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静要过来玩,当时我还真的不敢相信,自从高中毕业后就失去了联络。在我的印象中,静是那种特有个性的女孩,我们是斜对角,曾几何时,她因一时思路的阻塞,竟然狠狠地用铅笔尖划破自己的手背和胳膊,伤痕累累让人看了都心疼,可每每这时,说来也奇怪,那数理化就在自虐中不攻自破,效果极佳。让人惊叹又佩服。有时候晚自习“砰”的一声甩门而去,不用猜,一定是在题海战术中遇到麻烦了,一个人去操场跑步去了。所有的人望着门摇摇头,又各自低头游弋在无垠的题海里。
印象最深的还是身着黑色,夏天在校园里趿拉着拖鞋穿来穿去,如黑色闪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的是神秘的背影。她总是那么洒脱不羁,风风火火的个性铸就了她的成功,一座理想的学府,实现了她所有的梦想,当然了,随着彼此的离别,所有的一切都截成了片段。下午两点钟去了汽车站,尽管四年的空白,但还是一眼认出了彼此,好一个烈性女郎,一点都没变,一袭黑色风衣,潇潇洒洒地向我走过来。而我依旧是一直以来钟情的粉色,趁我不防,一把把我抡向空中,一声惊叫,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我们投过来。“我们的淑女丫头,几年不见,一点不见长哦,还是那么轻,小心风把你刮跑了。”一阵豪爽的笑又把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紧张而又充实的时光。
暖暖的秋阳洒在她那洋溢着无尽欢乐的脸上,没有秋的萧瑟,而是夏的激情,那神采奕奕的神情写满了她的兴奋与自信。她的身上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那是我一直所向往的感觉,如果比拟的话,我是那山涧的清泉,而她则是波涛汹涌的海浪,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水的淡然。
怀着对古代雕刻艺术的神圣朝拜,我们相约去了武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汽车穿梭在山路间,遥远的钟声沉淀了我们的喧嚣,每个人神情肃然,沉默不语,或许朝圣的路本身就是心灵净化的路。透过车窗,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已在门口等待,应该是云冈了。静拉着我就往里钻,因为是清晨时分,一丝寒意袭身,在拥挤的人群中暖和多了。这个丫头,全然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戴着墨镜,闯出一条路,要在民国时期真的以为是特务出身。凭着她的独特魅力,我们很快买到票,走进检票口,迎面的是狮子塑像。“快,快,快,摆个pose,留个纪念。”每次和她在一块,她就像是大姐姐,我呀,什么也不用操心,这不,边说边留住一位旅客,拉着我跑到石像后边,摆弄着各种姿势,一张张迎着朝霞的笑脸定格在闪光中。
走进朱色大门,正在放映石窟的悠久历史以及旅游景点介绍,已经聚集了许多游客,静拉着我找到座位,“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山清水秀,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
云里雾里,听着有些迷茫,于是我们穿过人流,从东边的石窟开始浏览,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曾在《冀州图》一文中看过如此记载:“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此刻掀开云冈石窟这部精美的“石书”,一幅绝伦的卷画浮现眼前,琳琅满目。那神态迥异的佛姿、那刀法娴熟的浮雕、那美轮美奂的仿木构建筑......风格古朴,主题突出,构图繁富,装饰精致,线条简洁且厚实的质感,每一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很快被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所感染。
走近传说中的塔庙式双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高耸的柱子,四面开龛,龛内塑像,仰视,看到了释迎和多宝佛,“那上边雕刻的不是释迦摩尼吗?”静激动的喊着,象发现新大陆似的,又跑向石窟后壁的主像弥勒菩萨。而我静静地用手触摸着冰凉的石雕,感受着纹理与质感,每次默然佛前,总会有种奇特的感觉,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可是记不起来,亲切而又温馨。仿佛一道金光闪现,塔门开启,塔内释迦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两侧维摩、文殊对坐问法,那次一览敦煌石窟的壁画“维摩诘图像”时,脑海中曾掠过如此一幕,思索着“文殊问疾”的传奇,他们因佛缘而相逢,志趣相投,谈经论道,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那样高深莫测的境界几人能及?
