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表现主旨决定技术与艺术山野文選

发表于-2009年10月05日 早上8:30评论-1条

艺术创作,毫无疑问需要技术手段作支撑。

然而,大多数所谓的“艺术家”,在事实上却徒有技术,却没了艺术。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且看看“专家”的分析。

“专家”们总是习惯性地去主观认为:那些徒有技术,而没有艺术的所谓“艺术家”,大多不善于去感悟或感悟得不深邃,格调不高或压根没有格调,甚至还可能缺乏流动的感情,也许还存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问题,估计他们的天赋不够,或者说缺乏感受力或表达力,也许心灵不够宽广,感情也不够深邃,总而言之其综合能力可能很低下。

“专家”的说话方式,大多习惯于使用那些看起来很高深莫测的含混表达模式:一大堆超艰难的客观条件摆出来,让每一个打算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能知难而退——这个主意真的很不错,至少能打消掉很多人的艺术之梦。

然而,艺术世界的大门其实对每个人都是永远敞开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得到真正的“公平”二字。问题只在于:有的人很想进门,并力图在艺术世界里获取成就,而有的人,对艺术创作则丝毫都提不起任何兴趣。

“专家”说的话,不但让很多原本很想进入艺术世界的人腿肚子打哆嗦,更能让更多原本对艺术世界丝毫都提不起任何兴趣的人自动地对艺术避而远之。

艺术发展史告诉我们:“专家”说过的话,大多不具备真正的可信度。

因为理论上的“专家”,未必真的等同于那些真正的艺术家。

更何况,很多含混不清的“艺术理论”,原本就出自于某些自身都很糊涂透顶的“专家”之口。

艺术,原本很简单,打个比方,就像泡女人。

你说你爱她,可她竟然没有感觉到你的爱,怎么办呢?

很多“艺术家”都习惯于对观众解释说他的作品想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内涵或精神,但观众看了半天却依然处于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的境地——艺术家的解释很显然显得多余,因为其作品并没有把“艺术家”的想法给“说”清楚。

失败的“艺术家”之艺术创作,大多如此。

他们不是没有技术,而是不懂得如何去运用技术,他们也不是缺乏天赋或表达力,而是用错了天赋和表达力,他们不是没有感悟或感情不深邃[“感情”这东西原本就无深邃和浅薄之分],而不过就是走错了方向,他们不是没有格调或格调很低下,而恰恰忘了他们自己到底打算对观众“说”些什么,他们也不是综合能力低下,而是没有明确其创作的主旨——他们只是在创作过程中迷失了最初的创作意图罢了,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我认为还真是很搞笑。

多年以前,在我教过的几名学生之中,往往进步最缓慢的学生总是画得最出色,而那些总喜欢刻意追求并沉迷于画面的“流利”或“奔放”之效果的学生,结果却大多“伤仲永”了。

有些看起来很有感悟力很有表达力很有画画“天赋”的学生,也往往最容易走向“伤仲永”的歧路。

而有些看起来很笨拙很不开窍很愚钝的学生,却往往能画得很出色,且大多能长期坚持下去。

当然了,某些“专家”可能又会跳出来说:“那些很有天赋的学生容易产生骄傲的心里嘛”。

我知道从那些“专家”的嘴里,大多数时刻都听不到他们能说出哪怕半句有点用的话。

因为事实并非如他们所言!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很笨拙很不开窍很愚钝的学生,反倒能画得更出色?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很有“天赋”也很有感悟力及表达力的学生,反倒容易“伤仲永”了呢?

此中原因并无甚艰深的秘密:那些画得更出色的“笨拙”学生,其实不笨,因为他们往往用心去画,而那些“伤仲永”了的“天才”学生,则大多喜欢在没有意义之表面的雕虫小技上往复徘徊。

换句话说,那些看起来很“笨拙”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我的教法,他们都清楚自己在画些什么,也就是说他们都清楚自己在画面上想要表达些什么;但是,那些看起来很有“天赋”很有“感悟力”及“表达力”的学生,为什么就画不出好画呢?因为他们都不喜欢用心去画,且往往也听不进我对他们所提出的修改建议——他们没心没肺的,根本搞不清楚应该在画面上去明确地表达什么,所以他们只好反复地去玩弄并沉迷于那些表面上的雕虫小技,并以此为乐。

艺术创作的本质,是通过完成后的作品去表达创作者之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而非玩弄在表面上看起来很“流利”很“奔放”之类的雕虫小技。

艺术无疑属于心灵,如何做到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是艺术家的唯一使命——表现主旨决定技术走向!

2009年10月5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紫云山人点评:

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娴熟的技术技巧表达感悟下内在美的世界。好文共赏。

文章评论共[1]个
叱咤风云五百年-评论

说教不懈,用心良苦,山野朋友也可称为专家了,问好。at:2009年10月05日 中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