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孤单,孤独,孤僻山野文選

发表于-2009年10月03日 上午11:21评论-19条

孤单:形单影只,没有同行者,朋友,或异性伴侣,常用来形容外在之孤零零的状态。

孤独:常用来形容情感上的失落及无法与外界进行沟通及交流的困扰或烦恼。

孤僻:常用来形容一部分人之喜欢封闭自己的性格特征。

孤单的状态,既能造就孤独的情感,也能养成孤僻的性格;孤僻的性格,容易造成孤独的处境,及孤单的结果;而孤独的心态,也自然能培养出孤僻的个性,或走向孤单的命运。

三者之间,既能轻易地相互影响并相互转化,也能各自保持原色:是转化还是独立守恒,抑或完全打破,实在是因人而异。

很多人,虽不孤单也不孤僻但是很孤独,很多人,虽不孤独也不孤单但是很孤僻,很多人,虽不孤僻也不孤独但是很孤单。

还有些人,或既孤单又孤独,或既孤僻又孤单,或既孤独又孤僻,甚至可能:既孤单,又孤独,还更孤僻。

孤单的人,常会主动去渴求友谊或爱情,否则其精神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孤独的人,常会在己方立场上一厢情愿地去要求或去勒索来自他人[或世人]的理解,如果勒索不到所谓的“理解”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走向孤僻;孤僻的人,则大多具有一些很严重的内心理疾病,或变态,或阴暗,或卑琐,或轻狂,或趾高气扬,或唯我独尊,或极度自卑,或消极厌世甚至有可能会无谓地自杀。

孤僻的人,在主观上与他人进行沟通或交流的欲望几乎都很小,他们的生存信念无非是:要么凌驾于众人之上,要么做一个遁世之人。与他人在平起平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或沟通,对这类人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无法忍受的酷刑,因为他们总是喜欢自欺欺人地去相信他们自己是那么地与众不同,以至于芸芸大众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那么的渺小和卑微,正如原本不知“高低贵贱”的山鹰,往往会被人类主观地赋予给它一种“高贵”与“天才”的象征,而原本就不懂得“高低贵贱”为何物的蚂蚁也被人类所强行赋予给了它们一种“低贱”或“庸才”的角色。

孤僻的人,未必是天才,也未必不是天才,而一些自诩为“天才”或被世人公认为天才之人的所谓“孤独感”,也许正是由其一些很孤僻的“天才”之个性所造成。

真正处于孤单与孤独之状态的人,其实大多都是很谦卑的,因为他们并不喜欢这种状态,因为他们总是渴望着友谊,爱情,或来自世人的所谓“理解”,至于他们在最终是否能真正摆脱孤单与孤独的状态,事实上只能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即沟通能力]及是否愿意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意志并为之做出实际的努力。

而孤僻之人,却非如此!

孤僻之人,大多只会去幻想通过不劳而获的手段去没完没了地索取来自世人的所谓“理解”和“支持”,却又不肯付诸一丝一毫的实际努力及与他人进行沟通的实际行动,尤其令他人所无法理喻的是:举凡孤僻之人,大多是唯我独尊者,他们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显然总喜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贵族嘴脸——他们从来不把那些曾经帮助过或打算帮助他们的人当人看,而仅仅不过是把与他们进行沟通的对方当作一只或一群“蚂蚁”。

大多数人,自然无法理解这种孤僻成性的所谓“天才”,因为不理解所以让他们自生自灭也许才是对应这种“天才”之最上上之策。那么很多还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成名的“天才”们,与其如此默默无闻地离开这个人世并将被后人所遗忘,还不如在生前傲视那么一下芸芸大众,哪怕是歇斯底里地神经发作也无不可,至少在临死之前,大可以自豪地对家人或朋友们说出那么一句:“老子年轻时也曾经是一只傲视过蚂蚁的山鹰呵!”

