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论江西诗派诗词艺术的成就君岚

发表于-2009年11月04日 下午5:14评论-30条

【摘要】 “胸中尘埃去,渐喜诗话活……初如弹丸转,忽若秋兔脱”,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详细论述了“活法”这个概念,“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处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发而五定法,五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与语活法矣。”这里的活法的含义是很丰富的,用典使事、写景抒情、结构机轴,处处皆有活法科研。这是吕本中针对江西诗派“法度”带来的弊端的一种改进,可以说,“变化”为江西诗派的“法度”注入的活力。它既肯定了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诗人所主张的“法”,又强调灵活多变,为后来的江西派诗人指出了一条继续变化发展的方向。从江西诗派的观点来看,诗中见活法,就是其成功的标志。“活法”说是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重要诗学思想,也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这也是江西诗派的影响如此在时空范围内如此深远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江西诗派的求新求变与宋诗的兴盛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江西诗派 黄庭坚 姜夔 独创 清空 淡雅 浑然 风骨 影响 特色 理论 

1 引 言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三人列为江西诗派的“三宗”。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追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的新境界是这个诗派的最大特点。由于影响较为广大,到了南宋,江西诗派的影响遍及于整个诗坛,杨万里、陆游、姜夔等著名诗人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宋代以后,其余波亦影响到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2 黄庭坚诗论艺术对江西诗派的影响

就具有相同诗歌理论和创作特色的流派来说,江西诗派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其中,黄庭坚的诗歌观念对于江西诗派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庭坚论诗创作论的纲要是强调“不俗”和“独创”,这是其江西派诗歌理论的核心,他为写诗者提出了学习写作的两个步骤,这其中包含了其主要的诗歌理论,也是江西诗派继承延续的流派理论。

2.1 黄庭坚强调的“不俗”

黄诗所谓“不俗”,即以学问为诗,这是宋代诗学中的一个特征,需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多读书。“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这并非是黄庭坚为学问而学问,最主要有三层意思:1)认真学习、广泛汲取前人经验,并融会贯通,而能加以创造和发展。2)为学养的积累,可以增加诗歌的内涵与意蕴,力去浅俗。3)主观修养和性情的陶冶,培养浩然正气的儒学底蕴,力争超脱流俗,待为人“不俗”时,才能写得“出尘拔俗”之诗。从而“点铁成金”,实际上也正是他所强调的主观修养的具体体现。事实上,黄庭坚是将道家风骨提升到最高境界,以这个方法作为诗歌写作的途径,即使取用古人陈言,也能变旧为新。“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黄诗提倡以故为新之意,重点在于强调诗人主观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当然黄庭坚讲究法度和诗艺,师法古人,法度即严谨的篇章结构,要求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熟练地掌握各种艺术的法则、手法和技巧。他曾说过:“作文字须摹古人,百工之技,亦无有不法而成者。”“与其和光同尘,不若壁立千仞”(《论作诗文》),黄庭坚强调,宁可因其法度而取其斧凿痕,也不因其自由之势而轻率为之。所谓“师法古人”,不仅是沿袭古人诗歌上的艺术,“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结构布局,用心构思,使得诗的开篇能意脉贯通,引人入胜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句法和字词上,黄庭坚主张“所寄诗醇淡而有句法”(《答何静翁诗》),“用字稳实,句法刻厉而有和气”(《跋雷太简圣俞诗》)。

当然,看输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有所得,黄庭坚也 讲求“诗无一字无来处“,他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语耳。”(《答洪驹父书》)杜甫、韩愈作诗著文亦是这般,用典可以达到的某种效果也正是黄庭坚所认同的。另外,宋诗擅议论,更长于用典,这从黄庭坚的创作实践足以印证这一观点。他的代表作《登快阁》,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便分别汲取前人诗句融汇而成,杜甫《天河》诗晕:“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登高》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黄诗便是取意于此。更有甚者,其诗用典多者达十余处。

