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深似海的庭院,层层密遮灯的帷幄。还有那雾锁重楼,永远也解不开的愁结。演绎着一个王朝即将灭亡的时的长歌当哭,红尘绝恋,和江山情怀。轻冷的风撼动帷幕,拂散着离别的忧伤。碰翻的酒杯狼藉地摆在桌上,轻持苦酒顾影自怜。痴痴傻傻地笑,颤抖的手,寒光闪闪的剑。刺向的却是自己的女儿——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是1644(崇祯17年)3月17日夜,明王朝灭亡前夜紫禁城里上演的最悲惨的一幕。
殷红的血断绝了母女情深。母亲将剑刺穿女儿胸膛的那一刻,内心一定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振颤。她的心椎心滴血。虎毒尚不食子,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难怪她会对女儿说:后悔生在帝王家了。
而这一切悲剧的上演却是缘于那个破败的明朝,那个刚愎自用飞扬跋扈而又多凝的崇祯。明朝经过那个二十不理朝政的万历。早已是名存实亡,苟延残喘了。需要的是一个大智大勇,开明睿智的君主,去力挽狂澜,整顿吏制,振兴大明。崇祯虽然不沉溺于声色,忧勤惕励,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多凝猜忌,凶残暴戾。
这也难怪,从小生在宫庭之中,见过太多的尔虞我诈,手足相残。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祸起萧墙。就连将自己从小带大,也是最信任的太监吴承恩也是东厂的卧底。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崇祯难免会对身边的人凝虑重重,杯弓蛇影。也正是这样,皇太极略施小计,便自毁长城,磔杀了袁崇焕。而他对这个撑起明朝半壁江山的袁崇焕千刀万剐的时侯。是否想到是他亲手推倒了大明王朝的擎天顶柱?是否会想到皇太极正是借着他的手去重演着一部前朝的旧事?是否想到了三国时周瑜不就是用同样的办法借曹操之手去除去了心腹之患蔡和,蔡冒。而导致赤壁之战的惨败的教训。而崇祯却没有让前车之鉴成为后事之师。却让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
再看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朝臣,昏庸迂腐,因循守旧,庸碌无能。再加上党派之争,宦官专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臣们人人自危,惧怕引火烧身,便学会善于察言观色,体会圣意。各个政府部门,运行缓慢,互相扼制。最终导致在重大事件上制手制肘,太牙相制,难以形成实质上的意见。况且崇祯优柔寡断,对重大事件难以抉择。在袁崇焕提出和与战的问题时,朝野哗然。众大臣‘义正言辞,众口铄金’说什么泱泱大国去和番外小邦媾和让大国的颜面何存。说什么和谈就是买国求荣,众皆可食其肉。说什么有这种想法的人都可以千刀万剐,不足以解其恨。一派争先恐后,聊表衷心的样子。仿佛是除了袁崇焕个个都是赤胆忠心,干国的忠良。
可是历史的悲剧不能被改写,对错荣辱自有后人去评说。那些朝臣说这些话的时侯不觉得汗颜吗?几十年的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早已是民不聊生,烽烟四起。那支持帝国运行的经济基础早已到了崩溃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何堪以战?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提出了“以战谋和”的策略。将对抗后金的重心放在了求和上。这就与崇祯急于求成,用五年或者一年消灭皇太极的心愿背道而驰。也是这样为以后诛杀袁崇焕埋下了伏笔。他在做这件事的时侯,是否想到了历代明君都在以人为镜,从谏如流?是否想到了那个卧薪尝胆,十年修养,十年生息。最终率领百万越国健儿吞并吴国的越王夫差?是否意识到是他亲手将已是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推向了在劫不复的深渊?
当大顺的旗帜遍插北京的城头,那悬挂在罪槐上的尸体在晨曦中摇摆。一缕英魂一定徘徊在天国之外,无颜去面对天国里的列祖列宗吧。留传后世的除了经验教训还有那篇血泪交加,悔恨无助的血书: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而死,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即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可是如果崇祯不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能够听从袁崇焕的劝谏,从全局着眼。放下所谓的颜面去求和,不在乎一时的得失。十年修养,十年生息。等到国富民强之时挥戈北上,何愁后金不灭。那明朝的历史该如何改写?明朝的灭亡虽然有内忧外患以及多种原因叠加的结果,可根本上还是源于崇祯性格的缺失。
-全文完-
▷ 进入风雨红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