鲁迅笔下的阿q先生肯定能做一只山鹰,我绝对坚信这一点。

因为“孤独的天才总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呵,所以阿q是大天才——不被世人所理解,自然也不被世人所承认,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世人所承认的所有潜在的“天才”,自然都是“很孤独”的了:虽然充其量不过就是王婆卖瓜。

在那些真正为世人贡献过其个人之巨大的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天才之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曾经自称过他自己是天才,或自称过是“孤独的天才”。

一些真正伟大的天才是否真的在其内心深感孤独,事实上我们谁都不清楚,也根本就无法探知——所有判断他们的内心很孤独的证据几乎全都来自于后人的各种猜测而非由那些天才自己所喊出的肺腑之言。

如果读一些相关的传记体类书籍,我们能了解到的是:不少曾经出现过的天才,也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真的很孤僻,可能是性格问题,也可能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或可能是天生就喜欢沉默寡言,但能充分证明他们的内心很孤独的有力证据在事实上却很少,且大多数不过属于旁观者的主观臆测而非当事人自己所流露出的肺腑之言。

某些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就的天才也许在性格上很孤僻,但未必真的很孤独:他们自有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又何来孤独与孤独感呢?至于“精神领域内的曲高和寡”这种说法,实在是属于旁观者的主观臆测且搞笑之极:“曲高和寡”是自然规律,明知“和寡”而向“曲高”者,自然不为求“和”,而只为满足其自己的内心需求罢了,故真正“曲高”者,与求“和”无关,而恰恰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内心需求而自然而然地走向了“曲高”之境。

如此“曲高”者,其内心如何会孤独?若真的很孤独,岂不是很自相矛盾?

不少所谓的天才之个性,的确是有很多怪癖,而“孤僻”自然也包括在怪癖的范围之内。

孤僻,让他们自动地远离了人群,并与芸芸大众的世界相隔离:当他们自以为是“山鹰”的时候,大众对他们的看法却大多不过就是:“真是些古里古怪的家伙”。

2009年10月3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红尾巴的狼点评:

己所不欲、勿使与人,其实性格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可能会在后天有改变,但也不会完全,我们的个性使然也是我们生存的自由,因为我们也不需要一样性格的人那样生活就没有意义。我们得学会理解与谅解别人,也许是我们做的不好,可能对于这样的同志我们还有机会让他们走出那个境况。

文章评论共[19]个
忠烈-评论

不知道日本的蚂蚁戴不戴眼镜。。问候文選阁下,祝中秋合家团圆。at:2009年10月03日 中午12:53

山野文選-评论

有一种人,虽然不是天才[甚至可能还是些货真价实的蠢才],但可能很孤独,不是别人强迫他们孤独,而使他们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于是蔑视大众,于是极端自我,于是个人中心主义至上。像这些人,如能不孤独呢?又有谁能从孤独的状态中把他们给挽救得出来呢?at:2009年10月03日 中午1:13

半斤-评论

山野兄对孤独,孤单,孤僻的诠释有不错的借鉴意义。欣赏!at:2009年10月03日 中午1:45

离昧-评论

孤单在别人的眼中,孤独在自己的心中,孤僻则是在众人的眼中。我们都是孤独的,即便在熙攘的人群里面,一个孤单而独立的个体,试问谁能正真走入你的内心世界?正如这些虚浮的文字,能诠释一个孤独的内心世界么?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是秦始皇吗?是毛泽东么?秦始皇称了孤吧,可毛泽东没有。离群遁世的除了那些沽名钓誉者还有很多无名氏,他们是厌倦了世界的虚伪吗?或者是感到了内心的孤独?孤独之所以能造就天才那是因为他们省却了那虚与委蛇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去赋予创造。阿Q是天才吗?也许是吧,至少很多人缺乏乐观的精神。面对强悍的逆境时,当你无力抗拒时,对于一个小人物来说,自慰一把也许是很好的选择。伟大与渺小只在于你干过些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吗?这让我想起一个用一根树枝代替了一条腿的老人,推着自行车带着小孙子上街的镜头,他渺小吗?是的,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他伟大吗?是的,在一部分人眼中。不要忽视自己内心的孤独,这种感觉是人都曾有过。更不要歧视孤僻者,这只是一种病态,一种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疾病。今晚是中秋,也希望天下人都能团圆和美,不要有孤单徘徊者。也祝楼主节日快乐!at:2009年10月03日 下午6:52