2.2 黄庭坚强调的“独创”

黄诗所谓“独创”,即主张诗歌创作要不傍他人门户,以新奇造语。他曾对谢敞、王博喻言:“文章最忌随人后”,又对高子勉宣称“着鞭莫落人后”、“我不为牛后人”。如其诗“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便化用了 “倾国倾城”这样无人不晓的成语,同时也使诗更富有了新鲜感。清代学者周煌指出,黄庭坚不仅自己“独辟门户”,而且也“衣被天下,教人自为”(《宋黄山谷先生全集序》),主张自成一家。

黄诗提倡“以俗为雅”“以故求新”。例如“桃李春风一杯就, 江湖夜夜十年灯”(《寄黄几复》)一句是妇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句子了。其语言浅显易懂而不失雅韵,内中透着一种新的境界,不同凡响的感受。袁枚《续诗品.著我》云:“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吸新,其庶几乎?”这也正好证实了黄庭坚“以故求新”的观点。黄庭坚在《再次韵杨明叔序》中言:“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兵法”,即把以俗为雅与以故为新紧联在一起。陈师道也认为诗歌要奇崛,“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而且江西诗派后人都以此为纲,反对俗调,务求新奇来进行他们的诗歌创作。正因为如此,江西诗派的成员之间虽然师友传授,关系密切,但他们的艺术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吟诗不必务多,但意尽可也。古人或四句两句便成一首,今人作诗徒用三十五十韵,子细观之,皆虚语矣。”(《论作诗文》)黄庭坚主张写作诗歌必须意有所属。所谓的意有所属,指的是诗歌必须有要表达的意,而且此意必须是诗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今人诗长三十、五十韵,却不能表达自己之意,纵然日赋万言,字句奇美,又有什么用呢?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以学杜甫为主,“但熟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与王观复书》)“平淡”“自然”“空阔”“宁静”也正是黄庭坚属意的那种用心精密和出乎纯熟的高度统一。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是其长期从事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和深切体会,大都散见于书札题跋和部分诗篇中,数量众多,但是如果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和本质,这些看似散乱的议论,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部分便是创作论,这是其诗论的精华。

3 姜夔词类艺术对江西诗派的影响

诗在唐代讲求开阔外延,直抒其情;至宋则讲求内敛深刻,富含哲思。这个道理被脱胎换骨后的江西诗派掌握得滚瓜烂熟。江西诗派在艺术上追求创新,注意练意、力求深辟,崇尚瘦奇。其中,用典、句法、对偶等方面都非常讲究,形成与前人迥然不同的风格。

姜夔以作诗之法入词。《宋诗流变》一书道:“姜夔一方面以晚唐诗体来力矫江西的枯涩,另一方面,又揉进江西的事发技巧和才学精神……从而形成江湖诗派。”由此观之,其词是大大超越江西诗派的。

3.1 姜夔词景色描写之隔

姜夔有《诗说》文提出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姜夔作词态度细腻、奇特。《宋诗流变》说他为作词而作词,且技巧娴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其词的批评处处可见。如: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句何如耶?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此其所以可鄙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字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而但有修能,则白石耳。” 

