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学校刚成立不久,教师队伍比较偏向年轻化,新校长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全校教师分批分组分别到县里不同的学校学习取经。既然是相互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要相互提高。这次上江之行,给我们学校的教师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印象,干净的校园,有气度非凡、教学严谨、亲切自然、兢兢业业的教师,有良好素质、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和动脑的学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总之,此次教学交流让我们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我觉得无论用怎样优美的词语,都写不出我心中对这所兄弟学校的感激。
一大早,天还未亮我们就到学校敲钟处集中,焦急地等待出发的命令,早上的鲁掌时不时地还吹来一阵凉风,天气真的转凉了,大多数教师也穿上了御寒保暖的衣服。我们一路在崎岖的山间颠簸辗转,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一 美丽的校园
走进上江中学宽敞明亮的校园,就像是走进了春天的花园,此时的鲁掌已能明显让人感到深秋的冷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很厚,走在这个温暖如春的校园,自然吸引了不少学生的视线。
上江中学的环境卫生真的很好,非常干净整洁,操场边上、花坛边没有任何杂草,洁白的瓷砖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几棵大榕树枝繁叶茂,为这个秋天带来了无尽的翠绿和温情,也为我们激动的心里添了几分凉爽。
我们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第一节还没下课,大家也就趁此机会参观了学生宿舍,宿舍卫生很干净,东西摆放整齐,一切都是井然有序,规规矩矩的。
最让人欣慰的是大片的菜园和果园,全都春意盎然,一片温馨的绿色,到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在这里你无法体会到秋天的萧瑟和荒凉。学生和教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学校带来了创收,改善了师生的生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创新的举措,开创了充分利用资源,自给自足的先例,我认为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之一。
二 敬业的老师
我们从第二节课开始听起,早上和下午分别听了两节课,一共听了四位老师的课。四位老师的年龄参差不齐,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但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个教师都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适合学生的教法。
四位老师上课都非常具有亲和力,教态大方自然,她们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有的使用了先进的多煤体教学,有的使用的是一般的常规教学,老教师有充分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年轻教师的课堂非常生动,充满激情,四节课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最欣赏段老师的从容不迫,她用亲切大方的笑容、温柔的嗓音给学生以亲切的指导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操练时候有几秒钟的冷场,她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首先要克服害羞的心理,她用温和的姿态让学生打破了沉寂,由此可见,她非凡的课堂驾驭能力。
刘老师的声音非常洪亮,听她的课感觉很阳光,很激情,让人心情振奋,一下子冲散了我所有的疲惫,课堂里学生在她的引导下,全部都在非常积极主动地学习。
下午第一节课学校没作安排,是我们临时决定主动去听的,这位老师也很年轻,她的声音很柔和,上课自然亲切,似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受到温情的感染,尽管天气很热,学生却异常活跃,踊跃发言,积极主动上黑板做题,习题检查下来的准确率非常高,可见她平时做的工作很细致,学生掌握的程度很好。
下午第二节课的老师上课声音很温柔,她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一切资源,以学生和老师为例进行积极和互动,充分开展小组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马上就把所学的知识活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学非常直观生动,加上这位老师的语言非常幽默,为学生和我们都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也非常轻松。
从以上四位老师的授课,可见这个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非同寻常,她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是一种享受。不论是怎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透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一种把学生教好教会的作风,她们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把听、说、读、学全部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以交际为目的的基本目标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我对这句话“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很反感,现在我知道这句话用在某些场合是对的,我们教师真的可以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乐学、爱学、勤学、好学。
当然,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和风格。而且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能挑出一点瑕疵,再完美的人身上也会存在一点小毛病。上江中学的老师非常谦虚和诚恳,一再要求我们为她们指出不足,以便于今后教学的促进,而我们学校的教师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也非常坦率地指出了一点点让人觉得遗憾的地方,目的都是为了两个学校的教师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我很难过的是以前曾听说过兄弟学校因为相互听课、评课而导致教师下课的例子发生,我想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只要每天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她)就不实为一个好老师,也就没有下课的理由,更不能因为听课人太多,有些教师心理素质不好,一紧张就发挥不好而完全否定他(她)以前的功劳,看不见他(她)的优点,眼里全部都是他(她)的缺点,这不但不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反而形成一种怪圈,老师不想去听课,更不想去真心的评课,不敢讲真话,怕得罪人,上课的老师也不愿意别人来听课,只要有人来听课就被大家揪住小辫子,弄得双方都难做人,这更不会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当然,我也不喜欢大家评课就只会一味的讲好话,任何课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只有相对的完美,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味的说好听的,那么取得进步的可能性也很小,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不利于教师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更不利于学校里新教师的成长,而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学校良性循环地发展。