山野文選-回复孤单,大多与心理情绪无关,与当事者的性格也无关,因为孤单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孤独,与现实环境无关,与客观上是否有无朋友无关,与是否在客观上存在着“曲高和寡”的现实性无关,与所谓的“卓尔不群”之实际参照系也无关,因为“孤独”的本质,只不过是当事人在其心理上所进行的自我情绪感知,且大多,但与性格无关,孤独感只不过是一种可以随时产生也可以随时消失的自我情绪。只有孤僻,才是根深蒂固的一种性格属性,也是一种无法轻易去医治好的精神疾病。没有孤僻症的人,也许会偶尔产生孤独感,但也往往会很快的化解孤独感,也许正承受着孤单的痛苦,但终归可以找得到同性的或异性的朋友,也总归能找得到爱情。然而孤僻者,肯定容易趋向于孤独之境,同时,就算孤僻的人之身边有很多人为着他转,他依然还是孤单的。这种孤单,大多来自于孤僻者自身对世界的绝望及对人间之爱的主动隔绝所导致。多谢朋友来访并留言,顺祝双节快乐,请茶!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8:20

gaogeda-评论

正如作者所说的:天才自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但并不代表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就一定能与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按照作者对孤独的理解“无法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困扰和烦恼”,因拥有丰富的独特的精神世界而产生孤独便有了理所应当的可能,因此天才未必孤独的说法很大程度上便站不住脚了。而作者却认为他们只是性格孤僻的说法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孤僻实际上只是天才在社会生活中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天才在世人眼里的存在方式)。作者认为曲高便不能孤独,更让人费解,正是因为曲高,无知音和自己产生共鸣,于是无法与人交流和沟通便成了不得不然的客观存在。也许作者又把孤独当成了寂寞了·好在作者已经承认某些天才有孤僻之外表了。其实,孤僻往往用来形容弱者性格的缺陷,而孤独常来形容强者思想上的卓尔不群,而天才们无疑都强者。实际自然而然地承认了天才与孤独的必然联系,而非作者所认为的偶然巧合。月满花开之夜,向远在异国的山野先生道福。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7:34

山野文選-回复先生的韧性令在下深感佩服,不过争论的焦点依然在“孤独”这个词的释义方面。先生把“精神上的曲高和寡”作为天才之所以深感孤独的论据,而我则认为孤独不过属于一种泛化的心态[这种心态源于当事人之自我认定的孤独感,而非由于世人不理解当事人所造成的客观感受],而并非由“曲高和寡”所导致。曲高和寡只是一种自然规律,与孤独的概念并不吻合,而泛化的孤独之心态,则大多属于一种“小姑娘的心事儿[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欲说还羞“之类的那种闭塞。孤独感,绝大多数源自孤独的当事人之主观闭塞,而非源于客观之被动。其实说来说去,孤僻不过属于性格中的一部分,而孤独却不是,孤独不属于性格,也不属于个性,孤单是一种客观状态,孤独属于一种心理状态,只有孤僻,才属于某个具体的人[不管是不是天才]之特殊的人格属性。毫无疑问,在所谓的天才中,的确有不少人很孤僻。但孤僻,不代表一定很孤独。孤独,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臆测天才的一种说法,而非天才们自言自语的结论。先生很喜欢强调“卓而不群”这个概念,但事实上,即使卓尔不群,也未必就能成为孤独的理由,因为孤独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孤独永远只会是也只能是一种源于“自我”的感觉,且大多还都是当事人进行自我认定之后而非由于客观被动所产生的感觉。多谢先生参与讨论,请茶,顺祝双节快乐。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8:04

山野文選-回复再纠正一点:孤独与天才的关系,我始终认为是巧合关系,而非必然。请茶!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8:23

gaogeda-回复“孤独,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臆测天才的一种说法,而非天才们自言自语的结论”。这种说法将会导致万事不可知论,正如庄子篇里的对答一样“汝不是鱼,焉知鱼之乐?”“汝不是我,焉知吾不知鱼之乐”,那样有可能导致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了。就事论事,我希望在逻辑和理性层面上对一些问题加以探讨,倒并不一定非有对错胜负之说。其实中国历来缺乏真正的思辨风气,网上大部分朋友或因为情面而不能畅所欲言,或互相吹捧不嫌肉麻,或脱离理性互相谩骂攻讦。对学术和思想的进步并无裨益。思想在撞击中才不会孤独,文章在辩论中日趋缜密。愿先生天涯若比邻异国不孤单。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9:22

