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仿古 和芹知《七绝 拟作湖上夜泛明月二首》
其一
月在舷外水底天,将手掬来细细看。
人生只如掌中月,洒向湖波也作烟。
其二
心事空如波上天,残杯邀得月一弦。
便教轻舟逐流去,浅处何如深处寒?
-全文完-
▷ 进入粗通文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新韵仿古 和芹知《七绝 拟作湖上夜泛明月二首》
其一
月在舷外水底天,将手掬来细细看。
人生只如掌中月,洒向湖波也作烟。
其二
心事空如波上天,残杯邀得月一弦。
便教轻舟逐流去,浅处何如深处寒?
-全文完-
第二首协律不错,语言也还流畅!第一首稍许出律,当改!
第二首承得不错~at:2009年10月14日 晚上9:19
粗通文墨-回复谢谢指教!在本网上看了您的许多点评。觉得您对格律过于钟情了。四体十六式和平水韵早已过时,金元明清时代的许多诗人,都已经突破了这些东西的限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是普通话与散文的时代,恪守过时的诗词格律与平水韵,不利于诗歌的生存与发展。 at:2009年10月15日 晚上9:06
君岚-回复不敢苟同 at:2009年10月16日 下午5:56
粗通文墨-回复汉语的发声,到元明时代已经于宋代的“官话”—洛阳口音大不相同,到了清代,北方官话即普通话的前身已基本形成。依照平水韵写的诗,读起来有些已经不押韵了。元曲就打破了平水韵,到了皮黄即京剧,连昆曲的古韵也大多被突破。固守平水韵,实在是没有必要了。您赞同也罢反对也罢,以现代普通话为基础的新韵取代平水韵,是必然的事情。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7:35
君岚-回复先生所说的东西我又岂能不知~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完事皆有法则,现在中华诗坛《平水韵》和《中话新韵》是并行的,这要看各人的习惯了!你习惯于新韵,当然就会觉得新韵发展有潜力,但是古韵也有其一定的好处。万事且不必一概而论!否则好的东西势必会说成是坏的!再者,按编辑部规定,新韵必先注明,先生发帖似乎未曾注明新韵吧????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7:53
粗通文墨-回复新韵仿古,不是已经说明了吗?而且是重复了两遍呢!!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9:47
君岚-回复那是我看错了,该打!对不起啊~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9:50
粗通文墨-回复写旧体诗的人,只要有几岁年龄,没有不习惯平水韵的,因为写诗必先学诗,古人的诗都是用平水韵(词、曲另有韵书),倒是新韵还有许多人不熟悉。我至今也还用平水韵,只是觉得不必受它的拘束罢了。另则,我与许多喜欢诗词的年轻人交流过,多数人都不喜欢平水韵。关于诗词的格律与声韵,百余年来许多大师级文人或诗人多有论述,主流还是主张与时俱进的。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9:58
粗通文墨-回复作为古典文学爱好者,我对君岚先生这样重传统重规则的年轻人是十分敬重的。进步和变化都是渐进的,我也不主张完全不管古人的规矩,要是那样,也就不写旧体诗了。但我确实不希望年轻人把注意力放在格律与声韵的旧框子里,那些中规中矩的现代格律诗,我也看过许多,除了因袭古人的风花雪月诗较为“规矩”外,一涉及新的生活与观念,就“规矩”不了,或不得不生造词汇。诗合为时而做,脱离现实生活与真实的现代人情感,把诗写得像沈佺期、词写得像李清照,又有什么意义呢?一点愚见供您参考。问好!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10:12
君岚-回复惭愧!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君岚迂腐,受教了!所谓“百花齐放”,新旧韵共同发展也是可以的!问好~祝安 at:2009年10月16日 晚上10:16
粗通文墨-回复您过谦了!我与您有过相同的认识过程。也曾“摊书满床”字斟句酌亦步亦趋务求合于古人。对随意创新的“老干体”之类诗作也曾深恶痛绝。只是后来写诗的实践中,才渐渐感觉格律与旧韵书的局限。格律声韵犹如军队的服装,没有统一的制服,那就成了游击队土八路,但若服装过于严谨,又成了仪仗队,威仪足可观瞻,但作战又不行了。变革时代,如何保存优秀的文化传统而又推陈出新,要看你们这些年轻诗人的努力了。多几条路总是比走一条独木桥好些。问好! at:2009年10月17日 清晨7:28
两首后两句均好\(^o^)/~欣赏并问好\(^o^)/~at:2009年10月14日 晚上9:35
粗通文墨-回复谢谢!问好! at:2009年10月15日 晚上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