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州文联,孟老一进门就对文联的同志说,九月份有刘鹗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想请你们关注。
老孟的话一直在我的心中,真的让我不仅关注而且阅读了这个“奇士负奇才,一卷记游,能以文奇名后世”的刘鹗(字铁云,1857-1909)。
刘铁云故居坐落在淮安(今楚州)的勺湖之滨东南侧。刘铁云原籍镇江丹徒,也许历史上的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且处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的原因,刘铁云母亲朱氏将积聚数十年的命妇“汤沐钱”于同治五年(1866)和同治十年(1871)买得淮安高公桥西街廖姓的房子(原为明代漕运总督朱大典宅)和一些田,移居于此,并将刘铁云带此读书。刘成忠(子恕)公于光绪三年(1877)辞官之后,也与家人一起居住淮安。
刘铁云出身于封建官宦人家,其父刘成忠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后来曾任京中御史、河南知府与道台。刘铁云是家中老幺,七岁读书,从小散漫,聪明过人,喜杂学,什么医学、数学、乐律、方技、词章等,学一行精一行,尤其是治河、经商,他特别感兴趣,唯独不爱读四书五经。刘铁云虽为客籍,但与淮安人关系密切,友情深厚,还将淮安认为故乡。光绪二年(1876年)五月赴苏州,秋至南京应试,落第后又回淮安。
科举落榜的刘铁云,从此便无意仕途,热衷于经商。作为官宦子弟的刘铁云要下海经商,这在当时也算是惊世骇俗之举。刘铁云先后在淮安开过烟草店、在扬州开过诊所、在上海开过印刷厂,但是开一家赔一家,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此蹉跎到了31岁(1887年)。
这一年,开封、郑州段黄河决口,几位治河官员都束手无策,清政府调来了广东巡抚吴大澄。吴大澄与刘铁云的父亲刘成忠有旧交。刘成忠曾在开封当过知府,还将自己的治河经验写成了书,叫《河防刍议》。刘铁云喜好水利,研读过此书,他认为是施展身手的好机会。
刘铁云关闭了上海的印刷厂,北上投奔吴大澄,出任河督局提调官。刘鹗不辞辛劳,身临一线,“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其“束水攻沙”的方略大获成功。
治理黄河成功后,吴大澄聘请刘铁云担任“豫、直、鲁三省黄河图”提调,以协调黄河下游各省的统一治河。刘铁云忙活了近一年,天天“与波涛相出没”,并因此得到山东两任巡抚张曜、福润的赏识。后来经福润两次推荐,刘鹗终于在1895年进了总理衙门。
刘铁云在社会公众中获得极为广泛的知名度,则是因为他是《老残游记》这部清末著名谴责小说的作者。他从未写过小说,但一出手便不同凡响。这部小说在思想上比较复杂,而在人物刻画和艺术描绘上都达到很高水平。胡适认为:“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镕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绘。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鲁迅也说他“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老残游记》全书共20回,光绪二十九年(1903)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原署鸿都百炼生著。
据说,他是为了资助一个哥儿们——钱塘(今杭州)人连梦青。连与湖南“自立军”首领沈荩交情很深,“自立军”妄图颠覆大清政权,是当时不折不扣的反动组织。沈荩被捕后,被棍棒活活打死,据说是慈禧太后亲自下的令。连梦青受沈案牵连,多亏西方使馆帮助,从北京逃到上海,在报社做记者,勉强糊口。稿费是连梦青的唯一生活来源,但入不敷出。刘铁云想帮他,可他性格孤傲,拒不接受钱财。刘铁云便想写本小说送他,由他卖给商务印书馆的《绣像小说》,得些稿费赡养家中老母。
小说的故事以山东为背景,这与刘铁云在1887年协助吴大澄在山东治黄河水患有关。他用“束水攻沙”方法,控制黄河泛滥后,又负责测绘了河南、河北与山东三省的黄河水道。在与波涛相出没的日子里,他熟悉了河北与山东境内的地形地貌与风物人情,自然也目睹了无数庄宫保这样的所谓官员。因此,当吴因治河成功向朝廷保荐其道员之职时,刘铁云则称这次投效河工,“实出于悲悯一念,初非家食不足也”。这段人生经历被他艺术化地表现在作品中了。
老残可以说是中国有别于传统旧式士子的“第一个现代型知识分子”,他凭“脑力劳动”“自主自力”,有机会进入“上层官场而拒绝进入,这在以往文学作品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老残这一个新型人物形象的问世,正是刘铁云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始,深重的民族危机与政府的昏聩腐败,使当时中国有识之士中呼喊改革的声浪此起彼伏。1895年后,一批在政体内的有识之士义无反顾抛弃了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道路,下海从事实业救国,如同治状元陆润庠开办“苏经丝厂”和“苏经纱厂”,咸丰状元孙家鼐在安阳办“广益纱厂”,张謇在南通办“通州大生纱厂”,都是显例。刘铁云也是这睁眼看世界的人群中的一员。他一生走的是老残的道路,不进入已失望的政治体制,而凭借自己的脑力、眼光,自立自主以安身立命。老残的形象透出了一种崭新的时代气息。但真正生活中的老残——刘铁云就没有小说人物那样潇洒自在了。俗云“早叫的鸡没有好下场”,刘铁云也是一例吧。