山野文選-回复我又写了一篇《孤独及孤独感的衍生》,先生在我的文中总能找到一些被我所无意忽略的漏洞,正是先生所找出的这些漏洞,让我不断反思为什么我的文章会出现各种漏洞的原因。最初,我是凭直觉认定了在天才与孤独之间只能存在偶然的巧合,而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直到现在,我依然不会改变这个看法。不过现在是理性的,而最初却是感性的直觉。多谢先生再次来访,敬茶![我很喜欢先生的这种辩论方式,能相互促进更深层面的思考,我相信这种辩论方式,对你对我都是很惬意的一种沟通模式。]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10:10

gaogeda-回复阿Q实际上是鲁迅先生对国民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国民性格特征的概括和典型化的勾画,实际上每个国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倾向,阿q怎么可能不被世人理解呢?何况似乎没有人说过不被理解的就是天才。即使你引用“孤独的天才总是不被人世人理解的”,只是说天才总是不被人理解,而没有说不被理解的就是天才,这里有很明显的逻辑错误。一边看《越狱》,闲着又回头又读了一遍,忍不住写下这点意见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10:22

山野文選-回复现在我觉得先生真的搞混了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叫做“孤独”,另一个概念叫做“寂寞”。半斤先生的原文中,所描述的那种所谓的“孤独”,其实也许恰好是寂寞,而先生与我反复讨论了很久的概念,也好像不是指“孤独”,而恰恰是“寂寞”。我认为,“孤独”与“寂寞”的异同之处在于:孤独与寂寞,都属于特定时期的特定心态,而非性格属性,更不是客观存在的可视化的状态;不同之处在于:“孤独”的心态只有在当事者已经“失去了”什么之后才会发生,比如如果当事者失去了他最爱的爱人,那么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毫无疑问会深感孤独。而“寂寞”,则意味着苦心追求的目标还没有得到[或者别人先他而得到],或者在参照物的对比之下他深感寂寞了,比如被爱情冷落或被事业失利,或得不到世人理解等等。先生所讲的“精神领域内的曲高和寡”,无疑属于后者,即“寂寞”,而非“孤独”,因为当事者还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即“世人的理解”或“来和之人”的支持。寂寞与孤独,虽然都是心态,但前者是在没有得到的情况下的内心情绪,后者却是在已经“失去了”之后的失落。两者的概念不同,所指也不同。不知先生觉察到“孤独”与“寂寞”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没有?我认为先生真的搞混了这两者的属性区别。再请茶!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10:38

山野文選-回复另,如果真有阿Q其人,那么在他那个时代,自然不会被世人所理解,而我的说法,自然也是正话反说,相信先生能看懂我的原文意思。请茶! at:2009年10月03日 晚上10:41

gaogeda-回复确实,我们对孤独和寂寞两个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我认为孤独内心是一种比较持久孕育思想的生活状态,因此它是深刻的。而寂寞是较为短暂而且无聊的一种心理状态,寂寞往往伴随着空白,因而它是浅薄的。中国的文字本身缺乏精确性,理解上的偏差往往导致辩论时出现很多歧路,这也从侧面证明在中国讨论问题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当然,我无意对孰是孰非加以评判,我只能把我对他们的理解写给你,同时,也知道了你对他们的认识。也许,我们都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可能会别有一番感觉。关于阿Q的假设,我仍然认为是不妥的,当然,这并无关宏旨,所以,就不再纠缠枝梢末节了。晚安。 at:2009年10月04日 凌晨0:21

