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是教师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一是经济条件清贫,让人同情,二是思想境界崇高,让人尊敬。简言之,教师是清高的。
其实更严格的说,这应该是针对农村教师来说的,因为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太大了,那些在大山里的教师更是望尘莫及。
叫嚷了多年的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而教师的地位却总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我有些做教师的朋友,出门的时候从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教师(包括有一位是小学校长),而宁可说自己是做小买卖的。试问原因何在?教师的工资虽然一涨再涨,而实际还是排在人后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教师头上的光环,和羞涩的工资相比,不是大放异彩,而是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啊。
现在国家要搞绩效工资,本质是要提高教师工资,这其实是好事。不过个人对此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绩效工资从理论上说是合理的,多劳多得,按劳取酬,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但是要看在什么地方搞。
比如用在工厂,因为工资刺激,工作量大了,产品出的也多了,这是看到效益了。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是这样的吗?既然说不按学生成绩,只按工作量,那我倒相问了,教师的工作量能简单的用1、2、3、4来数吗?我举个例子。魏书生老师到外地讲课,课后有人问他:你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他说:用了15分钟,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15年。可见,教师上的每一堂课并不是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教案就可以概括得了的。甚或每一分钟,教师都在备课。今天上课讲到的一个电影材料,可能是几年前留下的,今天读了一部书,可能说不定在讲哪个篇章的时候才能用上。你能说,三张纸的教案仅仅是三张纸吗?
再说,一位教师用3个小时备出来的一个教案,和10分钟抄出来的一个教案相比,显然含金量要高出许多,可认真备出来的三张纸和抄出来的三张纸,外观上是一样的。而绩效有办法评估含金量吗?当然不能。更何况,不同学科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工作量又岂能同日而语呢?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工资差距并不太大,所以老师们争抢的思想不大,即使想争,丁点的差距不但不值得去争,反倒有伤老师的面子。所以老师们只一心教书育人,也从不把工资看的过重。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头上才有了那么耀眼的光环,身上才有了那么多的荣誉。
现在要硬生生的拉开每位教师的工资差距,无异于鼓励教师们向钱看。老师们本身又是爱面子的人,谁不得为了“不比别人少挣钱”而工作。工资差距拉开了,结果必然有人要问,你怎么钱比我多了,我怎么钱比他少了,我应该比他多,他应该比我少。换言之,如果说以前是“因教而钱”,那现在就是“因钱而教”。把钱提到让教师你争我夺的这等地位,教师又何来清高!
在工厂,要多出产品就必然要多出工作量,这是不可违背的道理。而教师则不同了,为了挣同样的钱而费心思少出力,是完全可行,也定然会出现的。老师们必然会想,既然挣同样的工资,何必多费那个脑筋呢?你要我写多少教案,我可以抄,你要我多批改作业,我可以设计简单的,易批改的题目让学生做。既然计数,那我够数就行。这样以来,挣同样的工资,而过程则是不一样的,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
所以说,教师的职业便会逐渐被商业化,教师的最终目地将不再是学生成材,而是挣够自己的钱。这样以来,教师也又有什么“清高”可言呢?
还是那句话,绩效工资从理论上说是合理的,不过在对教师这一行业上,要想办法避免一些不良现象出现还是要再多费费心思的啊。
总之,从社会形势来看,教师“一枝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的“清高”时代即将过去。或许有一天教师将会挣到和大老板同样多的钱,到那时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就算是得到真正的提高了。那时,“清”字就该舍去,而“高”我希望继续意味着崇高......
-全文完-
▷ 进入醉梦竹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