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花雨如歌思故人(上)一刀也

发表于-2009年10月29日 早上8:04评论-2条

引 言

戴师明光先生(1918—2006),号星桥,广东雷州人,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原遂溪县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一生酷爱诗词创作,青年时代即有作品问世,其诗名在那个时期即为雷州半岛的同行所称道。生前系湛江诗社副社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岭南诗社社员、广东楹联学会会员和中华全国诗词学会会员。晚年出版有诗词集《明光吟草》、《明光吟草(续集)》。

戴师明光先生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已开始写诗,是一个长期坚持诗词创作且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经历虽然曲折坎坷,异常艰苦,但他始终把情思志趣凝聚于笔端,孜孜不倦地创作不已,保持着一个诗人的真诚本色。即使是在日寇铁蹄践踏神州的岁月,或是身陷囹圄、远放内蒙的日子,或是归园田居的时期,或是重回教坛开始新的生活,他都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对生活的深沉恋情,用自己的诗笔,顽强地追求,不停地歌唱!

“杏坛春雨园丁意,茅屋秋风杜甫心。”这是雷州籍诗人、书画家莫各伯撰写送给戴师明光先生的对联,是对他亮丽人生的一种概括。“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了!”他把理想追求化为点缀祖国春天的山花,飘送着一缕缕清香。先生悄然乘鹤远去了,但他的学问修养、道德风范和创作成就,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

我有幸作为戴师明光先生的学生,前后与他交往达28年,深得他的言行教益。关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风范,山高水长。谨略记下我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以表达对先生的无限追思和深切怀念!

1

菁葱校园始识君

戴师明光先生,1918年出生,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解放初期为人罗织,含冤入狱,后被远放内蒙。10年后南返家园,躬耕陇亩,艰难度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其应聘到纪家中学任教。

此前,其诗名在雷州早已为人所知。他的名字对我来说已是如雷贯耳,令我敬仰。1949年曾出版了诗集《星桥

心籁》,星桥是他的号,他出口成诗在雷州传为美谈。

我首次见到他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课,那是1978年9月的一个早上,他手持课本,向教室走来了。只听有同学说:戴明光老师给我们上课来了。我从课室窗户往外望去,只见一个身体消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学校戴连亨校长的陪同下,向教室慢步走来了。

他时年60岁,任我就读高二(六)班语文老师。这是历尽坎坷、饱经风霜的诗人,戴连亨校长向同学们对他作了简短的介绍,便出了教室。他目巡了一番教室,便打开学生花名册点名,随即开始授课。

他任我班的语文老师,我觉得很幸运。我喜欢随着他那坚实的声音,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我尤其喜欢听他讲解古诗文,他引经据典,从容不迫,娓娓而谈,让我不禁油生敬佩。

我至今仍记得他吟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情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他声情并茂,分析细微,加深了我们对此诗的鉴赏。

他家乡是纪家镇包金村,我至今也不知道该村名为何与“金”字扯上边,让人浮想联翩,但那时还是一个靠海的

穷村庄,距离纪家镇十多公里,交通不便。开学后,他长住学校,我与几位学生课余喜欢到他宿舍,向他请教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风清月白之夜,我们还听他弹琴、拉二胡、唱歌曲……其乐融融。

他到学校任教不久,便写了一首七律《到纪家中学》,抒发个人迎来新生活的喜悦之情。该诗在学校的墙报上展出,吸引了教师、学生观看。我这是首次读到他的诗作。正是受他的影响,我渐渐爱上写作,常写些诗歌、散文习作请他教正。

我对文学的爱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随时给我批改习作,还常借书给我阅读。他常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有一次,我从他处借阅《诗刊》后,趁上课时送还给他,并对他道谢,他很高兴,在课堂上表扬了我。

临近毕业,全班同学与他合影后,我同三位同学还特地与他相依合影。他当夜于灯下作了一首五律《为毕业班同学题照》:

临别同留影,依依不舍情。

襟怀连一片,视野接前程。

共感华阳好,深知远景明。

尚期重见日,再合凯歌声。

同学们相互传抄此诗,把此诗当作毕业最好的礼物。

这年我参加了高考,刚从考场出来,就接到父亲托人送来的一封信,那是父亲前天因病入住湛江

人民医院时写的。我一时天昏地暗,匆忙收拾行李,回到10多公里外的老家,第二天一早赶到80公里外的湛江去。

我没有向同学告别,也没有向戴师明光先生告别。那年,我还没年满18岁。我后来才知道,我高考落榜离校后,戴师多次打听我的踪影。

2

青灯有味耕读时

父亲患黄疸性胆结石,因误疹为黄疸性肝炎,数年来为治疗,四处求医,家里生活每况愈下,全靠母亲苦苦支撑。这次在湛江人民医院终于得到了确疹,做了手术,才得以痊愈。

此时,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特别是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标志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