静安先生之言,一言以蔽之,即“隔”一字也。所谓隔者,是所云技法与感情也,大巧若拙则隔。静安先生所云“意境”二字,可见一斑。至于所谓的技巧,则是在意境之后派生出来的产物而已,静安自己也说过“词人之忠实……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姜夔之词所以“隔雾看花”“口不言阿堵物”“无内美”云云,则是所谓的大巧若拙,试看其《扬州慢》一词,云: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词开头,由“名都”、“佳处”起笔,以“空城”作结,“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姜夔写景,总是刻意营造出冷硬的氛围。使读者自心产生一种凄凉的感觉,随之被带入词中,如同身受,如“渐黄昏、淸角吹寒,都在空城”一句的气氛极其冷清,让人不觉落泪。这是所云静安先生的“意境”之法,然而这句词意象的增入,却会不由自主地给人一种“美则美矣,了则未了”的感觉。这种“未了”并不是意境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反而更有雕琢之功,突兀之感,即“隔”矣。至于技巧方面,“波心荡,冷月无声” 一句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也是静安先生所说的“大巧若拙”,“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姜夔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机身与百姓中间,更深刻的突出战争的酷烈,至于后来的“犹厌言兵”几乎与作者追忆时的冷静客观的态度,是以带有强调式的悲壮之感,去刻意营造的氛围。姜夔作词很喜欢在感慨叙事之余忽然地陈列描写出一派情景。但实际上这里是有一个隐藏起来的断层的,这一个跳跃,是一个思维和情绪断裂的过程。一方面这种意象氛围使得整首词更加清冷峻拔,格调高雅;而另一方面,则也流露出釜琢之痕,丧失自然之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问“隔”与“不隔”之别时说“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 

翠楼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在“叹芳草凄凄千里,天涯情味”一句上,姜夔的的思维依然是表现一种缥缈的闲愁,浮现出一种悲悯的情怀及一种层裂的断感,但似乎并不太明显,似隐非隐的充实着整首词,使感情更为真实自然,虽然格调很高,但意境前后有给人“隔雾看花”之感,故亦见其隔也。

3.2 姜夔词类艺术的“清空”

张炎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正所谓“遗貌取神,离形得似”,所以,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而理智的胸怀,抑情于胸,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然而所谓“清空”,则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使读者终不能身临其境,完全共鸣。“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这亦是一番新境界,新认知。

姜词所以“清空”,正与其家境生平及个人性格有关。据《宋史》记载:“(姜夔)终生布衣,漂泊羁旅,死时贫不能葬,友人筹资葬之。”另外,姜夔性格奔放,好隐逸,不喜攀附权贵,最厌为官,坚持文人之清高脱俗,品质高洁的风格,如梅花傲雪枝头。宋朝南渡以后,国力愈加衰弱,文人诗词也愈发内敛,眼界愈发狭隘,情感渐渐单一。文人只知反省自身。词则更为清冷含蓄,刻意隐其世俗愤懑之情,从潜意识中回避或是转移。词作的内容确有其人其事,有具体的感情经历,故摆脱了为职业文人文造文的缺点,体现了更多真实感情的流露,有一种自然高妙的美感,这便是“独创”,也是江西诗派的又一个独到的风格所在。

4 结论

宋诗在趋于凝固的情况下,经过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其特征已基本定型,而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在当时,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江西诗派提倡“以学问为诗”,强调文学传统,第一次把文学传统有机地纳入了文学创作之中。运用典故、古语可以扩大语言的涵量,力避陈俗、翻奇出新的运用方法,也造成了阅读上的新奇感和兴奋感。在观念上,代表了那个时代整个文化精神的新的树立。表面上看,“无一字无来处”是一种技巧,但同时也是宋时代精神的新的树立。可将之概括为江西诗派观念的深刻影响。

参考书目:

【1】《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宋]姜夔著,夏承焘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宋诗流变》 木斋著 京华出版社 1999年版 

【3】《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 

【4】《历代诗话》 [清]何文焕辑 中华书局 1981.4版 

【5】《江西诗派诸家考论》韦海英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上下卷) 傅璇琮著 中华书局1978 版

【7】《〈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程小平著 学苑出版社2006.02版

【8】《严羽《沧浪诗话》新阐》柳倩月 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7.01版

【9】《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7月版. 

