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五千年的文明史,九百年的繁荣史,是水写成的。
----题记
水韵周庄
水蹴就了周庄。否则,就遗失水乡的称谓了!
未到周庄之前,合着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中的意趣情韵,努力的想象着她的容貌,尤其是看了画家吴冠中先生题写的:“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后,更有到周庄一睹芳容的强烈愿望。
直至到了跟前,猛然发现周庄比先前脑海中肆意描绘的还要美。
古语说:水兴民,兴城,兴邦。周庄正是因水而兴的,可见水在周庄的功劳与强憾魅力。
不知从哪天起,水源富足的澄湖,白蚬江,淀山湖和南湖受地球引力作用,毫不迟疑的将自己的水溢向四周,于是有了水脉的延伸与扩展,就有了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的缓缓流淌,几个旧友不知是依恋还是重情,就那么悠悠然的流,又悠悠然的环绕再悠悠然的纵横交错,直至在周庄这一地理位置上握手拽拳成“井”字型水道,互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恋得难分难舍,尔后有了依水而居的人家,有了依水而筑的街巷,有了依街而兴的市镇,有了生存于900多年古朴、明静的“小桥,流水,人家”。
因了这,周庄就有了“江南第一水乡”的美誉!
故,水无疑是周庄的灵魂所在,水让周庄灵秀又典雅、清淳且幽静,让周庄的灰、白建筑露出生机来。于是,周庄四围顺着流水痕迹雕琢的河道,便蜿蜒、延展、分列、散布开去,伴随它的源远悠长,美也尢自花开般的被世人认知、熟识并热烈起来。
基于水的温情,水便将周庄亲密的环绕拥揽,使其成为“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格局。
有水就定便有桥,水隔一方,桥连一脉。
周庄人的生活因桥的筑建而兴盛而丰盈!
在“井”字型的水道上,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元、明、清不同年代建造的石梁桥和石拱桥14座。她们都牵牵绊绊地立于小河之上,街巷之间。
桥,点缀着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韵致。或古朴,或典雅;或石梁状,或石拱状,如一弘弘彩虹,飞架于河道,也如一把把久经沧桑的铁锁,锁住两岸人家。有了桥便有了路,有了路便有了经络,因路成市,因市而盛,桥也如一位乡间艺人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无穷魔力。
走进周庄,最抢眼便是一湾湾绿水,一座座石桥,一幢幢宅院,好似三维动画般地妆点着周庄的水乡情韵。
站立双桥,陈逸飞《故乡的回忆》就在眼前,画家的游子情怀此时已演化成你的思绪,这是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令人滋长情怀的场地。此时,你便是那游子,而眼前便是生你养你牵挂你的故土亲娘;而你则是那画中人桥上景!
人在画中坐,情在心间生。
看前后河道清冽的河水平静的流淌,看河岸游人炽烈往来以及悠然喝茶人的闲适安然,任河风吹拂、河水悠悠,任柳叶媚眼、柳枝招展,任小船游荡、绿影婆娑,这些均不管,可质朴,清悠之情已然荡漾心间。这是宁静的故土,这是恬淡的心境,这是喧嚣闹世人们热烈追逐的童话世界,但这些又仿若隔世,而此时自己又不得不纯纯粹粹完完全全退回到那个素朴本真的年代,直叹:桃源仙景何处觅,此情此景在眼前!
难怪自古流传“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哩!
宁谧的周庄,“往来皆舟楫”。水阻隔着尘世的喧闹,将浮华清脆且干净,惟露出眼底的灰瓦白房、河道叉巷,突显一直的素朴与清纯。
跳上一只乌篷船,摆渡于河道之间。观两岸风景,感受往来船只的繁荣。船橹悠悠,船娘的歌谣随风飘散,带着浓烈江南曲调的唱音和着花布衫,将乡野和自然挑逗起来,这里就是一个返朴归真的世界。从一户户庄户人家的门前码头穿行过,感沈厅的富丽堂皇,看间或从哪家房檐下,窗棂间伸出一根晾衣竿,尤自横亘于小河之上,再勾搭在另一间房屋的瓦檐,穿挂着五颜六色的衣衫,这才是水乡纯真的风情呢。再向前,出人意料地闪出一条细长的小河,跨步向前、驳岸围拥、绿树掩映,垂柳依依的轻拂脸庞,再梭子似地穿屋而过,一下子就有“桥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曼妙。
这时,你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书云:“坐着乌蓬船,摇一柄蒲扇,在水声里闲坐。看水天一色,看临水人家,看小巷里丁香似的江南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近,又走远。”这便是水乡的卓约风情哩!
-全文完-
▷ 进入丝竹听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