缚,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我与村中张家兄弟编入一个生产小组,因为父亲病愈还需休养,还干不了体力活,我在家里与母亲、姐姐肩负起支撑家庭生活的重任。

那时我们国家正处于拨乱反正、百废俱兴的年

代,农村生活仍十分艰苦,为能早日解决温饱,大家鼓足了劲,在田野里挥汗劳作,辛苦耕耘。我常是一大早踏着晨雾,扛着犁或耙,赶着黄牛下地去,很晚才疲惫不堪地回来。

这是我难忘的耕读岁月,在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里,我坚持读书、练笔。我常抽空赶到五公里外的河头镇文化室租书。在如豆的煤油灯下,我阅读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并学写诗歌、散文等。

我在诗集《坡上青青草》的后记里,曾记述了耕读生活的景况:“夜长难熬,辗转反侧。夜里只有阅读,才可暂时忘记周身的疲惫与烦恼。”夜深人静,我常想起戴师明光先生,祈望在写作上得到他的指教。

我离开纪家中学后一年,戴师明光先生已到遂

溪中学任教。当年,他曾掌管遂溪师范学校,遂溪是他含冤入狱前工作的地方,27年后,他终于重回遂溪工作。遂城距离我家乡虽是七十里,但当时对我来说,已是遥不可及。我斗胆向他寄上了一封信和一组古体诗,一是向他问好,二是向他请教。

他很快就给我回了信,信上表示对收到我的信感到十分惊喜。他说,你离开纪家中学后,多方打听不到你的情况,十分惦念。他鼓励我直面生活,自强不息。他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慰藉。

他还对我寄上的那组古体诗《咏三国人物》作了细心的批改,并就律诗的写作基本要求作了解答。我至今仍记得经他修改后的的两首诗,一首是《咏刘备》:“伐魏攻吴屡用兵,雄图欲把汉家兴。惟因为弟报仇急,战败病亡白帝城。”另一首是《咏

张飞》:“咤叱暗雷震太空,战场驰骋扫群雄。惟因暴怒鞭僚属,被杀一朝命告终。”

我还写了一首题为《师生情》的律诗寄他批改:“偶闻笛子一声声, 撩起当年惜别情。相依留影欣长伴,永记深知远景明。”“当年惜别情”指在我纪家中学毕业后与戴师分别。“相依留影欣长伴”是指

毕业前夕与戴师合影。“深知远景明”是引用戴师《为毕业班同学题照》一诗中的句子。

不久,他给我寄来了一本《写作基础知识》,这是他抽空到新华书店特地为我购买寄赠的。书的扉页上写着:“寄赠李日兴同学。戴明光”。这本书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后来我不论浪迹何处,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惜乎这本寄托着恩师对我期望之情的书丢失了。

自始之后,每当我寄上习作,他都及时给我批

改作复。我的一首新体诗《写给一位青年》经他批改后,投给了《湛江日报》,很快这首诗在该报发表了,这首诗成了我发表作品的[ch*]女作。编辑袁炳先生给我寄来了样报,这张样报我保存了多年。

3

初上遂城访吾师

与戴师明光先生书信来往一年后,我到遂溪探访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这是1979年秋的一天,秋收过后,我揣着二十多元,到遂溪去,这是我首次去遂城。当时从河头到遂溪的客运班车每天开两趟,车票两元多, 二十多元足够我两天的费用。我一大早从所住的村子步行了五公里,到了河头镇车站,好不容易才挤上开往遂溪的班车。

上午近十一时,我到了戴师明光先生执教的遂

溪第一中学,并打听他的住址。他当时还在上课,一位热心的老师叫我在原地候等,并到教室去找他。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过后,他手里拿着一摞授课资料,赶回来了。

