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同一位教师交流有篇短文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通过研讨,后来还是统一了认识,不知是不是体现着一些课改的理念。
短文讲的是小偷去偷张大千的画,被张大千画的“老虎”吓跑一事。试卷上问: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偷说点什么?不知道命题者的意思该怎样回答,只是大多数学生都答的是“偷东西不光荣,不要偷别人的东西,要做一个好人”之类的内容。但有一位学生的答案是——我想对小偷说:“你当小偷,是要去偷珍贵的画的,怎么会被‘老虎’吓跑?就算好像有一只真虎站在面前,你也要明白那只是画而已,如此不作研究分析就得出‘有老虎’的结论,肯定是错的!”——当时老师在判题时,对这个答案给予了全盘的否定,并认为可笑之极!
当然,从表面看,这位同学是在为小偷说话,不符合传统的“红色”教育。本来,文章这样写只是为了反衬张大千的画技高超,竟然以假乱真下退了小偷,但你命题人偏要回答“想对小偷说点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偏题”的命题,如果将答案固定在“不要偷东西,偷东西是可耻的”这一层面上,这道题还有多大的价值?——因为对天下所有的小偷都可以这么说,那就失去了这篇文章的特殊性。
就这位“为小偷说话”的同学而言,也不是说他认为偷东西就对,而是觉得这位小偷也太窝囊了。所以,这为孩子的答案不能判错,笔者还觉得有点新意。至于做小偷对不对,我想孩子们认识起来并不难。
那么,就这道题而言,有着怎样的思维角度呢?一是“传统型”的,就是“不要偷东西”;二是“创新型”的,正如上文说的那位孩子!
所以,如何做“转型”老师,如何教“转型”学生,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全文完-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