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阅读赵恺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9年10月20日 上午10:24评论-1条

我与赵恺先生素昧平生,更无从交往了,尽管他名扬中外,但却基本不知,直到几年前热爱上文学,从《淮安日报》上拜读了他的诗《日出》,他才走进我的视野。说来算是有缘,2007年,我的又一篇随笔在《雨花》上发表,他的文章《大象,从风雪中走来——北欧记行》竟也在这期里面。读了之后,我就特别的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后又从江苏文艺网上看了他的散文《诗雕》和《我为什么写作》等文章。读赵恺先生每一篇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书评,都是在读诗。由于阅读,让我对他不仅有较多的了解,还产生了敬仰之情。

赵恺先生是个经历了苦难的人。1955年,17岁的赵恺从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淮阴县的农村做小学教师。那个年代,像他这样的年龄,在农村很多还在上小学。而他却成为人师,且有较深的文学底蕴与爱好,应该说是属于清冷的朝日就要发出炽热的光芒的时期。

然而,希望有时比火星子还容易熄灭。他篮球打得好,是当时准阴县篮球代表队的队长。可就因为莫须有的一句话——“打过篮球说肚子饿了——反对统购统销”,即被定为右派,同时作为城市贫民的他,在成份一栏中又被强加为地主,再加上母亲在海外的所谓的“海外关系”,1958年5月,竟被开除公职,监督劳动。对于他,那一刹那,他的整个世界都由光明变成黑暗。

其实,在这之前他的苦吃的就够多的了。他1938年降生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也正是日寇对重庆的大轰炸,使赵恺5岁时便失去了父亲。那时,赵恺的父母亲都是具有相当医术水平的医生。父亲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赵恺父母亲所在的医院成建制地迁移到重庆。重庆大轰炸时,父亲被炸死,留下5岁的他和1岁的弟弟。抗战胜利后,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出川,回到南京的中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把他和弟弟寄养在南京的姨母家。1948年,母亲随着好友傅阿姨去了香港,然后又去了美国。年仅10岁的赵恺从此又失去了母爱。

“苦难是财富”一定要有限度。如果都被整死了,还有什么财富呢?在那些日子里,想办法生存是头等大事。赵恺先生在猪场养猪的时候,甚至学会了用饲料支撑生命。

战争与和平用两种方式教他懂得苦难,苦难教他懂得尊严。失去尊严,便要创造尊严。为此,他崇奉以创造为脊骨的文学。

一位农村年轻的母亲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她让孩子给同车的乘客背诵唐诗。“床前明月光……”当背到最后一句时,因为一时没想起来,那位母亲便掏出一块糖果,对孩子说:别急,孩子,好好想想,背出来妈妈给你糖吃……当孩子终于背出那首诗时,妈妈如释重负地露出骄傲的微笑!

这是赵恺先生文中的一个小故事,也许这个故事让他刻骨铭心,也许这如诗的洪泽湖的环境让他选择了诗。

机会从来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苦难的岁月里,赵恺先生只企盼两种天气,一是落雨,一是下雪。雨雪的日子,对于他来说,不仅能免除繁重的体力劳动,更是上天出于怜悯,给他看书学习的时间。人要捍卫尊严,拒绝平庸,就标志着要出类拔萃。苦难让赵恺先生学会了享受孤独,也让赵恺先生保持着历久不衰的敏感。读万卷书,引而不发,厚积薄发,最终,苦难变成了孕育珍珠的“磨砺”。

因赵恺先生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在获得权利之后,他的创作激情火山般喷发。1979年到1980年间,赵恺连续在《诗刊》上发表《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等诗歌,并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大奖。他的诗歌思想深邃而充满睿智,艺术独特而凸现个性,继承传统而不断创新,构思奇崛而气势磅礴。赵恺先生因而成为中国新时期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人之一。

曾见过美国摄影家亚当斯的黑白摄影,那帧月色中的山脉,不只是山高月小的静谧,它给人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希冀,点燃一种与生俱来、又时时迷失的和光同尘的感觉。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否是因了自己是中国人的缘故。中国人的眼睛黑白分明,由此,满眼的风景更容易幻化成美意骀荡的黑与白。

赵恺先生的人生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中国水墨画,已把中国人对生命与美的境界,述说得影影绰绰。

“我有幸观赏了湖上日出。辉煌而不眩目,博大而不虚幻,巍峨而不冷峻,飘逸而不轻佻--这是区别于高山日出、大海日出和平原日出的日出。是有形的音乐,无声的戏剧,是超越在这一切之上的大自然的宗教。”其实,这是赵恺先生对白(希望、光明以至光芒光辉)追求的自述。也正因为先生的执着地追求,心中有希望,有光明,有有朝一日光芒万丈的目标,他才成为一只神奇的翱翔于洪泽湖畔、翱翔于中国和世界天宇的苍鹰。

大千世界最美丽的色彩,恐怕要数黑与白了。有情的朗星,无情的黑洞,生命漂游其间的宇宙,便是黑与白的杰作。

“一个诗人的成熟,意味着他作为一个人的完备。具备与时间同步的思想情感,而且和体察往日一样新鲜强烈。用不同的视角去发现,他的艺术就不断更新。如果一个诗人到了老年仍有心得可以述说,而且说得和以往一样美好率真,这里面就有不可思议的神秘。这样的诗人才是出类拔萃,才是伟大和不朽。”

从网上知道,赵恺先生今年七十周岁了。然而,作为七十岁的他,仍在辛苦笔耕,且他的作品并不仅仅是在给开拓者、创业者、卫国者唱颂歌,他总是力图将这种赞颂之情加以升华,从而唤起人们珍惜今天,建设未来的哲理和激情。我想,他乃是最具有青春活力的诗人和作家。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蓝调音画点评:

苦难是对精神的挑战。当你穿越苦难的锋芒,才能体会到精神的伟大。
我们的生命不一定非要投入到苦难中接受煎熬,但是苦难一定会带给我们精神升华的奇迹。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期待朋友的首发文章,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祝天天好心情!at:2009年10月20日 晚上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