他身着一套旧中山装,身体依旧消瘦,还是在纪家中学任教时的模样,两年不见,我心里一热,眼眶一红,但立即用手把涌出的泪水拭去,微笑着走上前向他问好。

“呵呵,你来了!等好久了吧?学校那个同事说有一个以前的学生来找我。我听了还不知道是谁呢!”他说。

“我来没多久呢。学校教学楼好气派,校园环境也真不错!”我说完,便随他回到他的宿舍。

他住的是一间约十平方米的宿舍,一门一窗,室内除了一床一桌一椅外,别无它物。我在床沿坐下后,他便具体询问我在农村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一一告知了他。

说话间,一只母鸡咯络地在外面叫着,跳上了窗台。他看了笑着说:“我养着生蛋呢,平时去上课时要锁房门,我便训练这只母鸡从窗口出入,它要进来下蛋了,已下不少蛋了。”

我算开了眼界,禁不住笑了笑说:“想不到您这办法还不错,平时能吃上几个鸡蛋,这样好!这样好!”

不知不觉一个多钟头过去了,他带我到外面吃午饭。他找出半瓶竹叶青酒,用一个小蒲草篮装着,与我出了学校的大门,沿着小街走了约五十米,来到了车站旁边一个小酒店,他说:“这里吃饭方便些,我们就在这里吃。”

我俩找了一餐桌坐下,点了三个菜,我记得有一份菜点的是三元钱的白切鸡。他拿出那半瓶竹叶青酒,说:“这酒好喝,我前几天买的,已喝半瓶了,你也喝一点。”

“我不会喝酒呢!您喝吧!”我笑了笑说。他听我说后,也就任我自个儿吃饭了。他一边喝着酒,一边与我聊着,还不停地要我多吃些菜。说到有趣之处,他放下筷子,忘记了喝酒。这餐饭大约花费了五、六元。但当时在我眼里,已是十分丰盛的午餐了。

饭后我抢着要埋单,但他执意这餐费由他来付,他说:“你来我这里,我就高兴了,这饭钱我来给吧。你以后有便多来玩一玩。”

下午三时多,他带我去参观天河。从学校后门而出,步行半个钟头,即到了县城东北郊的雷州青年运河东海河大渡槽下面。在一溪河上,长长的天桥(天河)凌空飞架,天桥(天河)水在天上流淌,溪河从天桥下流过,两条河一上一下,纵横交错,有如双龙夺珠,气贯长虹,“桥外桥、河外河”的美景相映成趣。

他给我介绍了天桥的建设情况。天桥1960年始建,1962年建成。天桥全长1200米,由80个用青石和水泥钢筋建成的桥墩支撑,最高的桥墩高29.5米。它是雷州青年运河上工程最浩大、跨度最大、气势最雄伟的天桥和建筑,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当年前来参观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有朱德、贺龙等同志。

“天桥”是湛江著名的景点之一。当时遂溪文联办有文学刊物就叫《天河》,可见天河在遂溪人眼里的地位。

游罢天河,一老一少尽兴而归。后来我读到他写的一首赞美‘天河’的律诗《遂溪“天河”赞》:

长河千里过长桥,横跨澄川映碧霄。

宛似虬龙飞字内,还如虹霓挂天腰。

行空流水呈奇迹,夹岸通途展素描。

伟景宏图光故土,三雷从此更多娇。

该诗写景描状,气象极大,生动形象,是一首写‘天河’的佳作,得到了已故的中山大学中文系黄海章教授的赞许。后来重庆一位著名书法家把此诗书成条幅, 戴师把它挂在自家客厅墙壁,我每次探访他时,都情不自禁地欣赏一番。

当晚我留宿他处。灯下,他批阅了我几篇习作。我一首题为《乡村即景》的新体诗,曾获海康县春节征文比赛一等奖,他看了十分喜欢,便取出笔记本让我给他抄上。他说:“本次征文揭晓后,听海康那边的文友说,是纪家镇一个小青年获了成人组一等奖,想不到是你呢!”

我告诉他:“这首诗获奖,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时我把此诗给海康文化馆寄出后,很快就忘掉了。直到有一天,在纪家镇南塘小学任教的蒋生老师(他也有作品获本次奖项,现任雷州市文联副主[xi]。)代我把奖金、奖状带回来,我才知道。”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活的变化,现在读来显得浅白如水,乏有诗味,但它毕竟是我学诗路上留下的足迹。记得此诗的奖金是二十元,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当他看到我抄录有《送别》歌词时,便轻轻地哼起该歌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他低沉的声音虽然有点嘶哑,但唱得有点忘情。这首《送别》歌词他让我也给在笔记本抄上。

