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革命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
延安也是我久久向往之地。从少时读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从那时候起宝塔山就一直耸立在我的心里,滔滔延河水就淌在我的梦里。
新中国成立60年了,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不断和谐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就越想延安,就越不能忘怀延安,就越要发扬延安精神。
深秋十一月上旬,市公路局张道明约我一起到延安进行传统教育,红色之旅。我们一行5人自己带车一路直奔延安,穿秦岭,过西安,到延安。
我们到达延安市时已是万家灯火了。市区高楼林立,华灯齐放,霓虹闪烁,宝塔山的宝塔彩灯映照了全城。我们一行兴奋极了。我们终于看到了巍巍宝塔山,看到了心中的圣塔。
第二天我们请来了当地王导。导游很热情,一脸的自豪写在脸上,她介绍起延安如数家珍。
她说,我们延安是“三关两河”交汇之地,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北连榆林地区,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不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也都十分丰富。有黄土高原的独有风情,有黄河壶口的壮观,有黄帝陵华人始祖的人文厚重。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首先迎着初升的太阳上宝塔山。宝塔山始建于唐朝,范仲淹曾镇守延安,他还在山另一主峰建有瞭寇楼,现正重修为摘星楼。接着参观了杨家岭中央礼堂旧址,这是党的七大会址。参观了原中央办公厅旧址,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毛主[xi]在这里确立了中国文艺文学的方向和“双百”方针。参观了杨家岭毛主[xi]等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窑洞。毛主[xi]在窑洞里领导中国革命,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而且在这里写下了大量的光辉著作。:《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159篇著作,有112篇写作于延安时期,仅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就完成了40篇。延安为中国也为世界人民留下巨大精神财富。
座了一会儿车,又参观枣园窑洞。枣园又称延园,是过去延安一个大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大地主弃园而去, 枣园就成为中央机关所在地。抗战胜利前中央许多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作出并向全国发布的。
宣传文化一直都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新闻事业、出版发行、新华书店、新华电台等都是设在延安的清凉山上。在清凉山万佛寺,抗日时期的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总社、解放日报社等都设在这里,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现在在面南的山坡窑洞前建起了延安新闻纪念馆。
清凉山下,延安城尽收眼底.现在的延安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山坡上的窑洞密密麻麻,但大多成了文物,老百姓大多住进现代高楼里了,延安是一座活力之城,是黄土高原上的能源城,煤炭、石油、天然气成为延安重要的支柱产业。延安生态农业也驰名中外。狗头枣、苹果、小米、玉米都享有盛名。延安又成为财富之城。
走进延安,就走进了一部现代革命史。
延安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全文完-
▷ 进入czti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