本来听课、评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双方得到提高,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两个学校的教学共同发展和进步,这才是双方对于教育投入要求得到的最好回报。不然彼此都付出那么多的体力和精力,还闹得双方不愉快,那么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三 勤劳的学生
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上江中学的学生非常好学,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上非常喜欢表现,思维非常活跃,特别感人的场面是下午放学后,学生该扫地的扫地、该浇菜水的浇菜水,饭前饭后,也有学生进行短暂的体育锻炼,到了晚读时候,球场边的所有台阶全部坐满了学生,大声而又整齐地背书、读书,有的班级有老师带领,有的班级没有老师带领,可是周围没有一个玩耍打闹的同学,这样良好的学习风气,真的让我感慨万千,想想这些学生读书的意识真的比我们的学生强多了,我们的学生就算老师守着也还有不想学习的,时不时地还经常会有跑回家的学生,让你去家里找他回来。
可是我依然发现一个让我困惑的问题,就是这么好的学校,这么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我们无论是大伙人一起行动,还是一人单独行动,在校园里转了半天,学生成群地在我们面前走过,也没人叫一声“老师好”。
四 困惑
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们现在非常怀念孔子那个被人景仰的时代?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礼记》中也有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的记载。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其人生的转折期。在这期间,除了要更好地培养其创造力,挖掘其潜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态度与品德,这不仅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一个人自身发展所必备的条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但我们每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真真实实地生活。我经常会对学生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我觉得育人更重要,书可以自学,人如果没有良师的引导可能走向歧途。”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他又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礼仪可以说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知礼懂礼、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由于多年来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许多教师甚至一些学校领导都这样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抓好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和巩固率,特别是近几年受“普九”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倍受到冷落。平时,口头上喊德育是首位,实际上是时有时无,有的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有这样的不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是不足为奇的,很多教师都认为,只要学生不违法犯罪,只要把科学文化学好了,考上高中,大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既然,“德高为范,学高为师”。那么,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的引路人,自己首先要身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重在身体力行,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他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所以,教师应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就坚决不能做。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部分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比如,要求学生要尊敬师长,讲文明礼貌,见到老师要打召呼,而当学生家长到校找老师了解学生情况时,自己却做出一付盛气凌人的样子;又如,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自己却不按时上课,有是在上课期间打电话,有点什么事情就叫学生上自习课,自己则借口溜走。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必须提高教师对自己行为规范的认识,自觉地随时随地的以自己的正确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去感召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得到升华,进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质。
汉代的董仲舒也曾说过,“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记得以前对我的学生说:“无论是教过你的还是没有教过你的老师,课后都要礼貌地打招呼,别的老师走进校园,哪怕他(她)是实习老师,也要亲切地问好,这样会显得我们学校的学生很有礼貌,让老师的心里暖暖的,当然老师不稀罕你一定要叫他(她)一声,只是那声招呼能让他(她)感受被尊重的感动和温情,从而对这份职业又多奉献更多的爱心,这样长期地循环下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收获更多的温暖和感动。”
那时我也带着一个实习生,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和她一起的还有别的专业的几个年轻人。当时我的学生也曾对我说:“老师,我们叫有的老师他(她)根本连头也不抬一下。”“也许是他(她)当时有事,没注意到你们,或者就是你们声音太小了,人多他(她)没听见,没关系了,下次见到他(她),叫得大声点,他(她)就听得很清楚了。”一般来说,初一年级的同学可塑性最强,要抓德育这是最好的时机,我想只要大家有心,用心去做,任何时候都会有收获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尽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江之行结束了,可是未来教学的路依然漫长,我只有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我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做得更好,用心去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份神圣的职业,这样在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都能同时得到提高,这样才会更好地往教师专业化良好的发展。
-全文完-
▷ 进入菊梦悠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