gaogeda-回复孤独是内心一种比较持久的孕育思想的生活状态,上边可能打错了,特此补正。祝好梦。 at:2009年10月04日 凌晨0:27

山野文選-回复如果如先生所说,那么是我认为不该使用“孤独”这个词汇,而恰恰应该使用“孤诣”这个词汇。所谓的“苦心孤诣”,估计也许能解释先生所说的生活状态,正如:“头悬梁,椎刺骨”的典故所描述的那种状态,用“孤独”去形容,我觉得不是很合适,而假如用“孤诣”去解释,或许能更接近一些。我相信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总能让我们找到更适合的词汇去表达某种特定的语境或心理动态,先生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孤诣”[虽然这个词汇主要特用在心志即主观而非客观的方面]这个词汇。我觉得,半斤先生的原文之主要中心思想,无非想要强调节省时间,以致力于“术业有专攻”的目标方向之类的问题,半斤先生的阐述方式,很显然不是针对“孤独”的准确解释,而恰恰是在声明一种态度,即在强调着“孤诣”的作用。诚如先生所言,寂寞的确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心态,而某些天才因为不被世人理解就显出一副桀傲不驯的孤独状,在我看来却显然与浅薄的“寂寞”一般无二。如果只是描述一种长期思考的生活状态,那么我认为还是用“孤诣”这个词汇来描述,也许能更准确些。“孤诣”诚然只是特指一种心志而非具体量化的行为,但心志往往能决定行为,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即是其“苦心孤诣”为求国家昌盛的结果。不过“孤独”这个词汇,我认为不是一种量化的生活状态,而恰恰属于一种异常失落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长可短,也可自动消失,也可无限加剧,究竟会如何发展,我还是认为因人而异。请茶! at:2009年10月04日 凌晨1:25

gaogeda-回复苦心孤诣一般指用心良苦,造诣极其深,很明显是一种勤奋刻苦的主动工作状态,和不得不然的孤独怎么搭调呢?我们对概念的理解一般是约定俗成的,并非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强加解释。何况,天才桀骜不驯的孤独只是人家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多元化世界多元化生存和发展方式之一,我们切不可以自己固有的所谓正确的理想的生活方式要求整齐划一,更不能以嘲笑的心态藐视这种存在,也许那样正反应了我们的无知和自以为是罢了。如果天才被要求像普通人那么热闹,这样的天才会渐渐丧失其天才的成分。所以我仍然要说,天才注定要与孤独为伴,天才与孤独绝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at:2009年10月04日 上午10:26

山野文選-回复“孤独是内心一种比较持久的孕育思想的生活状态”?“勤奋刻苦的主动工作状态”?“不得不然的孤独”?“天才桀骜不驯的生存状态”?---我并没有打算去嘲笑或蔑视他们[天才],我只是对他们的所谓“伟大的孤独”丝毫都提不起任何兴趣,或者说不打算予以任何支持。我对天才不会去提出什么要求,正如他们也不应该要求世人去理解他们。我最近写这几篇连续性的文章,根本目的不过就是打算帮助他们[或者天才们]走出孤独,如果他们喜欢孤独,那与我无关,但请他们不要把孤独挂在嘴边,因为“孤独”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之心,既然他们不需要世人的同情,那么最好也不要公然声称他们自己是多么的孤独,哪怕他的确是个天才。喜欢公然声称他们自己很孤独的人,大多不是天才,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一事无成的伪天才,才会到处去宣扬他们自己如何如何的孤独。利用“孤独”的概念去诠释天才,只不过是一种形而上,然后再利用这种形而上的方式去诠释孤独的价值或意义,则更是一种消极而荒谬的推理模式。我认为孤独根本造就不了任何天才,假如真的能造就,那么这个世界将随处都是天才。造就天才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绝不是孤独,而恰恰是主观方面的勤奋程度。能造就天才之最大的可信性在于“孤诣”而非孤独。孤独,只是一种世间常态,且往往因人而异且随时都能发生变化,或消失,或加剧。但与天才的内在联系性实在很小。我实在不理解先生为何一定要强调孤独会造就天才的说法呢? at:2009年10月04日 上午11:27

gaogeda-回复很遗憾你完全误解了我对你的回复。“勤奋刻苦的主动工作状态”是指你所说的苦心造诣,而不是指孤独。天才的孤独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不得不然。我从来没有认为孤独一定能造就天才,而且天才并不是后天造就的。再次提醒你注意天才与后天通过努力而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才之间的区别。我反复陈述论证的是天才与孤独的必然联系,而从来没有“强调孤独会造就天才”,希望你不要把别人的观点误当成我的观点。再次问好。 at:2009年10月04日 晚上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