我赠送他一瓶蜜糖。我来时实在没什么礼品可带上,想到了自家养的蜜蜂,不久前打开蜂箱,取到了几斤蜜糖,就随手把一瓶蜜糖带上。他问了我蜜糖的食法,我一一作答。

他要忙于教学事务,为不再打扰他,第二天一早,我便向他辞行。临别时,我劝他留步,但他执意把我送到了学校大门口外面。他站着一直看着我走了很远,才转身回去。

4

赠诗勉励再寻求

在耕读的岁月里, 文学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常在田间挥汗劳作之余,望着渐去渐远的飞鸟,闻着风中飘来的阵阵稻香,构思我的诗作。夜里,伴着屋外此起彼伏的蛙声,我每每看着自己刚写出的诗句,好像又回到了收完庄稼的情景,那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快乐啊!

湛江知名作家符骐驿是我的乡友和文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加入广东作家协会,出版个人著作多种,他曾写下这样记述我当年生活的文字:

“李日兴是早我一年高中毕业的。就在他早我高中毕业的这一年里,他不甘寂寞,一个人在乡下搞起了文学。那时,我对文学还很朦胧,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去爱。李日兴就是在这个时候闯进我的生活的。他常常夹着文学书籍从我的村口走过,他的这些书是从河头镇的一个租书铺里借来的。他那时很受人爱。有时他会停下脚步,跟我说一声他又借到哪些书,然后‘引诱’我的兴趣;有时还会把那故事说给我听,让我分享他的读书乐趣。渐渐地,我们熟络起来,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虽然那时我们夹着文学书籍走过村口的身影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我们迈向文学之门的脚步。文学对我们的吸引就象流水对飞鸟的吸引那样永久、绵长。文学使我们的思想远离尘埃。文学就象我们生命里的一片云彩。不久,李日兴的一首小诗在《湛江日报》‘百花’版中发表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十来句,但却大大的把我们鼓舞了一番。从此,我们写作更加勤奋了。”

符骐驿高中毕业回乡后,我与他对文学的爱好而走到了一起。之后,经他倡议发起,我们成立了未名文学社,社址就设在他的家里。他居住的村子叫田园村,与我所居的村子坡心村一溪相望,晚饭后,我常常踏着夜色,涉过双水溪,沿着田野小道,到他家或就文学创作相互切磋,或讨论、研究社刊的组稿和出版工作。我后来为此写过一首《赠田园诗友》的诗,发表在《湛江日报》上。

那时,我们常为拜师学习而苦恼,我俩相邀一起到遂溪拜访戴师明光先生去。1980年初冬的一天,我俩从河头镇坐班车到了遂溪第一中学,戴师安排我俩吃了午饭后,找来了一位文科教师,给我俩批阅文稿。记得我这次带上的是一篇小说稿《赵松老汉与村里的年青人》,全篇有数千字。符骐驿带上的也是一篇小说稿。这位热情的教师对我俩的习作提了很中肯的意见。

夜里,戴师与我俩就写作一起坐谈,勉励我们多读书、多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夜深了,他腾出自己的床铺,让我俩歇宿,他到同事家找宿处去。窗外,冷风阵阵,呼呼作响。这一夜,我与符骐驿大被同盖暖一床,一觉睡到天大亮。

我与符骐驿从戴师处回来后,写作更勤奋了。我经常给他寄上习作,他都及时批改后给我寄回。有时,我也在信上向他诉说自己在生活上的苦恼,他也及时对我引导,让我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

1981年仲夏,戴师给我寄来了一首赠诗,题为《读李日兴同学来函赋以寄赠》:

数年耕读写春秋,莫让韶华付水流。

珍贵三余勤不辍,草成百稿乐忘忧。

屡经挫折心仍奋,实已提高子勿羞。

诵罢来笺深有感,冀沿原路再寻求!

我手捧赠诗,感激之情一时难于言表。有师如此,吾复何求!

他在附信上说:“三国时学者董遇有关于惜时的“读书三余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意在勉励学子们抓紧冬日农闲季节、夜间及阴雨天读书学习。他对后辈的关爱之情,由此可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刀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素依清颜点评:

文章以平铺的方式,朴实的语言,用心地回忆了作者与戴师明先生的交往,描写细致深入,文笔老练,把可敬的戴老师展现在读者面前。欣赏佳作,问候朋友!

文章评论共[2]个
殘↘埖飛-评论

抢沙发 ! 拜读并问候!at:2009年10月29日 中午12:07

桉花飘香-评论

问候。at:2010年04月28日 上午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