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深处存一孤庙,居一老道,衰弱多疾,与一驴为伴。每购物,遣驴往。驴负褡裢,内置一函,恒赴一贾,诚信无虞。驴于山径跋涉,饥食路旁草,渴饮涧中溪,随寒就暑,沐雨栉风,竟廿余载矣!道者病笃,驴负而赴医。道者故,驴绝食饮。嗣后,路人于道者坟侧见驴尸骨,遂叹之葬之,称“义驴冢”焉。
毛驴对人是何等的情与义!本来我对毛驴并没什么好感,自读了“义驴冢”的故事,不仅消除了头脑中的“犟驴”、“懒驴”偏见,还对它生出不尽之敬意。
在漫长的岁月中,毛驴与人为伴,它忍辱负重,默默地为人作贡献。毛驴,旧时不仅曾是代步之工具,农家新婚嫁娶均以骑驴或驾驴车迎娶,而且还可以耕地、拉车,虽没有牛的力气大,但它的腿脚却比牛快,耐力更比牛长,服役寿命更比牛长,而且在拉磨、拉碾、爬山等方面,是牛所不及的。
毛驴,它还蕴涵着深厚的文人情结。“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杜甫);“野桥孤店跨驴行”(贾岛);“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李白骑驴过华阴、韩愈驴背推敲诗、孟浩然雪中骑驴、东汉名士戴良学驴叫为母行孝,不仅让毛驴伴着诗人学士们成美谈,而且他们还因驴而增色呢。苏轼终日与驴厮守,识驴,爱驴,方才写出“日长人困蹇驴嘶”之绝句;八大山人酷爱驴,遂以驴为号……“马背出名将,驴背出诗人”。这么多的大文豪爱驴成癖,驴真该受宠若惊!
毛驴不仅在役用上帮人的大忙,而且在最后的时刻,它还向人类献出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称的驴肉;驴皮、驴骨的药物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好原料,真可谓“死而不已”吧。轰动影视界的电视剧《大宅门》,七爷白景琦在山东办胶厂,原料就是驴皮。影视的东西,常被理解成虚构,但是,当代仍风靡全国、影响世界的“东阿阿胶”可是真的。
毛驴因有如此多的优点,故古人说它有“三长”“七直”之“十德”: 勇往直前、坚强不屈、刚直不阿谓之三长。心直,不投机取巧;性直,不阿谀逢迎;耳直,不轻信甜言;口直,不掩掩遮遮;眉直,不斜抛媚眼;鼻直,不仰人鼻息;情直,不惟惟诺诺谓之七直。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曾自喻自己是驴。那是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天周恩来与同志聊天。一位同志说:“我仔细研究过骆驼的性格和本领。它的特点是坚韧顽强、抗寒抗病、忍饥耐渴、吃苦耐劳,同时它又具有强大的负重力,能长途跋涉,过沙漠,穿戈壁,……因而它被誉为‘大力士’、‘沙漠之舟’。依我看,恩来同志就是我们党内和革命队伍的一头骆驼。”周恩来听后连连摆手说:“不不,我只不过是一头小毛驴。”……
是啊,毛驴属草根阶层的,它服务的是贫民。然而,但“它”的贡献可不小。你瞧,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那些有钱人,不是用牛,就是用马,而只有广大的买不起牛也买不起马的草根人家才会与毛驴结缘;再看旧时的交通工具,那些走红的,有权的,他们都是乘轿或骑马,而骑驴的,则多是那些寒酸的文人和普通百姓,即使有官员骑它,那也是落魄者。毛驴可真的是赤诚为贫民服务。周恩来同志以毛驴自喻,其实,他是在看到“毛驴在陕北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大家却司空见惯”。此喻,意在唤起共[chan*]党人要怀着像毛驴那样,不仅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要一心一意为贫苦大众服务,还不得计较名与利。
默默无闻地为贫民服务的人是伟大的。敬爱的周总理因为心中总是想着人民,特别是最底层的人,因此,他才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世人多爱马,爱牛,而我却独爱毛驴。因为毛驴不仅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是直接为贫民为弱势群体服务并真正不计任何名与利的。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