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
喜好不同,却差别万丈,都是差不多的动作,只因为是不同的人,却也能评出背离的评价。短发时的干净清爽,可以说成白面书生,如果留点胡子,那可以叫儒雅,也可以说城府,甚至阴险;凌乱长发,看着很落魄,可以说他邋遢,也可以说那是销魂。嘴张自己脸上,看演技技巧,凭直觉,只要不是太差劲的演员。
说演技不如说偶像,不如说演员看哪个顺眼,介于演技与偶像之间,我看整体衡量是一个魅力大于演技的类型化演员,是不是把的个人魅力当成演技在心里落下个定位,于是大呼某版某人“演技好啊!”
用演技做幌子谈一些义正言辞的词语,看似公正,其实是一种自我抒情,那是抒情文,不是议论文。演技确实是一个很有说服力有技术含量的标准,是衡量演员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谈演技真比谈演员的外貌显得人更有层次。
演技这个东西,怎么看呢?我们对演技的衡量,同样是服从于个人口味的,如果评选人们总是那群人,看来就是雷同,演技应该是不同人群多种口味综合的结果。
演技是什么东西,说是自然流露,能打动人心,打动人心的方面因素也有很多。一种是演什么像什么即那是演技派,一种是演什么都像自己,那是本色派。如果人生是剧本,每个人都是主角,但是演技也是千差万别,哪个参照物才是标准呢?
泰山脚下看泰山,泰山也有不少人,记住了泰山忘记了人,回家不知道那些人到底在干什么,看来是人家演技不好。
肩并肩在比爬山,看谁先到南天门,记住了身边张二李四,想不起来哪里有摆摊哪有太空伞,看来是道具不够合理。
演技该是个啥呢?
形象
看来武侠小说风靡了之后,和关羽,曹操,诸葛亮,文天祥,岳飞,和珅等等等,一样具有了民间形象。普遍的民间形象,虽然普遍但是每个人的定位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观众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一个形象,而且这个形象它一旦形成了、定型了以后他往往不能接受别的形象,如果你讲的这个形象和他心目中的形象不一样,他就说你不对,他说你错了,哎呀,这个郭靖演的不像啊!哪个郭靖演的也不像,郭靖是谁,金庸都没有见过,那么他就见过?没见过,为什么能说不像,为什么说你不对呢。
不去评故事情节如何,也不去评演员的演技如何,希望能看到一种辛苦,一种勤奋,那种片外的努力,还有其中所蕴涵的细微的东西所感动。这就足够了。
不然
形象该是个啥呢?
原著
憾山易,憾原著难,金庸影视总不能避开原著。看原著是有好处的,我提倡看原著,不能光看电视。因为原著有电视里面没有的东西,如文笔的优美,段落的描写,段落的衔接,成语的背诵,文化的传承,记不住可以回头重看,打印复印抄写都可以,这都是电视不能替代的。是不是现金庸迷都普遍缺乏看戏的游戏精神,只要符合生活逻辑,就足以。
而且人们对原著理解不同,同样是看原著,也有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总结出和原著哪里不同,是一个知识总结,但因为不一样就开始打压,小题大做,不过我觉得那些性喜纠错的朋友,是非常可爱。
娱乐大众也就并非讲授历史,以09的《倚天》为例,元朝出现的京剧,确实不符合历史发展;回头想想93《倚天》的小昭或者纪晓芙还唱流行歌曲呢?不然也记不住《俩俩相望》了。
金庸武侠可以说是历史武侠,当然顾问是不能少的,比如冯其庸老师,立意不在娱乐,而在宣传一种传统文化,水墨国画、家国概念、何为仁侠,和原著不必一摸一样。武侠小说算不算严肃的文学,但是不可否认武侠小说里面的故事,成为课堂里讲师,时不时运用的范例。
看电视不用和看政治白皮书一样,要领会精神,总有一些人不领会精神,却爱评价经典。如果是,嘲笑嘲笑电影里的穿帮镜头,也可视为娱乐的衍生产品。
如果金庸小说是真实发生的“第一历史”,其实永远是一个谜。
看原著也可以编排电影,自己就是导演,演员、道具、灯光、后勤全凭幻想,如果那个幻想能通过电波,在天下观众的电脑上呈现,那么即便在幻想里的可以说最高期待的经典,在别人眼里也未必是。
原著啊!原著啊!
酱油精神
其实看电视剧应该和我妈一样,就是打酱油精神,虽然我妈不总结什么有意义,或者谈里面演技,就是在没有意思的时候,有一个电视看就不错了,派遣了时间,一边做针线活,她看的很高兴,我就很高兴,和电视剧没有什么关系。她看的电视剧,我不怎么爱看,我个人觉得一个电视剧,让我妈妈这样的高兴,就成功了。
电视剧,不必提高到经典的程度,而是满足不同的人群的幸福期待,就可以了。
2009-11-11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