他的狡猾还不如说爹用他的智慧,滴水不漏的帮助全村人度过了一个饥荒的春天,救了全村人的性命。与其爹用他的狡猾还不如说用他的聪明才智钻了社会动荡中那些政府机关行政不作为的空子,同时保护了自己。

爹虽然不当队长了,但生产队里的事儿还是够他忙乎的。社员们都尊重他,钦佩他,所有大事小事都要跟他讨个主意。所以,我们家一天到晚总是有人来串门,爱听他聊天侃山。有事的人一旦找不到他就会跑到我家树林里,知道他有事没事的都要侍弄他的那些大材小木的。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成了全村人信赖的对象,成了我的骄傲。

改革开放,承包到户了,大家的日子虽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宽裕,但毕竟粮食够吃了。能够吃上饱饭的村民,常常提及到当年的饥荒,提及到爹。人类的善良本性和感恩之心会铭记那段历史,铭记一个有着同情心和爱心的普通农民,铭记我的爹。(待续)

原创 月亮又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睡入泥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澌涵毓推荐:澌涵毓
☆ 编辑点评 ☆
澌涵毓点评:

文字简约精炼,低沉的笔调展现了饥荒年代的场景
文章脉络清晰有致,毫无杂乱之感,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的大队长
回味历史,感知时代大背景下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
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给予读者以心灵的回归

文章评论共[10]个
yueliang2yuan-评论

这一段修改的幅度比较大,但是我感觉没有原文生动了,有一处错误,当时,不是二叔喊的让村民保护粮食,的确是爹喊的,因为爹当时怕自己一旦做牢,连累二叔的,所以让二叔自己偷着跑回了家。at:2009年11月20日 中午2:47

yueliang2yuan-评论

还有,当时爹被抓起来之后,并没有承认村民在泥土中抠回来粮食,只是说仓库里面的粮食不多,都压在了泥土下面,因为当时如果承认村民抠回了粮食,一要没收,二爹也要做牢。还有,爹得以脱身,不是粮食局的老干部说的话,是因为当时闹革命,老干部都进入了牛棚,新来的一些革命小将根本不了解我们村还有仓库,也根本不知道仓库里面还有粮食。另外,爹得以脱身,就是全村的村民准备去营救爹,并通过军管会的一个老乡告诉了爹,但是被爹坚决制止了。我们这个老乡目前仍然健在。也是他在中间斡旋,故意对军管会说,别引起饥民暴动。这些因素,使军管会才放了爹。at:2009年11月20日 中午2:55

yueliang2yuan-评论

另,我建议编辑修改时,尽量尊重原创作者的思想,比如“多年以后,爹每每对我们说起这件事,一点都没有感觉后悔,满脸都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哼,当年,要不是我耍点儿小心眼儿,全村都得饿死。你们说,我好像《三》中的哪个?”这段中,爹并没有说:”你们说,我好像《三》中的哪个?”这句话。“要犯的村民望着田里,丘岗,池塘,满目的枝桠光秃秃的,”要饭而不是要犯,属字词错误。“没用几下就把破败的仓库后墙给撂出了一个豁。”原文不是这么描述的,原文是“没用几下就把破败的仓库后墙给撂倒了”而不是一个出了一个豁,因为据爹讲,仓库的后墙的确被爹和二叔给推倒了。东北的房子是有大梁和住脚的,即使房屋后墙全部倒了,房子依然不会倒的。因为房子的檩子是搭在东西山墙上的,所以后墙倒塌,不影响仓库的整体框架。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3:05

睡入泥土-回复因为前面提到爹和孩子们一起读四大名著,所以觉得该有个照应.我这样整理只是想更深入文章,对我自己的认识能有个提升. 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3:26

yueliang2yuan-回复呵呵,你照应的有道理,谢谢,外延了 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4:21

yueliang2yuan-回复你学会思考和有外延了,进步了,高兴, 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4:24

yueliang2yuan-评论

“仓库里的部分粮食已被“保护”到个家里了。”原文是“仓库里的部分粮食已被“保护”所剩无几了”“被“保护”到个家里了”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村民“保护”粮食以后,据爹讲,并没有藏在家里,因为这样是容易被人发现的和查抄的,当时村民得到粮食以后,大部分粮食都被村民埋在了田野、沟坎的地底下。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3:23

睡入泥土-回复我是想,那么动荡的年代真的抢了国家太多的粮食,那样真的会无法脱身的,可能就会有一种结局了.你不要太介意,我只是学习修改文章.人说修改文章会提升认识.等你申请了新号,你可以把你的原创发上. 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3:33

yueliang2yuan-回复没关系,谢谢睡入泥土 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4:20

yueliang2yuan-回复只是探讨,希望你继续整理,谢谢你辛苦的劳动,有机会好好请你吃一顿 at:2009年11月20日 下午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