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驻地记者》缘于朋友的推荐,刚开始是通过网络漫不经心地看,谁知才看了个开头就欲罢不能,周末赶紧去附近的新华书店把书抱回来,一口气读完直到深夜,顾不上北京近来零下4摄氏度的天气。不仅仅因为“记者”这一词语对我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我哥哥和嫂子都是某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还有我小时候的梦想也是记者),更因为作者对社会、对人性剖析得如此犀利、深刻、不留情面。
该小说属于官场纪实小说,深度揭示记者生活,浑然大气、辐射面广,颇有“海纳百川”之势,几乎囊括都市社会的各个阶层:从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人民公仆(肖庆钢)到为虎作伥、蛮不讲理的城管警察;从果敢睿智、机敏勇决的记者站站长(董晴)到以做按摩女、小姐为生的女大学生(雪儿);从单纯稚嫩的富家女(唐婉君)到敝衣粝食的贩夫走卒(那些社会底层的甲乙丙丁们),举凡大中小各色人等无一不被纳入视线之中。他(她)们虽然贫富悬殊,性格各异,却同样栩栩如生。小说之所以成功,还在于作者并未将所有笔墨置于一人或数人身上,而是均衡涵容地照顾到整个社会,此外它主题意蕴的揭示和情节的铺陈也颇有可观之处。
莫友明是省报驻地记者,为人正直善良重情义,且有侠气,好打抱不平,敢于伸张正义。他切实为老百姓办事,曝光了一系列热点新闻。为逃避失恋的痛苦,他到镇州去做驻地记者——出发点不见得如何崇高,是人生经历成全了他。这一点也是作者善于写实、不把人写成高大全的一个佐证。倘若所有的当代英雄都是先天地抱着一个大义凛然的目的去经历一切,他在一开始就定了格,丧失了渐渐成长的真实感,丧失了人格完善的许多戏剧性契机,以失恋作由头,是个可信的引子。
性格决定命运,莫友明毕竟不是吟风弄月的旧式才子。他到古城镇州后,没有流连于当地的文化和明山丽水,而是暗访农民工,潜伏于商海,目睹揭露了一系列贪污走私的腐败案件,最终成为一名有社会良心的优秀记者。他的经历和处事态度,反映的是媒体如何行使监督职能,维护人民利益,更好地辅助司法、行政、检察机关进行反贪腐工作。他敢于面对各种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坚定不移地秉承记者的责任,挑起事关百姓生死、国家利益的大梁,个性的坚毅和百折不挠也是看点之一。
《驻地记者》真实反映了某些弊端,以此可见作者非同寻常的敏锐观察力。继《驻京办主任》、《省委书记》、《人大主任》等小说之后,文学界掀起了一股“官场小说”风潮。然而一味描写官场如何如何昏暗,世道多么多么炎凉,缺少正面形象的对比和照耀,故事情节再曲折变幻、起伏跌宕,也会因为过于晦暗而沦为民国时“黑幕小说”之类的二流作品,其对负面现象的过度渲染,成为放大了的小报八卦,以文学价值来说委实乏善可陈。而《驻地记者》打破了这类通俗小说的一贯套路,不再一味地虚拟或夸张,而真正深入透彻、充满激情、张扬正气地去写,某种程度上,它兼有纯文学的严肃和通俗文学的曲折变幻。
关于该书的情节可圈可点处甚多,限于篇幅只举两例,也是能予人警示,较有现实意义的两例:
1、媒体监督的重要
“尊敬的报社领导:我们是四川金川县的民工,我们四个老乡在镇州市恒通公司打工,现在5个月了他们不给一分工钱,我们想回家还被抓回来毒打,求你们快来救救我们吧。”
书中的“镇州市恒通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企业之一,因为后台强硬,仿佛被一层不可撕破的神秘大网罩着,把一切肮脏、丑陋、混乱保护在里边。对于信中这些令人发指的事情,有关部门并非不曾关注,曾经也有记者几次前往暗访,最后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惹上一身麻烦,有的甚至身败名裂。
这样一封群众求助信深深刺激了莫友明的神经,他主动请缨,在得到领导批示之后,想方设法混进恒通公司,最终以自身的机智、敏锐,获得了公司克扣民工工资的重要证据。迫于舆论,沉寂已久的有关执法部门不得不对此做出反应,以此可见媒体监督的重要性。
在暗访过程中,无意间也暴露出其它问题。譬如:警察与按摩女勾结坑人,商家通过与官场勾结擅自占用农民耕地,这是自古就有、屡见不鲜的“官商勾结”,扫黄的作用显而易见——酒店与小姐同处一屋檐下,同时大学生卖淫现状也触目惊心等等。这一切都被媒体看在眼里,并动用其自身力量迅速推进,使得政府加大力度扫除色情服务。
当然,舆论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很大程度上要受地方政府限制,有些真实事件不能报道,甚至于一些记者用生命危险换来的信息也遭到打压,这也是很多媒体人共同的悲哀与无奈。《驻地记者》将这一行业的艰辛与愉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故而在该书的扉页上有近百名记者的集体签名。《中国联合商报》马小玲在评价此书时感叹道:“在大众眼里记者是一种风光的职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记者和普通大众比起来更苦更累,更具有职业风险,他们要承受大众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甚至是生命压力。”
2、媒体及时报道对抑制灾情(包括天灾与人祸)的作用
紧接“暗访”之后便是一场罕见的洪灾。自然灾害的无情,普通百姓的困苦,这一切都被莫友明看在眼里。他与董晴在观察现场之后,因时制宜提出了不少有利建议,并以最快的速度将灾情如实汇报给大众,详细描绘洪水凶猛的态势、灾区内房倒屋塌的惨景,和现场记者的悲痛心情,呼吁全省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抗击洪水,保住大堤。同时也不忘呼吁全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的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事实证明,媒体的这一举措起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还挽救了政府形象。
但单凭媒体的力量还是有限的,随后的“纯净水造假”事件更让人们寒了心,让莫永明怒不可遏。那些不良企业们打着“慈善救灾”的旗号捐献假纯净水,在灾难中投机倒把坑害百姓,以牟取暴利,其恶劣影响用“千夫所指”来形容也毫不过分。都说“恶有恶报”,这一切都没能逃过莫永明的火眼金睛,在联合有关部门查清事情真相后,政府给这家捐赠公司施以严惩。
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亮点,幽默也是该小说难以忽视的特色,通篇都有一种内敛的诙谐,同时也是一种深刻的嘲弄。而男主角的专一与深情也颇为动人,尤其是在与女友肖菲病重时许下的诺言和那场足以感天动地的婚礼,也见证了生活美好的一面。《驻地记者》可说的太多,只能暂且打住,它在读者之中引发了巨大轰动,追看者数以亿计,网上还有人将其解读为“办公室政治”,称它意涵无穷,可作多角度透视。
《驻地记者》正炙手可热,听说第二本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而该书在上市不足一月就传来加印的消息,由此可见作品渲染力。反复阅读此书数遍,方才审慎下笔写下这篇文字,算不上评论,只是一点心得而已。在我眼中,此书是越细品越耐读,内中牵涉到微妙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作者对于官场职场了解得透辟、把握得到位,作为读者,能做的也许只有惊叹。
-全文完-
▷ 进入风雨承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