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蒸食人肉的桓公西山隐智

发表于-2009年11月20日 凌晨1:20评论-3条

《春秋》是中国古代最分裂的时期,大大小小诸侯国四方割据,含齐、楚、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秦、韩、赵、魏等国家,这些国家拉帮结派,弱肉强食,人性之间丑陋到了极点。为了王位,兄弟、父子相残,夫妻反目,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矩尺的利益。

如用西方人权来讲,那年头的领导都该坐牢。

有句名言:时势造英雄。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应运而生一大批能人,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而在我心中,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小白算得上一代奇人,其能力不在唐王李世明之下。李世明发动兵变,杀兄夺位,这点和齐桓公颇像。而齐桓公面对的是不仅仅是一个“大隋”,而是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雍林人杀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得知此情况的公子纠和小白,谁先回国既可以夺得王位,俱连夜回赶。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公子纠的老师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小白假装倒地而死,师傅鲍叔牙和卫士们吓得魂飞魄散!如果不是小白急中生智,管仲还会射出第二箭,在如此紧急关头,小白能化险为夷!可算是机敏过人。

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立为国君,为桓公。

桓公发兵迎击鲁国,鲁军大败而逃。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 “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管仲被囚禁。

兄弟相残,为夺王位毫不留情。

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

鲍叔牙不愧是“天下第一伯乐”啊,不仅发觉小白胜过公子纠,而且发觉管仲这匹千里马。

桓公差点被管仲一箭射死,照理来讲,是不共戴天之仇啊,可是桓公面试管仲之后,终于为其才华折服,拜为仲父,提为“总经理”。

管仲跟错公子纠,事业倒闭,身患绝境。不料绝处逢生而受重用(昔日寒窗苦读,不正是期盼有朝一日大展才华吗!)因此管仲心感隆恩,为桓公出生入死、肝脑涂地。

齐强大之后,桓公五年春(前681年),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另外,齐桓公还灭了郯、遂等小国。

后来周朝式微,只有齐、晋、楚、秦强大。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王以蛮夷自居,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桓公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见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诸侯不要违背寡人。我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定襄王太子之位。

齐桓公晚年的失败,表面是取决于管仲之死,实际是齐桓公糜烂生活所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不懂治家。

他宠爱六个老婆,而且有五个儿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桓公死后,众公子各率党羽争位,齐国大乱。桓公最终死于宫廷政变,被竖刁、易牙、开方三个奸贼禁闭在寝殿里活活饿死,死后数十天,直到腐尸上的蛆爬出室外,才被人发现。

管仲死前曾告诉桓公:“易牙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开方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竖刁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可是桓公任然重用三人,三人专权,才导致桓公自食其果。

《管子?小称》记载:易牙以厨艺服侍齐桓公。齐桓公说:“只有蒸婴儿肉还没尝过。”于是易牙将其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亲近小人,甚至吃人肉,也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糜烂。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西山隐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爱上传言点评:

桓公之死的确发人深思,作者对桓公死因进行了追根溯源的剖析,看来马屁精的谄媚只是外因,自身的糜烂生活作风才是桓公真正的死因。

文章评论共[3]个
半斤-评论

听智兄一番解析,我也动了读《春秋》的念头!at:2009年11月20日 上午11:35

西山隐智-评论

关羽喜欢读《春秋》,我也学学关老爷,读了原来如此,其乐无穷啊at:2009年11月20日 晚上9:10

月下的清辉-评论

欣赏佳作,问候周末快乐~~~~at:2009年11月21日 中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