【10】《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c];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5月出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君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江西诗派是宋诗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杜诗为宗,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古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其影响直下后人,作者对江西诗派的几个主要诗人的诗歌实践的评说,能使我们对江西诗派的诗歌追求初窥门径,读后受益匪浅。

文章评论共[30]个
云生云灭自在风-评论

问好作者,此文一定下了一番苦工,欣赏。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9:50

君岚-回复谢谢风老师,能得您的点评,受宠若惊啊! 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9:57

燎原百击-回复如此专业之文也该当云兄出马,来来来,按按肩捶捶背,末了老虎凳伺候。。。呵呵,问好二位! 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0:08

君岚-回复燎原大哥来啦?普洱茶伺候~再问候云老师晚上好! 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0:09

云生云灭自在风-回复呵呵,君岚太过客气,把我叫老了,兄弟,期待好文。 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0:13

君岚-回复俺的杂文写得不好,喜欢做些诗词上的研究,希望两位大哥多指点哈~ 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0:16

半斤-回复君岚兄弟真是厉害!虽然看不懂,不过我完全相信风兄的眼力! 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0:48

喻芷楚-评论

也曾读过些江西诗派,我也是江西人,读来亲切!问好小弟!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0:47

君岚-回复谢谢姐姐赏读,问好~ 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12:41

殊异-评论

真是受益匪浅啊!学习了,问候岚弟!at:2009年11月04日 晚上11:48

君岚-回复谢谢姐姐赏读,问好~ 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12:42

粗通文墨-评论

研究精道,博览深求,赏读好文!受益匪浅!宋诗讲学问讲哲理,或许是上承杜甫,同时受宋代理学的影响。继承杜甫,成就其长处,受理学影响,则成为其短处,后人论宋诗云“宋人不懂形象思维,其诗味同嚼蜡”虽然贬损过甚,但确有道理。黄庭坚的诗与书法,均享盛名于当时,但我实在是不喜欢。姜白石的词兼有婉约豪放两派之长,我是喜欢的,但也感觉有“为作词而作词”倾向,读的时候感觉很美,读后却印象不深。另外,姜白石精通音乐,他的词都是自己配曲,所以在声韵的运用上,有较大的自由。问候君岚!at:2009年11月05日 凌晨0:21

君岚-回复先生所言,甚有道理,然而百家所见,各有异同!诗词手法上的差异,始终都是殊途同归的!问好~ 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12:43

太虚客-评论

欣赏美文。青春年少之际,致力于诗词的研深厉精,堪为楷模之举。祝福问好!at:2009年11月05日 早上9:32

君岚-回复谢谢太虚客老师,问好~ 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12:43

澌涵毓-评论

一篇概括全面、结构缜密的论文,问候君岚,欣赏并学习。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1:20

君岚-回复姐姐过奖了,问好~ 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2:14

心无垠-评论

钦佩赞赏这样的学术性文章,我们是见了世面了哦~~谢谢朋友的无私奉献哦!问好了朋友!at:2009年11月05日 中午2:56

君岚-回复谢谢无垠阿姨光临赏读,问好~ at:2009年11月05日 下午3:00

陈为习-评论

欣赏佳作,问候君岚好友下午好\(^o^)/~at:2009年11月05日 下午5:12

君岚-回复谢谢流丹兄,问好! at:2009年11月08日 早上8:22

明政-评论

博学多才.出类拨萃.....两个字----才子。问好君岚小兄弟!at:2009年11月05日 晚上7:06

君岚-回复先生过奖了,问好! at:2009年11月08日 早上8:23

林锡墙-评论

读过了。 烟雨最需要此类文章。 以求诗词之文达。 百务可为, 不可一俗。 拙勤可工, 俗者难治也! 好文章 恭喜了!愚兄有篇短文<功夫在诗外>, 其旨唤学养耕耘而已。 问好!at:2009年11月05日 晚上11:52

君岚-回复一定前往拜读,问好林老师~ at:2009年11月08日 早上8:23

竹根-评论

运用典故、古语可以扩大语言的涵量,力避陈俗、翻奇出新的运用方法,也造了阅读的新奇感和兴奋感。在观念,代表了那个时代整个文化精神的新的树立。旧乎?新哉?at:2009年11月06日 早上8:26

君岚-回复谢谢老师指点,问好~ at:2009年11月08日 早上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