刘铁云性嗜金石、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1895年居上海时,收购铜器,已“聚古器数十”。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社会秩序大乱,一些古物收藏家纷纷出手藏品,此时刘铁云所收鼎彝、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甚多。而且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他大量购藏并进行研究,对甲骨学的草创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铁云集中和保护了大量资料。1902年10月,王懿荣之子王翰甫为还清旧债,将王氏生前所藏甲骨大部分卖给了刘铁云。此外,刘铁云又收得方若所藏300余片,又经得古董商赵执斋之手购入3000余片,刘铁云之子大绅又亲往河南收得1000多片,总计前后共收得甲骨5000多片,成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对甲骨资料的保存和集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铁云积极刊布甲骨文资料,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他1903年出版的《铁云藏龟》一书,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从此,甲骨文从由只供少数学者在书斋里观赏、摩挲的“古董”,变为可资社会上广大学者研究的珍贵史料,从而扩大了甲骨文的流传范围,促进了甲骨学的研究。虽然《铁云藏龟》一书因拓印不精,并收人了少量伪片,但此书收入的资料,直到现在,还是甲骨学研究的重要书籍。刘铁云率先将甲骨文材料拓印出版,在甲骨学史上有开创之功。
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刘铁云也很有见地,他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其见解最终被其后的研究成果所证明。
刘铁云是近代较早把眼光注意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人。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涌入的情况下,他为清王朝开出的“扶衰振敝”的药方是,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但是,刘铁云只是因治河成绩而被保荐到总理衙门的微员,级别太低,根本无力改变清廷决策。“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这是他给另一个淮安人罗振玉的信。由此信可见他的思想的前卫。
甲午战败之后,全国要求加快改革开放的呼声很高。刘铁云顺应形势,以激进的改革者面貌出现。20世纪初,铁路是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有点像前十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从江南铺设到天津的铁路,历史上还曾有过津镇铁路和津浦铁路之争。
建设镇江到天津铁路的设想,最先就是由刘铁云提出来的。刘铁云当时的职务是江苏省的候补知府。1895年,他上书给直隶总督王文忠,倡议修建一条大体上依傍着大运河的铁路,从镇江开始,向北经扬州、高邮、宝应、淮阴等地,过济南一直到天津。
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史上,刘铁云绝对算得上一位奇才。论文学,一本不厚的《老残游记》名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论学术,一本《铁云藏龟》开中国甲骨文研究的先河;在《铁云藏龟》1903年成书后,次年又编印了《铁云藏陶(附泥封)》。但《铁云藏货》在他生前未曾面世,当代古文字、古钱币专家郭若愚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于即将送造纸厂的旧书废纸中发现了原拓本,这才抢救出来,1986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铁云藏印》也未曾印刷成书,是用所收原印直接钤印于笺纸上,汇订成册,数量极少。他所收的古玩旧籍数以千计,包括若干宋版书,在他身后大都被没收或散失了。刘铁云甚至还是一个算学家。就在他参与黄河河工,编写黄河三书大致同时,他还写了两部算学著作:《弧角三术》《天元勾股考》。经当代数学专家用现代几何对《天元勾股考》中之算题核对,刘著所得答案正确无误。论政绩,光绪十四年治理黄河郑州段的决口,让他闻名全国并以专家型知府步入政坛。但是,刘铁云的结局是悲惨的。他的《老残游记》自序中的那千古奇论,竟成了对他自己的预言:“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象也,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
1908 年,进了军机处掌握大权袁世凯为报宿怨,罗织罪名,以刘铁云“擅散太仓粟”及“浦口购地”为由,密电两江总督端方将他逮捕,并流放新疆。这正如蒲松龄感叹的那样:覆盆之下多沉冤!
刘铁云与袁世凯曾在山东巡府张曜麾下共事过,袁为自己长久不被重用,曾请刘向张请求提拔任用的事,而张却认为袁“才可爱而性未定,资可造而识未纯”,没有同意袁的要求,因此袁世凯以为刘铁云不肯为他出力,一直怀恨在心。
所谓“擅散太仓粟”,本是刘铁云救民于水火的善举。原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清廷西逃,老百姓饥寒交迫,刘铁云作为南方一个救济善会的代表,冒险进北京,不仅开办施医局、掩埋局等,还设法收购了俄军占领的粮仓,开仓施赈,救助了大量灾民。所谓“浦口购地”,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铁云预见浦口“来日必为商货吐纳地”,故与亲戚集资购买浦口一带土地。津浦铁路修建以后,浦口适为铁路终点。果不出刘铁云的预料,浦口地价飞涨。浦口的一个官僚见有利可图,遂想强买刘铁云购得之地,但遭到刘铁云拒绝。
流放到新疆一年后,即1909年8月23日,刘铁云便中风而死,年仅53岁。他虽然没赶上两年后发生的辛亥革命。然而,大清国也同样急性中风而亡,应了他在《老残游记》自叙里所说的:“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