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外国有奔牛节、西红柿节,连我国的彝族也有火把节,可我们汉族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类似狂欢的节日呢?如果有,我建议把这个节日定为“打人节”。
如果有个打人节,我首先要打的人是那个叫“沙漠银狐”的网友。他太不够意思了,挖坑挖到一半拔腿就跑。那会我挖上来四个3,是稳操胜券的一把,我叫了“3分”。没想到正在我心花怒放的时候,那狡猾的狐狸却抽身而去。随后出现一个旨在对他进行罚分处理的对话框,我狠狠摁下了鼠标左键,地点击了“确认”。接下来的几把我输得很惨,分数一路狂跌了100多。
你们不知道,我当时那个恨啊,恨不得把手伸进电脑屏幕里,把他揪出来。先“啪啪啪”扇他80个耳光,把他脸扇肿,再让他跪地上管我叫“大爷”,最后还要罚他款,起码300元。对这样临阵逃脱,不负责任的小人,罚双倍的分太轻了。我建议腾讯公司修改游戏规则,只要有一次,就再不许她玩游戏。
如果有个打人节,我第二个要打的人是那个委委琐琐的小偷。那天我到菜市场买了一斤豆腐,忽然感觉到左边的裤兜里有动静。我本能地伸出左手摁了过去,结果摁住了一只陌生人的手。顺着这只手,我看见了一个头发脏兮兮乱蓬蓬,穿着廉价西装的小偷。我质问他:“你在干什么?”那个小偷好象没睡醒的样子,小声说:“没干什么。”“没干什么你把手放到我裤兜里?!”
我这人一向反应迟钝,可那次是个例外。我数了钱,一张也没少。在众人的劝说下,我放了那小偷。有人说那是个新贼,技术还不成熟。现在想来真是可恶。小偷整天游手好闲,他凭什么把自己的伸进别人的腰包?我要捉住他痛扁一顿,打翻在地,踩上几脚。最后切了他一根指头,坏了他这门手艺,免得他又去别人的兜里掏。
如果有个打人节,我第三个要打的人是那个叫李涛的高中生。那次上课的时候,教室里特别吵。我一抬头发现他正往后转,和一个女生眉飞色舞着。我说:“李涛,你坐好。”万万没想到那家伙顶了一句:“我就这样坐的,咋了?”他当时翘起二郎腿,胳膊支在后面那张桌子上,就像坐茶馆一样。我怒斥道:“把你个坏东西,你这个二流子样子……”他说我骂了他,就站起来跟我吵啊吵,好好的一节课硬是让他给搅了。
你们见过这样顽劣的学生吗?在课堂上公然向老师挑衅,他把老师看成什么了?悲哀啊,悲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哀,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给我出气,给目前因不提倡惩罚而无可奈何的教育出一口恶气。我不能亲自动手,我找一帮道上的朋友,在放学的路上截住他。先把他衣服脱光,然后吊起来打,往他身上浇开水。直到他求饶,最后让他写保证书,不许他欺师灭祖。
如果有个打人节,我还想打的老婆和儿子。这时候的打不再是为了报复和泄愤,是为了调节沉闷的气氛。我们用那种软软的坐垫打,使劲打也不会疼的。我们互相追着打,从卧室追到客厅,再从客厅追到阳台。直到其中的某一个顺了墙跟溜了下去,欢笑声填满了我的家。
如果有个打人节,我还想打我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好象都比我忙,钱都比我多,官都比我大,有房又有车,我心理不平衡,凭什么啊。一见面我就照他们胸口捶上一拳,然后说:“个狗日的,你还活着的啊!”哈哈,气氛马上就热烈起来,友情像火一样迅速燃烧了。然后嘛,去酒吧买醉,有一瓶没一瓶地的喝。
如果有个打人节,希望大家都来狂欢。身体接触,肢体冲撞。打跑心中积郁已久的郁闷和怨气,打出深藏心中的那分温暖和喜悦。
-全文完-
▷ 进入汉中树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