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是什么?是骨气!骨气又是什么?骨气就是尊严!“可杀不可辱”不独以“士”为然。
尊严是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当人们为了特别突出强调心目中感到神圣而不可剥夺的权利,展现自我认定的基本价值和崇高的目标时,往往都会有意识地使用到它,并且还会附加若干特有的限定词,诸如民族尊严、国家尊严、人性尊严、人格尊严、学术尊严等。
尊严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有两条:一是尊贵庄严,二是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今天我们再理解,应该是要与人的自由、自尊、自立、个性解放等连接在一起的,应该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当今社会,有伤于人的尊严的事还真不少呢。你看,有的企业老板,对工人的管理已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实行搜身;有的不良老板目无法纪,蛮横无理,竟让工人下跪;很多给予贫困学子资助的企业,你若要得到资助,得必须配合他们宣传。还有,政府在一些方面也做出无视人的尊严的事来。你若是被“送温暖”的弱势群体,在拿那一份救济时,得有电视镜头等你,让你表现感恩戴德;你若是蒙冤多年而终于得以昭雪者,得用磕头下跪来衬托“有关部门”的公正;就连有关部门在给小学生发课本上也分彩色和黑白两种——家庭条件好的用的是一种,家庭条件不好由国家免费提供的课本则是另一种。也许,有关部门在制定免费提供课本的细节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该怎样设计这些课本;也许,有关部门认为是一件小事,“能有课本就不错了,还需考虑那么多细节干吗?”其实,课本发放是国家对贫困儿童义务教育的关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国家开始注意到经济上的扶助,而有关部门却忽视了对儿童心灵的培育;国家开始重视物质上的帮困,而有关部门却缺乏对儿童们自尊心的呵护。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人的尊严是一种高度和一种重量,再不起眼的人有了这种高度这种重量,就能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个人如果有了尊严,也就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
当然,讲究尊严不能依赖于面子,而应依赖于人格,只有塑造高尚的人格,才能树立起人的尊严,因为人格是道德品质的体现。
“如果有来生,你愿不愿意再做中国人?”这个攸关民族信心的尖锐问题,竟出现在中国三大网站之一网易的民调中,其结果竟有高达64.47%的被调查者——网友表示“不愿意”再当中国人,其主要理由是生在中国“缺乏人的尊严”。
其实,这些被调查者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将个别当一般,将特殊当普遍,将昨天的中国当成今天的中国。当今中国,尽管仍有种种有伤于人的尊严的事发生,但应该看到这些仅是个别而已,只是整个社会进步中的不协调的一些音符。甚至还有一个最本质的方面我们的网友没有看到——以维护公民尊严为内容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的出台。再说,人的尊严不是赐予的,而是自己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或者说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的。这种力量本质上并非是一种物质力量,而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意志力!即孟子的所谓“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也!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气概的人,才是有人的尊严的人。从这一点来看,提升国人的尊严意识倒也显得十分紧迫。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