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淮 安 烫 面 饺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9年10月08日 早上9:46评论-1条

淮 安 烫 面 饺

淮扬菜除了具有 “用最普通的材料,烩制出味觉的‘同嗜’——‘咸淡酸甜苦辣鲜’,众味至和适中,菜点清新精绝,无论东南西北、男女老幼,所有人都能吃,并觉得好吃”这一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外,还有一特点,就是几乎出名的菜、点,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或一个典故,如淮安蒲菜因梁红玉而被称为“抗金菜”;平桥豆腐因其鲜嫩可口,味道香美,油而不腻,色香味俱全而博得清乾隆皇帝龙颜大悦而名声大震;淮安茶馓,则因为治好了慈禧太后的疑难病而扬名;文楼蟹黄汤包则与清朝道光皇帝夸赞的“真乃人间第一鲜呀!”……和“文楼汤包”、“淮饺”并称“淮点三绝”的“烫面饺”(又叫灌汤蒸饺)。我想,它像其它名点名菜一样,除了皮薄馅多,汁多肥嫩,味道鲜美,而故事更让人对其生出一种敬畏。

我是五一黄金周陪来淮采风的《中华遗产杂志社》记者吃早饭时听一位老者讲的。烫面饺的创作纯属偶然,故事得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说起。那时的山阳城里,尽管十分繁荣,但抽大烟的人却很少,总算起来为“九杆半枪”。其中九杆是瘾士,而半杆乃一位崔姓少妇。她因患有心绞痛痼疾,亲戚送来烟膏,据说止疼有奇效,不料一试成癖。久之,瘾愈大,每晚要吸至子时后方罢,不如此则不能入眠。抽鸦片使人体消耗极大,睡前都需进食,食必浓腻多油之物,如肚肺汤泡馓子、浓骨汤下馄饨、炖蹄膀面等。崔氏平素喜清淡,半夜里抽得嘴干舌苦,如何下咽?无奈,她便将自己爱吃的蒸饺作了改进,为了适应肉馅内大量灌汤的需要,饺子体积加大,弦长三寸有奇,改以开水烫面擀饺皮,软硬度介于发面与冷水和面之间,成功地解决了汤汁过多容易浸泡烂皮等难题。不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壮烈捐躯,身后没有一两银子(俸禄已垫朝廷欠饷而散给了士兵),只有两枚堕齿、几件旧衣,命人带回交给八十多岁的老母;英魂毅魄乘风归来,淮安乡亲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就在封墓的那一刻,在一片震天动地的悲泣怒啸声中,一个极不起眼的弱女子,作出了对她来说关乎生死的抉择:戒毒!她万分惭愧地说:“怎能因小妇人这点嗜好,坏了国家大事,毁了祖宗成业?!”她说到做到了,尽管昼夜翻滚,捶床撕帷、咬碎银牙,但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在没有任何药物帮助而只有人为阻挠的情况下,一个人反锁在闺房里做到了。她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正因此,她被称作“半杆烟枪”。她独创的“烫面饺”也随之名扬两淮,为众多店铺民家所摹仿。

当年朱自清先生拒不接受美国人的面粉被伟人说是一种骨气;我想,崔氏女子戒毒的抉择,则亦彰显出一种精神。

是啊,如果说苏东坡的“明日淮阴市,淮白清几许”诗文,让淮安的一道平常菜淮白鱼添了几分文人色彩,那么,崔氏女子戒毒抉择则更让烫面饺向世人传递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蕴含着民族气节。难怪开国总理周恩来童年因生母、嗣母相继去世,父亲远出谋生而在龚姓表舅家读书时,表舅妈亲自为他做了一盘烫面饺,并讲烫面饺故事,给他过十二岁生日这件事,让他直至半个世纪后,在遇到龚表姐时仍记忆如昨,既感伤又温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焱姜
☆ 编辑点评 ☆
焱姜点评:

吃,历来是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部分国人的一生追求。哀哉,痛哉,乐哉,谁能说的清。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看望朋友,拜读美文,问候秋安!at:2009年10月09日 中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