当我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时,被静猛的一拉,“我的大小姐,这才第二窟,还有很多哦,咱门去看看其它地方吧。”她是如此的兴奋,拉着我往前冲,不小心撞到一个旅客,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一抬头,是位外国游客。静流利的俄语让我不禁惊讶,两个人聊的火热,经静翻译,原来那人的名字是斯沃博尔,对中国的石窟艺术颇有研究,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不象我印象中的狂野与粗暴,自然,我们多了一个伴侣兼导游。
对文字的敏感,“大佛阁”三个字飘入双眸,其双联题为: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如此工整对仗,让人惊叹,真乃神人之笔。正在疑惑此乃何人所题,看到一行模糊的小字,好像是总督兵马侍郎佟养量于清顺治辛卯1651夏题写。或许是因为窟檐的缘故,此处保存相对完整,走进巍峨挺拔气势非凡的椭圆形草庐式的绕廊木构楼阁,高大雄伟的释迦牟尼佛像挡在眼前,如一座山,让人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仿佛如来佛掌心的悟空。在佛的脚下,如盲人摸象,只是其之局部印象,真有“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触,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通过coms传感器结跏趺坐像一瞬间定格成电子数据,清晰的面部轮廓,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带,通肩架裳,宛若一幅绝美的工笔画,细致入微,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同时巧妙地融合了西方艺术的元素,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使整个佛像呈现从未有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原以为第五窟已是艺术的极致,当目睹那让我眩晕的对联时,无言以对,“性本明慧镜万古灵光昭云水含类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心地从慈航千秋普度皈佛法微言广训共娱游寿世康庄。”一口气读下来已让人气喘吁吁,更何况解其中意。迷恋那楣联:山色随云秀 佛灯共日长。我心中的佛灯何方?沉思之余走进洞窟,那雕刻精美的佛像真乃罕见的石窟艺术品,四壁上的释迦佛陀本生故事图让我浮想联翩,仿佛踏着五彩祥云,飞到迦毗罗卫国,无忧树下,乔达摩?悉达多在摩耶夫人的右腋下降生,忽听天际传来一声怒吼:“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荷塘里莲花次第绽放,水天交相辉映,金碧辉煌。遥想菩提树下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禅思入定,修习成道。突然天际闪现一道金光,袈裟升空......徘徊在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结合的栩栩如生的画面前,嘴角荡漾着丝丝微笑。环顾四方塔柱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间,富丽堂皇的楼空雕刻,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浮雕飞天,线条柔美,渲染着浓郁的外域佛教文化气息,仿佛置身于喧嚣而又清新的和谐国度。
色彩斑斓的五华洞,给人以另一种美的享受,彩绘的石窟寺艺术吸引了许多游客,掩映在山峦叠嶂之中的弥勒佛像、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播洒四瑞花雨的飞天、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静与动的完美结合,虚与实的微妙烘托,构图繁杂,雕饰精美,姿态飘逸,富于变化,杂而不乱,态势缥缈悠逸,神采飞扬,悠然自得,笑迎游人。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多元文化艺术在此积淀,独特的石窟艺术格调,给人 以无限的回旋流动之美。
我不知道当初昙曜高僧是如何突发奇想去开辟这一块块看似毫无价值的石头,那时昙曜所面临的艰辛或许并不逊于唐三僧,这需要何等的魄力与心境,面对如此的艺术品,一切已不重要。途径郦道元遗迹,题有: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缀目所眺。昙曜是匆匆的过客,郦道元是,我们亦是。偶然的杰作,世世代代洗礼着人们的灵魂,走过千秋万代的风风雨雨,依然神态自若,多少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每次仰视它,都会让心变得高远,喜欢这里的清净幽凉,还有处处弥漫的寂寞风景,神往的是佛像静静绽放的如莲的神情,那慈悲的微笑洋溢其间的,还有那深深的宁静。
夕阳西下,影子被 余晖渐渐拉长,掩映在山色朦胧中的石窟镶上了金边,犹如颗耀眼明珠,绽放出特有的艺术光彩。
-全文完-
▷ 进入澌涵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